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超律志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9月12日晚上19點,備受關注的《令人心動的offer》第六季(律政季)正式開播!就在開播的當天上午,專注于法律英語與涉外法律的超律志創始人Mack老師(律志先生)受節目組邀請赴長沙提前看到了節目上線内容,并且參加了節目活動。佘詩曼(Man姐)、鐘漢良、大張偉、陳銘、張純烨、何運晨作為加油團成員悉數到場,柳岩作為飛行嘉賓也參加了節目活動。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超律志參加的現場活動圖

本次第六季,有三個地方令超律志印象深刻:

首先,令超律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次的節目視角全面聚焦香港!學法律的同學可能都知道,香港是中國唯一英美法系治理的管轄區域,與内地的司法制度差異很大。

其次,難度再次更新。offer第六季實習生不僅學曆背景優秀,而且要在香港經曆英語、粵語的切換,這在以往都是沒有的,考驗難度加大。

最後,法律元素看點多。香港司法制度,英文庭審、帶教律師高度專業化都為本季節目增加了顯著的吸引力。

作為一個專業法律英語與涉外法律的平台,超律志緻力于以專業視角,引領大家深入了解節目中所涉及的涉外法律知識。

一、為什麼香港是英美法系(普通法系)地區?

衆所周知,香港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并于1997年正式回歸中國。盡管如此,香港的司法體系深受判例法傳統的英美法系影響,展現出其獨特的風貌。依據“一國兩制”的原則,香港得以保留其原有的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維持其特色。

二、節目選擇在北九龍裁判法院進行庭審?這個是什麼級别法院?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裁判法院作為香港刑事司法體系中的初級法院,主要負責處理刑罰較輕的刑事案件。所有刑事訴訟的初步程式都在裁判法院啟動,并且大部分案件都能在這裡得到最終解決。香港現共有7個裁判法院,分别為東區裁判法院、九龍城裁判法院、觀塘裁判法院、西九龍裁判法院、粉嶺裁判法院、沙田裁判法院,屯門裁判法院。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香港現行的法院結構圖

那麼節目中出現的北九龍裁判法院是什麼呢?

其實,北九龍裁判法院是香港一所已停止運作的裁判法院,位于九龍石硖尾大埔道,毗鄰石硖尾邨。該法院于1960年建成,2005年1月3日關閉,共運作超過44年,關閉前共設有10個法庭。不少香港電影和電視劇的法院場面都在此拍攝,以營造訴訟雙方相遇的場景。

三、節目中的庭審都是用英語進行的,香港都是用英文庭審嗎?

在香港,大部分民事案件是用英語進行的,刑事案件會預設使用粵語。如果當事人有要求使用粵語,也可以用粵語進行庭審。如果當事人涉及到外國人,法院可以用英語審理案件(節目中涉及到外國人,法院使用了英語進行庭審)。

四、為什麼香港有“大律師”?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在香港,與英國律師制度類似,律師分事務律師 (solicitor) 與出庭律師 (barrister)。香港當地稱“出庭律師”也叫“大律師”(大狀)。

事務律師不可以出庭,主要從事一些非訴事務,大律師可以出庭辯護,處理大量訴訟案件。由于香港律師的分類不同,律師的管理機構也有不同。

事務律師由香港律師會(The Law Society of Hong Kong)監管,大律師則是由大律師公會(Hong Kong Bar Association)監管。相對而言,香港大律師的數量要比事務律師少很多(2萬名香港律師中,有1000多人是大律師)。是以,節目中的三位帶教律師是真的相當厲害了。

五、三位帶教律師都有“暫委的裁判官”的頭銜,如何了解?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暫委裁判官”通常是指那些被臨時任命的裁判官(Magistrate),這種任命可能是由于人手不足、工作量增加或其他特殊情況需要額外增加的司法裁判官。

一般成為“暫委裁判官”的律師,通常需要在法律界有一定的執業經驗,需要得到法律界或相關機構的推薦,并通過香港司法機構的選拔程式,由行政長官根據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推薦進行任命,被任命的暫委裁判官可能需要接受一定的教育訓練,以確定他們熟悉法庭程式和司法職責。

六、節目中,為什麼香港的庭審,律師在主導?

香港遵循英美法系,采用“當事人主義”的訴訟模式。在此模式下,訴訟的啟動、推進和演變主要依賴于當事人本身,他們主導着整個訴訟過程,而法官則扮演着一個被動且中立的裁決者角色。是以,律師作為當事人的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在推動案件發展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對于學習法律的學生而言,多多少少都通過觀看香港律政劇對這一點已有所了解,而這也與實際情況相吻合。

七、香港的庭審流程一般包括哪些?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根據節目呈現的内容,一般包括:開案陳詞、證人問訊、結案陳詞等。下面,超律志詳細展開介紹一下,這對于了解香港庭審流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開案陳詞(Opening Statement):

開案陳詞通常在庭審開始時由雙方律師進行,是向法官或陪審團介紹案件背景、事實和法律論點的機會。

原告方(在刑事案件中是檢控官)首先進行開案陳詞,概述其主張和預期證明的事實。

被告方随後進行開案陳詞,概述其辯護立場和對原告主張的回應。

證人問訊(Examination of Witnesses):

證人問訊是庭審的核心部分,包括直接詢問(Examination-in-Chief)和交叉盤問(Cross-Examination)。

直接詢問:首先由提出證人的一方(通常是原告或檢控官)對證人進行直接詢問,以獲驗證人的證據和陳述。

交叉盤問:然後對方律師對證人進行交叉盤問,旨在質疑證人的可信度、證據的可靠性或揭示其他相關資訊。

證人問訊結束後,提出證人的一方可以進行再詢問(Re-Examination),以回應交叉盤問中提出的問題或觀點。

在本次節目中,重點展現了證人問訊環節,是真實庭審中最有看點、最激烈的場景。

結案陳詞(Closing Argument):

結案陳詞在所有證據送出和證人問訊結束後進行,是雙方律師對案件進行總結的機會。

原告方(或檢控官)首先進行結案陳詞,回顧案件的關鍵事實和證據,闡述為何應支援其訴訟主張。

被告方随後進行結案陳詞,回顧反駁的證據和論點,闡述為何應支援其辯護立場。

結案陳詞中,律師可以引用法律原則、判例和庭審中送出的證據,但不能引入新的證據或證人。

八、香港庭審詢問證人過程中,對方律師提出反對,為什麼辯護律師可以主動撤回問題?

在香港法庭的交叉詢問(Cross-Examination)過程中,如果對方律師提出反對(Objection),提問律師通常需要立即停止目前的提問,并等待法官對反對是否成立的裁決。以下是可能發生的幾種情況:

第一種:如果詢問律師認為反對可能成立,或者為了遵守法庭的程式和禮儀,他們可以選擇主動撤回該問題。

第二種:如果法官支援反對,詢問律師必須撤回問題,并且不能以相同的方式再次提問。

第三種:如果法官認為反對不成立,問題可以繼續,證人需要回答。即使問題被允許繼續,提出反對的律師也可以要求将反對記錄在庭審記錄中,以備後續可能的上訴或複審。

九、實習生被帶教大律師要求“找到兩個對原告有利的案例”,這樣做的意義在哪裡?

案例檢索是内地法律人的基本功課。對于香港來說,案例檢索更為重要,因為香港是一個以判例法為依據的管轄區,遵循先例是判例法的基本原則。找到之前已有的,對原告有利的案例,就能了解類似的案件,法院是如何作出判決的。

具體來說,遵循先例原則的基本含義就是,包含在以前判決中的法律原則對以後同類案件有限制力,具體說就是進階法院的判決對下級法院處理同類案件有限制力,同一法院的判決對其以後的同類案件的判決具有限制力。即指以前判決中的法律原則對以後同類案件具有限制力。

十、如何成為一名香港律師?

在香港,你想成為一名律師,必須要通過一門節目中被提及的法律專業資格證書(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Laws,簡稱PCLL),相當于内地版法考,可見非常重要。目前在香港,隻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有開設PCLL項目,而且這個PCLL項目是一年時間或者兩年(兼職)。如果你是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或者香港城市大學讀LLB(法學學士),或者在海外普通法系國家有同等學位的,可以直接參加PCLL項目。通過PCLL後,你就可以參加實習選擇做事務律師或者大律師。

如果你想做事務律師,完成PCLL課程後,需要在律師事務所進行為期兩年的實習(Trainee Solicitor)教育訓練。在這兩年的實習期内,見習律師會在指導律師的幫助下,學習并參與各種法律實務工作。

如果你想做大律師,完成PCLL課程後,有意向成為大律師的法律專業人士需要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在這一年中,見習大律師(pupilage)會在一位或多位執業大律師的指導下學習(也就是節目中所稱的”師徒關系“),并參與法庭辯護等實務操作。

完成實習期并通過相關的評估和考試後,見習律師可以向香港律師會申請成為注冊事務律師,而見習大律師則可以向香港大律師公會申請成為注冊大律師。

說到這裡,超律志認為,這個PCLL項目,對于内地的法律人不太友好。抛開節目來看,對于内地法學生或者律師來說,你想成為香港律師,有以下幾個途徑可以參考:

第一,直接申請讀香港JD(LLM畢業不能直接在香港做律師,隻能做Paralegal;讀LLM的法律人,一般都有回内地執業的計劃),再申請PCLL項目,最後通過實習,成為香港律師。

第二,對于非普通法區域的内地律師來說,執業滿五年,通過香港海外律師執業資格考試(Overseas Lawyers Qualification Exam,簡稱OLQE)。通過該考試并滿足一定居留時間後,可申請成為香港事務律師。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十一,香港律師收入如何?

節目中,蔔亞楠大律師介紹自己跟師傅(資深大律師)開會1個半小時,收到了10萬港币咨詢費的情況。那麼,香港的律師收入真實情況怎麼樣呢?

依據權威的國際獵頭公司Taylor Root釋出的《2023-2024年香港律師事務所薪資指南》,報告顯示,香港本地律師事務所新執業律師的起薪為每月55,000港币,而擁有2年本地執業經驗的律師月薪則介于65,000至100,000港币之間(僅供參考)。

目前來說,香港的律師收入是很可觀的,畢業兩三年即可達到年薪百萬,這不是夢想。

平心而論,香港律師在薪酬水準和職業晉升空間方面所展現出的吸引力,确實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内地同行。這種顯著的比較優勢,無疑構成了香港吸引法律精英的衆多魅力因素之一。

結語

《令人心動的offer》第六季給超律志的感受:

第一,通過節目,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實踐和思維方式,呈現了法律職業的現實面貌,同時也激發了我們法律人對于法律職業的夢想和向往,特别是對于那些有志于在法律領域發展的年輕人。盡管我們内地所處的法律環境充滿了挑戰和不确定性,我們法律人依然會以堅定不移的信念,迎着逆境的風浪,穩步前行。

第二,節目這次将鏡頭對準了香港的職場生态,揭示了法律行業的一種新趨勢:勇于拓展涉外法律服務領域。在中國内地,盡管律師總數已超過70萬,但專注于涉外法律服務的律師仍然是少數。該節目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面對内地法律服務市場的激烈競争,我們不妨将目光投向香港,甚至海外市場,探索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第三,節目不僅展示了法律職業的嚴謹與魅力,傳遞了對法律事業無限熱忱和追求的積極态度,也能夠讓更多非法律專業人士從熟悉的香港律政劇印象,通過“真人秀”的方式,真切地感覺現實香港法庭的激烈場景,偵查案件的神秘場景。它不僅提供了一個生動的視角,更讓觀衆們得以一窺法律實踐的嚴謹與複雜,進而對香港的司法體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最後,超律志也期待《令人心動的offer》這樣的節目持續深耕法律領域,影響更多青年法律人。願這樣的節目為法律行業那些尚不明朗的前景注入一線溫暖與希望之光。

《令人心動的offer6》律政季“闖”入香港!

全文轉載自“超律志”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