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檔綜藝節目裡,傅首爾和丈夫老劉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
有一次,老劉随口說了句:做了幾天飯,感覺手上都是蔥姜蒜的味道。
傅首爾立馬反駁說:為什麼人家袁弘天天做飯,身上沒有蔥姜蒜的味道?
節目裡,老劉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她都會下意識地去反駁,去找他言語中的漏洞。
網友評價說,她好像分不清辯論和生活了,把反駁當成了習慣,讓人感覺她不是老劉的妻子,而是一個辯手。
袁弘也問過老劉一個問題:“家裡有一個辯手,你跟她辯嗎?”
老劉回答說:我在家基本不說話,關鍵也說不過。是以,我就提前放棄。
家裡如果有一個人特别喜歡争勝負、論對錯,這樣的家庭早晚會出問題。
就像傅首爾和老劉,最後隻能用離婚作為這段感情的收場。
生活過成了辯論賽,确實挺悲哀的。
一個家庭不幸的根源,就是家裡有個最佳辯手,凡事都要分個是非對錯。
01
作家王甯寫過一篇文章叫《對方與你争辯,把勝利讓給他》,裡面有一個情節。
男主人公何軒才思靈活、邏輯清晰,對于自己想表達的觀點總能侃侃而談。
結婚前,妻子很欣賞他的口才。
但結婚後,這個優點差點成了兩人婚姻破裂的導火線。
但凡倆人有沖突分歧時,丈夫總能把妻子怼到啞口無言。
有一次,何軒去接妻子下班,在樓下等了半個小時也不見妻子蹤影,打電話發微信也都沒有回複。
過了一會,妻子急匆匆跑下樓。對丈夫解釋說,快下班時臨時被老闆叫去開會了。
丈夫不耐煩地說,你明明可以事先告知我一聲的。
妻子也很委屈,當時事發突然,根本沒有給她考慮的時間。
顯然丈夫并不買賬:
“你眼裡全是工作,發個消息隻要幾秒鐘,不耽誤你時間,是你壓根就沒想到我。
就算你在開會,我給你發了那麼多消息,難道你都沒有機會回複一下嗎?”
那陣勢就像老師在嚴厲訓斥學生,非得逼妻子承認錯誤才行。
妻子被她怼得說不出話,打開車門甩下一句“離婚吧,這日子沒法過了”,說完拎着包氣鼓鼓地走了。
家中若有一個總是喜歡争辯的人,是一件令人壓抑的事情。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也要分出個對錯,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世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和伴侶争論輸赢。
夫妻不是敵人,家庭也不是辯論賽,不需要非得分個是非曲直、誰勝誰負。
如果赢了每一場争吵,最終卻輸了那個人,你還願意争對錯嗎?
《辛普森一家》裡有句話說:“親愛的,如果你太好勝,永遠都不會快樂的。”
真正聰明的人,在家裡從不争對錯,雖然嘴上吃了虧,但換來了一家人的安甯。
02
有句話說得好:所謂的好關系,都源自一個人的包容和遷就,以及另一個人的适可而止。
家人相處,多點包容和了解,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作家卓雯有一次她和丈夫商量給家裡置換一套新沙發。
這天,丈夫去外地出差了,她獨自到家具市場去挑了套沙發。
結賬時,她才發現這套沙發價格貴得令人咋舌。
第二天,婆婆上門來,進門看到家裡擺的新沙發,詢問她花了多少錢。
一聽價格,婆婆臉立馬就拉了下來,指責她亂花錢,一定是被騙了。
卓雯隻好竭力替自己辯護:“價錢貴的東西,一定有它的道理,品質總是好的。”
其實她很心虛,自己也覺得沙發買貴了,擔心丈夫回來會數落自己。
幾天後,丈夫出差回來,看着家裡的新沙發說:顔色不錯,坐着也挺舒服。
聽到丈夫這樣說,卓雯低頭認錯道:“老公,這套沙發太貴了,到現在我還有點後悔。”
然後又将之前婆婆來家裡的事情說了一遍。
結果丈夫聽後,并沒有責怪她,反而安慰她說:
“沙發是要用很多年的,貴些沒什麼。至于媽說的話,你别放在心上,我去做她的說服。”
好的家庭,隻講包容與了解。
生活不是走鋼絲,經不起一點差錯。
家人也不是競争對手,不需要事事占據上風。
要始終記住,親人比道理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親密比正确重要。
03
我很喜歡這樣一個比喻:
家就好比一輛車,講理就是踩刹車,講情就是踩油門。
如果一輛車光有油門,路上很容易出事故,如果一輛車光有刹車,去不了任何地方。
隻有油門和刹車配合,情理交融,“家”這輛車才會越開越穩,越開越遠。
作為曾經國家辯論隊最佳辯手的陳銘,賽場上他邏輯嚴謹,口才了得,赢得了不少獎項。
但在生活中,他吵架從來都沒有赢過妻子。
有一次,陳銘和妻子逛街,妻子看中了一款包,非要拉着他去買。
可陳銘一看價簽,發現包太貴了,馬上開始進入到辯論狀态,試圖說服老婆:
“你看看這個包,你看看這個包的價格,你知道它成本隻有多少嗎,你知道它利潤翻了多少倍嗎?
你冷靜一下,想想看,我們家庭現在的經濟情況,我們的收入狀況。
你現在買這麼一個包,它理性嗎,它負責嗎,它是現在我們應該有的選擇嗎?”
上到消費理念,下到買這個包的成本效益、收益比、風險比、收支情況對比……
一通大道理說下來,連陳銘都要被自己的沉穩和理性征服了。
但老婆卻不為所動,眨巴着眼睛問他:是那些大道理重要,還是我重要?
一句話,問得他啞口無言,最後他還是選擇了乖乖投降。
他是争不過妻子嗎?其實并不是。
讓他妥協的,是他對妻子的在乎和愛。
家是藏愛的地方,不是說理的地方。
與其争個你高我低,倒不如有人先讓一步。
與其赢了道理,不如先把愛守住。
因為愛你,是以願意包容你的所有壞脾氣,甘願服輸一輩子。
這樣的輸,又何嘗不是一種赢呢?
▽
看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家庭要太平,總有一個要退讓。如果夫妻兩個人都想占上風,證明自己是對的,那這段感情就是錯的。”
家事無對錯,隻有和不和。
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難免會有磕磕絆絆,真正有智慧的人從不把家庭當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