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話,“一年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到底啥講究?建議早做準備

在農村當中,不同的日子,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比如說九月十八,就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俗語就有“一年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到底有啥阿講究?建議早做準備。

農曆的九月十八,乃是季秋中的一個日子,這天在民間與很多的人物有關,比如說,這天乃是太祖高皇帝的誕辰。

俗話,“一年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到底啥講究?建議早做準備

誰是高皇帝?對曆史感興趣的就知道,高皇帝,指的是開國皇帝的谥号之一,簡稱“高帝”。但是它也特指漢太祖劉邦。《史記·高祖本紀》:“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廟。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号為高皇帝”。

俗話,“一年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到底啥講究?建議早做準備

同時這天還是顯應祖師的聖誕日,根據傳統,這一天是祈福納祥的好日子,講究積善行德,是以不能殺生、不能散财、不能争吵。殺生被認為會影響福氣的到來,散财則被視為不勤儉的行為,而争吵則可能影響祈福的效果。

除此之外,農曆的九月十八,還是秋忙會。

根據農村的一個傳統,人們聚集在一起交流生産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及生活用品,共同迎接豐收的喜悅。

俗話,“一年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到底啥講究?建議早做準備

從幹支曆的角度來看,這天是丁巳日,要避免遠行,因為這一天可能不利于出行,且需特别注意财物安全,以防止不必要的損失或破耗。

老輩人給出的解釋:丁火秀麗,生在深秋,火土相生,易得貴人相助,有利明确方向,取得進展。甲戌月,印星透幹,木火相生,宜積極進取,适宜拜會官長、謀職應聘、求助疏通、經營拓展等。丁巳日,坐下比劫,要從容自信,強大自我,也要保管好财物,以防破耗損失。

俗話,“一年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到底啥講究?建議早做準備

我們再回到這句俗話:“一年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到底啥講究?

從九月十八這天諸多的傳統來看,這個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其實就是在提醒我們,這天的一個重要性。

高皇帝的誕辰,更多的是提醒我們不能忘祖,而且顯應祖師的聖誕日則是提醒我們,平時多做善事,不能去殺生,同時從幹支曆的角度來看,則是告訴我們要懂得勤儉節約,是以九月十八,發不發,更多的是在提醒我們,在生活方式上的一個改變,以及平時的一個行為是否得當。

俗話,“一年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到底啥講究?建議早做準備

另外發不發,還有一個解釋,這個發,指的就是糧食,說的是糧食能不能豐收,就看九月十八,這個時候已是深秋,在九月十八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天氣,看看是否變冷,亦或者是出現下雨的一個情況。

俗話,“一年發不發,單看九月十八”,到底啥講究?建議早做準備

如果是帶來了雨水,天氣降溫明顯,那麼就告訴我們,來年是一個豐收年,這樣也比較符合發的一個情況,糧食豐收,對于農人來講,是一件大喜事,反之,溫度居高不下,那麼顯然,天氣可能還沒有冷,出現這種反季節的話,就容易導緻莊稼的減産,那麼自然也談不上發不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