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2024年越秀區海絲文旅周開幕展演
在五仙觀-南粵先賢館廣場精彩上演
大家是否了解了
更多關于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呢?
在海絲文旅周舉辦期間
各式好玩有趣的活動不斷上新
其中,瑞士著名攝影師馬克·丹納的
《集裝箱、子產品、感覺的景觀》攝影作品展
展期将持續到月底
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
2024年是中瑞自貿協定生效十周年,瑞士著名攝影師馬克·丹納的《集裝箱、子產品、感覺的景觀》攝影作品展于10月14日至31日在廣州市越秀區五仙觀舉行,展示廣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的文化魅力,助力廣州海絲申遺,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
每年10月,世界各地都會舉辦“世界意大利語周”活動,以推廣意大利語。意大利語作為瑞士四種官方語言之一,彰顯了瑞士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瑞士與意大利兩國為推介意大利語言和文化不遺餘力。今年的“世界意大利語周”,由瑞士駐廣州總領事館主辦,在意大利駐廣州總領事館和中國瑞士商會的支援下,将瑞士意大利語區攝影師的攝影作品展帶來廣州。
越秀區本土優秀藝術家李滢作為特邀展覽策展人,為觀衆帶來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體驗。李滢在介紹展覽時提到,五仙觀的坡山古渡曾是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的繁華碼頭,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曆史見證,是曆史的縮影。它與馬克·丹納先生的集裝箱作品相結合,建構了一次跨越古今、融合中西的對話。這些作品不僅是對集裝箱美學的展現,更是對全球化背景下人類文化與貿易活動的深刻思考。
她還提到,海報設計中使用了藍色的中國海運集團貨櫃作為背景,這是整個攝影展作品中唯一的中國貨櫃照片,象征着我們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出發,最終又将回到這裡。藍色,意大利語中的“azzurro”,意為天空的顔色,它在絲綢之路之前尚未在歐洲出現,直到青金石通過絲綢之路從波斯帶到歐洲乃至中國,藍色才變得明亮起來。
馬克·丹納的攝影作品以集裝箱這一現代物流的象征為媒介,用彩色子產品的方式,讓觀衆在空間上自由構想,深入思考全球化、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經濟社會的影響。通過他的鏡頭,集裝箱變成了一個個色彩斑斓的子產品,成為全球經濟貿易活動的見證,以豐富的色彩和多元度子產品展示,帶領觀衆穿越時空,激發人們對全球化、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深入思考。他的作品曾在多個國際展覽中展出,并獲得了“鏡美尊”國際攝影師終身成就獎。
瑞士與中國的友誼源遠流長,中瑞自貿協定于2014年正式生效,是中國與歐洲遊國家簽署的第一個一攬子自貿協定。2024年3月,瑞士成為中國首批試行免簽入境政策的國家之一。瑞士也是廣東省高度重視的合作夥伴,2024年迎來了廣東省和瑞士蘇黎世州結好的10周年。此次攝影作品展的舉辦,不僅展示了馬克·丹納的攝影藝術,更是中瑞兩國在文化、藝術以及商業領域深厚交流與合作的展現。
敲黑闆,重點來啦!
NEWS
展覽資訊
展覽時間:
2024年10月14日至31日
展覽地點:
廣州市越秀區五仙觀
來源:越秀區博物館、瑞士駐廣州總領館編輯:楊小妹校對:蔣錦彤責編:劉思銘編審:詹蘋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