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輕拂,落葉飛舞。鐘樓靜靜矗立在臨安車站,仿佛時光的守望者。随着悠長的汽笛聲,小火車緩緩駛離,開始一場懷舊之旅。
這趟列車不僅承載着乘客,更承載了一段關于鐵路、關于時光的故事。1915年,當個碧石鐵路開始修建時,或許沒有人會想到,這條窄窄的鐵軌将會成為中國鐵路史上一段不可磨滅的記憶。
它像是一位時間的旅者,從過去到現在,帶着我們暫時逃離現實的喧嚣,追尋那些遺失的美好。
城市的喧嚣慢慢擦肩而過,大片的田野撲面而來,挖藕的農人、低飛的鷗鹭、泸江河畔的煙柳在秋風裡搖曳。
列車停靠在雙龍橋站。泸江、塌沖兩河在此交彙,兩河蟠曲如雙龍,故名雙龍橋,當地人卻更愛以橋孔數目稱之為十七孔橋。此橋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是古典的中國廊橋。雙龍橋承襲了中國橋梁建築風格的特點,其建築規模和藝術價值在國内屈指可數。光滑發亮的石闆橋面見證了無數過往行人的腳步和笑語,秋天的風讓人沉靜,回溯在曆史的河流之中。
當列車來到鄉會橋,這座中西合璧的車站被網友譽為“國内最美火車站”。車站主體是中國古代建築的歇山式風格,黛色的瓦屋配上瓦當,屋脊上還有精美的雕刻,而側面一座高而窄的建築則是法式風格。咖啡館、西餐廳、民宿,精緻文藝得讓你想棄車而逃,躲進這段浪漫的法式舊時光。
列車咣當咣當地來到團山村。這個儲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着每一位到訪者。漫步在青石闆鋪就的小巷中,兩旁是斑駁陸離的老宅院落,每一道門、每一扇窗都透露出曆史的痕迹。村民們熱情好客,他們的笑容中充滿了淳樸與真誠。
秋雲乍起,平野蒼黃,跟随這樣一趟慢行的列車去追尋那些漸漸遠去的曆史痕迹,享受這人間清歡。
來源:文旅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