天天看點

王昭君的真實樣貌被複原後,長相卻一言難盡,看起來還有點眼熟

提起王昭君相信國人都不陌生,她可是華夏數千年曆史上最美的四個女子之一。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落雁,說的就是王昭君。

為了讓王昭君的絕世容顔再現人間,近些年來有專家和網友利用電腦把王昭君的真實樣貌複原了出來。

讓人失望的是這個被“複原”的王昭君長相一言難盡,不但沒有絲毫美人的氣質,看着甚至還有點眼熟。

這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出塞的漢家宮女

公元前33年,早就被強漢兵鋒折服的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第三次來朝,自請為婿。

當時西漢掌權的是漢武帝的玄孫漢元帝劉奭,他這個人柔仁好儒,并不喜征伐,是以很爽快的就答應了此事。

有人說漢元帝之是以答應南匈奴首領的求親,是被迫無奈的一種選擇,其實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要知道漢元帝時期西漢的國力雖然不如漢武帝時期強盛,但也并不遜色太多。

如果兩國真的交戰,南匈奴根本上就不是大漢帝國的對手。

“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可就是漢元帝的大将陳湯提出來的。

是以漢元帝答應嫁女這件事應該是一種施恩,畢竟嫁出去的又不是他的女兒,隻是一個宮罷了。

靠一個普通的宮女換取兩國之間數十年的和平,這種政治聯姻崇尚儒家思想的漢元帝肯定願意去做。

是以他把此事交給了皇後宮中的大長秋,讓他負責挑一個和親的人選。

經過了一番甄别之後,五年前進宮的南郡秭歸縣女子王嫱成為了這個“不幸兒”。

王嫱字昭君,是以後世之人都習慣用王昭君來稱呼她。

作為一名良家女子,王昭君在宮中沒有任何的關系和依靠,是以她被選中一點都不奇怪。

曆史記載王昭君大概出生于公元前54年,也就是說她被選中和親的時候,年紀應該在21歲左右。

雙十年華的女子是最美麗動人的,這讓初次見到王昭君的呼韓邪單于驚為天人,特别喜歡。

為了表示他對王昭君的寵愛,呼韓邪單于還親自上書,表示願意為漢朝守衛從上谷以西至敦煌的邊塞,請漢朝撤走守備邊塞的将吏士卒。

雖說這是向大漢朝示好,但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政治博弈,是以最終在朝臣的建議下漢元帝沒有同意撤兵。

這一點呼韓邪單于的心中早就有預料,是以謀算未成他并不失望,歡天喜地的就帶着自己的新媳婦王昭君出塞回到了匈奴。

到了匈奴以後,王昭君被封為甯胡阏氏,開始了自己背井離鄉的艱難生活。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了,慢慢王昭君也認了命,和呼韓邪單于生了一個兒子。

孩子的出生讓王昭君封閉的心靈多了一絲慰藉,但不久之後一個荒唐的傳統卻再次把她推進了深淵。

在無盡的思念中香消玉殒

古時候的遊牧民族由于所處的環境比較惡劣,是以牧民的生活比中原民族苦的多,很多小孩生下來就夭折了。

為了血脈的傳承,草原男子更喜歡娶生過孩子的已婚婦女,

慢慢的這種習慣演變出了一種奇葩的“收繼婚制”。

所謂的收繼婚制就是父親死後,兒子是可以繼承除生母之外的其他庶母的。

這種悖逆人倫的事情在中原文化裡面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在草原民族的生活中卻特别常見。

王昭君雖然是普通人家的女孩,但小時候也讀過不少聖賢書,是以當她知道這個習俗的時候,心裡面充滿了排斥和驚恐。

為了逃離這個野蠻的地方,王昭君給朝廷上書求歸。

但當時的皇上漢成帝卻拒絕了王昭君的請求,并且要求她“從胡俗”。

皇帝的冷酷無情讓王昭君的心徹底的死了,最後隻能任人擺布,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長子複株累若鞮單于。

此時的王昭君雖然已經在草原上生活了3年多的時間,但她的容貌依舊不是草原女子可比的。

這讓繼位的複株累若鞮單于也對她異常的寵愛,表示可以滿足她的所有要求。

如果這樣的事情落在一個野心勃勃的女子身上她可能會非常的興奮,但王昭君并不是這樣的人,是以她的心中隻有屈辱和孤寂。

在煎熬中,王昭君跟複株累若鞮單于生活了十一個年頭,誕下了兩個女兒。

公元前20年,複株累若鞮單于病逝,他的弟弟搜諧若鞮繼任了單于之位。

搜諧若鞮單于是呼韓邪原配大阏氏的兒子,他早就對容貌豔絕草原的王昭君心存窺觎。

現如今他繼承了單于之位,自然是要得償所願的。

王昭君對搜諧若鞮的心思了如指掌,知道他是不會放過自己的,但這一次她沒有再上書大漢朝堂。

早就看穿了大漢皇帝心思的王昭君認命的嫁給了搜諧若鞮單于,繼續在茫茫的草原上苦熬着。

兩年之後,這個如同精靈一樣的中原女子在自己的帳篷裡面香消玉殒,把生命定格在了35歲。

這35年裡,前面的16年是最無憂無慮的,那段日子裡面她承歡于父母的膝前,每天都開心快樂無憂無慮,連睡夢都是香甜的。

宮中5年的王昭君如同一個受驚的小鹿,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在冰冷的皇宮中生活中,那段時間她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最後14年的草原生活是王昭君心裡面永遠的痛。

在舉目無親的風沙之地,她就如一個飄蕩在空中的風筝,命運一直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沒有人關心她思不思念故鄉,沒有人詢問她适不适應生活,在這裡她就是一個以色娛人的玩物。

這對知書達理的王昭君來說是異常殘忍的,是以死亡才是她一直都在期盼的解脫。

王昭君身上的美麗傳說

據傳兩千多年前在長江西陵峽秭歸縣寶坪村有個叫王忠的老實莊稼漢。

他和妻子結婚以後生活過得非常美滿,但卻一直都要不上孩子。

後來王忠在同鄉人的指點下到屈原廟裡面進香許願,希望屈大夫可以賜予他們一個孩子。

在進香許願的當晚,王忠的妻子就夢見一輪明月入懷,十個月之後她便誕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嬰。

這個女嬰就是王昭君,正是因為她是父親從屈原廟中求來的,是以才和屈大夫一樣,有着一顆為國為民的心。

這當然是民間的杜撰,因為據東漢成書的《琴操》記載,王昭君的父親叫王襄,根本就不叫王忠,而且也不是個莊稼漢。

除了這個昭君出生的傳說,她出塞的原因也衆說紛纭,其中最被人所熟知的,就是畫師使壞的故事。

據說漢元帝的時候宮中有不少供職畫師,這些畫師會對所有新宮女畫像,好友善皇帝挑選長得最好看的人。

當時給王昭君等人畫像的是一個叫毛延壽的宮廷畫師,想要讓他好好作畫,宮女就必須要奉上一筆不菲的銀錢。

王昭君為人正直,不屑于耍這些小手段,是以她沒有給毛畫師上供,很坦然的就空着手去了。

此時讓毛延壽懷恨在心,是以在作畫的時候故意醜化了王昭君,導緻她根本就沒有進入漢元帝的視野,隻能在宮中幹一些苦活累活。

後來王昭君被賜給了呼韓邪單于,在離開的時候,,漢元帝終于是見了王昭君一面,結果就驚為天人。

但此時聖旨已下,是以他隻能咬着牙同意讓王昭君繼續和親。

和親隊伍離開以後,漢元帝專門找來了宮女的畫冊,結果發現了其中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是以他大怒,命人把畫師毛延壽等人腰斬于菜市口。

這個說法在民間非常盛行,不少文人雅士都對此深信不疑,但其實這個說法第一次出現是在晉代人葛洪的《西京雜記》中。

之前漢朝的正史和野史中都沒有提及此事,而且晉代編纂的《後漢書》當中也沒有畫師故意醜化王昭君的記載。

除了這兩個傳說之外,王昭君“落雁美人”的贊譽也是被後來人津津樂道。

話說當時王昭君離開長安以後,心裡面非常不舍,于是便在馬背上彈了一曲《琵琶怨》。

凄婉悅耳的琴聲和女子美豔絕倫的容貌讓天上正在飛翔的大雁都忘記了煽動翅膀,紛紛跌落在平沙之上。

這讓随行的匈奴人和大漢送親使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神乎其神的一幕也讓王昭君“落雁美人”的名頭被民間盛行,成為了華夏曆史上和西施、貂蟬、楊玉環并列的美女代表。

除此之外,王昭君的身上還有許許多多玄妙浪漫的傳說故事,正是因為這些傳說的存在,王昭君絕美的形象才會流傳數千年,被後世人所膜拜追捧。

但近些年來專家和網友對王昭君真實面貌的複原,卻引來了無數的争議,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真實”的王昭君形象

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有心人利用電腦複原了不少古人的形象。

這其中長沙出土的辛追夫人和新疆羅布泊出土的樓蘭美女複原像是知名度和可信度最高的。

這是因為辛追夫人和樓蘭美女的屍身儲存完好,骨骼基本上沒有受損,是以複原出來的形象比較有說服力。

在她們的複原像出現後,一些專家和網友便想要把“落雁美人”王昭君也複原出來,看看她到底有多美。

這當然不能憑空靠想象,最好能找到王昭君真實的墓地,取到她的殘留骨骼才可以,但這談何容易。

曆史記載中并沒有王昭君墓的準确記載,現如今留存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南岸的昭君青冢,也隻能确定是漢墓,而無法百分百肯定就是王昭君的墓葬。

更何況1994年的時候俄羅斯冰原上曾挖到一個中國古代的墓葬,裡面有一個身穿絲綢的東方女子被冰封于地下。

不少人曾推斷這個“冰美人”也許就是王昭君。

當然這隻是一種牽強的推斷,無法确定真僞。

沒有辦法之下,專家和網友隻能通過史料的記載來複原王昭君的形象。

最後利用3D列印的技術,他們把王昭君的“真實”面貌給重制了出來。

當王昭君真實樣貌現世以後,頓時就惹來了無數的非議,許多人甚至破口大罵。

這是因為複原出來的王昭君看上去非常普通,長得一言難盡,根本上就沒有任何美女的樣子。

這張複原圖看久了大家甚至覺得有點眼熟,她就好像我們身邊許多特别普通的人。

有人說這是因為古今的審美觀念不同才造成的,畢竟古時候的生活條件比較差,女子的化妝水準也比較原始,是以看上去才會如此一般。

但這個說法顯然是不能服衆的,在網友看來,能夠被稱為“中國四大美女”,王昭君的形象一定是非常驚豔的。

這種想法也是無可厚非的,專家和網友的複原雖說不是完全的胡編亂造,但也多少有些靠不住。

因為沒有骨骼樣本,光依靠畫像和文字中想要把王昭君的真實面貌複原出來,這根本就太過于想當然。

先不說這些史料中的記載準不準确,光是把文字轉化成圖像,這就充滿了不确定性。

“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人眼中所表述的意思可能并不一樣。

是以這個複原的王昭君像我們看看也就是了,千萬不要當真,否則真的會讓心中的美好破滅。

結語:

沉魚的西施、落雁的王昭君、閉月的貂蟬、羞花的楊玉環是中國悠久曆史流傳下來最美好的女性形象。

雖然現如今我們不能确定她們的真是長相,但那一份留存在心靈深處的幻想,卻是所有華夏兒女對美最真誠的追求。

正是因為有這一份幻想的存在,她們的名字才能夠流傳千古。

是以我們沒有必要去和一副遊戲之作較真,那隻不過是少數人的自以為是,看過笑過也就行了。

參考文獻:

王昭君古屍容貌複原圖太吓人 絕世美女簡直笑話——光明網

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古屍容貌複原圖簡直驚人——中原標準時間·北京網絡電視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