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了邵逸夫45年情人,60歲才成正牌妻子,但婚後還給丈夫安排女人

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 前 言 ≻—●

她耗盡一生,演繹出一段曠世奇戀。

在這段戀情中,她付出了一切,也得到了一切,卻唯獨缺少了一個名分。

當六十歲的她終于手持婚書時,卻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最美好的年華。

面對丈夫身邊的其他女子,她展現出大度與了解,甚至親自為丈夫安排相關事宜。

這樣的愛情,究竟是偉大還是可悲?

●—≺ 命運的反抗者 ≻—●

方逸華,一個出身底層的女子,生于亂世,長于艱難,她的母親方璐,是上海灘鼎鼎大名的歌女,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歌女的身份注定要承受世俗的偏見和生活的不易。

方逸華在母親的歌聲中長大,她目睹了母親在人生舞台上的起起落落,也聽過幕後傳來的嘲笑和冷言冷語。

方逸華繼承了母親的美貌和歌喉,在她的血脈中,流淌着追逐舞台的渴望,年僅17歲的她,就踏上了歌女的道路,開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

她的歌聲婉轉動聽,她的舞姿輕盈曼妙,她的美貌驚豔衆人,短短幾年她就憑借自己的實力,在歌壇嶄露頭角,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

然而這一切并沒有改變方逸華的處境,無論她多麼出色,在世人眼中她依然是個歌女,一個供人玩賞的物件。

方逸華感到無比苦悶,她不甘心就此沉淪,她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機會終于來了。

那一天,當方逸華再次站在舞台上,用歌聲征服全場時,一個人悄然走進了她的生命,他就是邵逸夫,一個商業巨子,一個改變方逸華命運的男人。

命運就此轉折,方逸華開始了反抗的道路,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書寫一段不同尋常的人生。

●—≺ 45年情人路 ≻—●

邵逸夫一見傾心,他被方逸華的美貌和歌喉深深吸引,他們之間雖然隔着20歲的年齡差距,隔着迥異的身份和地位,但這一切都阻擋不了愛情的腳步。

在邵逸夫的熱烈追求下,方逸華動搖了,她看到了這個男人的魅力和風度,看到了他對自己的欣賞和愛慕。

她決定放手一搏,跟随這個男人開啟一段全新的人生,然而現實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邵逸夫已有妻室,方逸華注定隻能是一個情人,一個隐藏在幕後的女人。

在那個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的年代,一個情婦的身份意味着要承受世俗的偏見和道德的譴責,方逸華深知這一點,但她并沒有退縮。

她選擇了柔情似水,選擇了不動聲色,她不做潑婦,不做怨婦,她隻是靜靜地站在邵逸夫身後,用自己的方式去支援他愛他。

45年風雨同舟,45年相濡以沫,他們共同見證了彼此的成長和變化,邵逸夫從一個商人,成長為一個商業巨子,他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張,他的名字響徹商界。

方逸華也從一個歌女,蛻變為一個職場女強人,她以非凡的智慧和魄力,在邵氏影業的權力核心占據一席之地。

然而這45年也是方逸華煎熬的45年,她雖然擁有了愛情,擁有了事業,但她始終無法名正言順地站在邵逸夫身邊。

她隻能躲在幕後,看着邵逸夫身邊的女人來來去去,看着流言蜚語不斷飛起,方逸華選擇了忍耐,選擇了等待。

她知道愛情需要時間的考驗,需要歲月的沉澱,她相信隻要自己足夠優秀,足夠強大,終有一天,她能夠堂堂正正地站在邵逸夫身邊。

●—≺ 大度與智慧的結合 ≻—●

邵逸夫是個風流的男人,他的情史幾乎是個公開的秘密,無數的女人出現在他的生命中,無數的绯聞圍繞在他的身邊。

作為邵逸夫的情人,方逸華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然而方逸華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方逸華知道自己的身份尴尬。

她沒有婚姻的保障,沒有名分的認可,在這個節骨眼上,任何的情緒失控,任何的不理智行為,都可能将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毀于一旦。

慢慢的邵逸夫開始真正依賴這個女人,開始真正欣賞這個女人,他們之間不再僅僅是情人,更是知己、夥伴。

終于在方逸華60歲的時候,奇迹出現了,邵逸夫正式迎娶方逸華為妻,給了她一個遲來的名分,而這一刻方逸華等了45年。

可惜60歲的方逸華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她沒能給邵逸夫一個孩子,沒能完成一個女人最本質的使命。

這對于方逸華來說,無疑是個遺憾,但方逸華沒有怨恨,她用大度和了解,去接受這個現實。

她明白自己能嫁給邵逸夫,已經是莫大的幸運,相比之下孩子似乎也不那麼重要了,婚後的方逸華,依然展現着她的大度和智慧。

她給了邵逸夫充分的自由,她不幹涉他的生活,不限制他的人脈,她甚至會為邵逸夫安排一些女人,去滿足他的需求。

這在旁人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有些難以了解,但對方逸華來說,這是她愛的方式,是她維系婚姻的智慧。

方逸華用她的一生,诠釋了什麼是大度,什麼是智慧,她用自己的方式,經營着這份不尋常的感情,用自己的方式,守護着這個特殊的家庭。

●—≺ 夫妻同心的公益路 ≻—●

在愛情和事業的舞台上,方逸華和邵逸夫譜寫了一曲傳奇的華章,然而他們的人生,并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成就和幸福上。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他們深深明白自己肩負着一個更大的責任,那就是回饋社會,造福他人。

邵逸夫是一個富有愛心的企業家,他沒有被自己的成功所迷惑,沒有被自己的财富所困擾,他深知自己的一切,都來自于社會的給予,來自于大衆的支援。

他決定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回饋這個社會,教育成為了邵逸夫回饋社會的第一選擇,他深信隻有教育,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才能真正推動一個社會的進步。

他大規模捐資興學,于全國各地建校,資助貧寒學子,“逸夫樓”遂成邵逸夫教育事業之代名詞。

這些樓宇星羅棋布于祖國各地,成為無數學子的求知之所。其每一磚每一瓦都凝聚着邵逸夫的愛心,見證着他的善舉。

方逸華作為邵逸夫的妻子,作為他事業的夥伴,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她與邵逸夫一起投身到這場公益事業中。

方逸華雖無子女,卻懷有一顆慈母之心,把全部的愛都傾注于那些需要幫助之人的身上。

她資助貧困學生,她幫助失學兒童,她用自己的方式去點亮他們的人生。

歲月流轉,邵逸夫和方逸華的愛情長跑,最終迎來了終點,2014年107歲高齡的邵逸夫,帶着一生的傳奇,靜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的離去标志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他的愛心,他的善舉,卻永遠地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三年後,方逸華也随夫妻而去,離開了這個她深愛的世界,但她的人生,并沒有是以而終結。

早在生前她就已立下遺囑,将畢生積蓄都捐獻給了慈善事業,這是她的選擇,是她對這個世界的交代。

回首方逸華的一生,是一部令人感動的傳奇,她用非凡的韌性,跨越了出身的障礙,改寫了命運的軌迹。

她以大度與智慧,經營一段非凡感情,诠釋愛情真谛。

她憑借勤懇與努力,于事業舞台上熠熠生輝,成為衆多女性之楷模。

她用善心和愛心,回饋着這個社會,溫暖着無數人的心靈。

一個歌女,一個情人,一個女強人,一個慈善家,方逸華用她的一生,演繹了一個女人在時代洪流中,如何以柔韌的姿态,去對抗命運,去追求愛情,去成就事業,去奉獻社會。

她的人生雖然充滿坎坷,但卻是以而更加閃耀。

參考資料:

東南商報2014.1.8——邵逸夫愛情不落俗套90歲時迎娶67歲"六嬸”

海峽都市報2014.1.8——邵逸夫90高齡與方逸華結婚将TVB交其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