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是當時無可争議的全球第一。自二戰确立霸主地位以來,美國空軍先後經曆了冷戰以及21世紀初的“反恐戰争”,始終難覓對手,獨孤求敗。直到近年來,随着中國的全面崛起,美國空軍猛然發現,其最大的軍事挑戰就在亞太,而随着自身在距離、技術和數量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美國空軍的老戰術已經徹底失效,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更是一籌莫展。
從距離角度來說,亞太地區一旦爆發中美沖突,中國始終是主場作戰。美國在亞太經營布局多年,雖然有台島、日本、菲律賓等棋子和支點,但這些地區都在解放軍的打擊範圍内。相對來說,美軍在大後方如夏威夷的軍力非常雄厚,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對于美國空軍來說,大批戰機遠端支援亞太戰場,其間必須有加油機支援。以台海戰事來說,美國本土到台島距離近萬公裡,根本指望不上本土的軍事力量。而在美軍新一代戰略轟炸機B-21形成戰鬥力之前,亞太地區的美國空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正是因為考慮到現役F-16、F-15乃至F-35的航程成為最大短闆,美國空軍下定決心要研發下一代戰鬥機NGAD,其中就提到了兩個備選技術方案:其一,讓戰機自身擁有大航程優勢,其二,同步研發專門的隐身加油機,進而保證在亞太長航時軍事行動的安全。暫且不說NGAD在研發過程中的各項技術難題,僅僅是造價成本方面,美國空軍目前就有心無力。據悉,NGAD的設計單價高達2.5-3億美元,是F-22的兩到三倍。要知道,就是因為當初F-22過于昂貴,美國空軍才果斷拆除了生産線。如今看來,NGAD又面臨難産的問題。對此,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達爾就提出,如果NGAD要推進下去,單價必須不能超過F-35,這顯然是難以達到的要求。
除了距離和航程上存在痛點之外,在技術領域,美國空軍也已經失去了昔日的輝煌。自中國五代機殲-20問世以來,美國空軍在五代戰機領域就一步步被中方彎道超車。可以說,在換裝國産“心髒”後,殲-20的探測、通信、武器、電子戰技術等各個領域的性能都已經全面超越F-35和F-22。尤其是和問題不斷、不斷發生空難事故的F-35相比,殲-20的穩定性更強,而且還在不斷更新更新中,再加上呼之欲出的殲-35,中國五代機的百花齊放,足以讓美國空軍高層夜不能寐。
值得一提的是,自冷戰時期開始,美國空軍就一度轉變了基本作戰思想,準備放棄絕對制空權。在二戰期間,美國空軍即便是遠端轟炸機也格外注重自衛火力,就連B-17轟炸機也具備和德國戰鬥機掰手腕的能力。此後,随着P-51戰鬥機投入使用,美國空軍的制空權優勢更為明顯,根本不給德軍戰鬥機反撲的機會。
是以,空優使得美國空中力量可以在需要的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迅速投送火力,改變地面戰場的基本保證。然而,如今時代不同了,在與中國的軍事對抗中,美國空軍的空優已經蕩然無存,這就造成了連鎖反應。因為美軍的整體戰力就是建立在空優基礎上的。在不對稱作戰中,美軍各個兵種即便沒有空優都能橫行無忌,而在面對中國這個同級别對手時,失去了空優,就真的相當于猛虎失去獠牙了。
如今看來,受到技術、資金和産能的限制,NGAD項目越來越難以推進,美國空軍重建的空優希望越來越渺茫。雖然說美國空軍還希望通過調整設計方向,以各種縮式試圖建立某種“體系作戰”,但過程過于複雜,設計的技術難點過多。是以,目前美國空軍不僅老戰術失靈,而且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新戰法,隻能在風中淩亂,坐看中國的崛起和超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