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在手機、護眼燈、頭顯裝置的多番“折騰”之後,位元組跳動在智能硬體領域又選中了新的賽道。
10月17日,位元組跳動首款AI智能體耳機Ola Friend即将正式發貨。雖然位元組跳動并沒有對這一款産品專門召開釋出會便直接發售,但從最近一周線上鋪天蓋地的宣傳内容來看,位元組跳動對AI耳機給予厚望。
圖檔來源:網絡宣傳内容
不過《國際金融報》留意到,截至目前,淘寶Ola Friend旗艦店内該産品的已預訂數量顯示為500+,京東旗艦店和京東自營旗艦店的合計預售數量剛剛過千,這個成績在藍牙耳機這一品類算不上突出。
官方資訊顯示,這款耳機的主打特點是通過适配豆包APP,可接入豆包大模型。在大模型軟體的商業化探索中,新一輪硬體創新成為風口,科技公司們正在嘗試将生成式AI與各種硬體相結合,位元組跳動自然也不會缺席。然而,從位元組跳動過往在硬體領域的經曆來看,每一次巨額投入最終都帶來不少遺憾。這一次,位元組跳動對AI硬體是否會付出更多成本和耐心,張一鳴的硬體夢想能否圓滿?
豆包App内部已接入Ola Friend相關功能
位元組再戰硬體
從外觀來看,位元組跳動此次推出的Ola Friend智能體耳機與中國耳機制造商Oladance此前釋出的一款耳機相似,而據媒體報道,今年5月份,位元組跳動已完成對Oladance的收購。
根據Oladance官網,該品牌于2019年6月成立,作為OWS(Open Wearable Stereo)技術的全球首創者,于2021年9月首次對外公開釋出OWS技術概念。企查查資訊顯示,Oladance的營運主體深圳市十大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8月進行了投資人變更,變更後的投資人為天津位元組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出資比例為100%。
通過收購來快速進入新賽道和業務擴張是大公司的慣常操作,為不錯失風口,位元組跳動過往收購了不少創業企業,但在硬體領域,位元組跳動并不像在軟體方面如魚得水。
早在2019年,位元組跳動收購了本土手機廠商錘子科技的部分專利和團隊;2020年,位元組跳動在教育賽道啟用了“大力教育”全新品牌,并陸續釋出了多款智能學習燈産品;2021年,原錘子科技團隊組建的新石實驗室,并入教育硬體團隊。然而,在當年的“雙減”政策影響下,大力教育不得不撤退轉型。
位元組跳動近年在硬體方面投入最大的當屬VR。2021年,元宇宙概念正盛,位元組跳動耗資90億元收購了國内VR裝置廠商PICO,獲得了通往元宇宙的“入場券”。短短兩年間,元宇宙從風靡全球到幾乎無人問津,随着風口減退,位元組跳動對PICO的戰略和業務也進行了調整,不再持續燒錢。一位VR行業管道人士近期向記者透露,PICO目前仍占據了國内VR裝置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整個行業在下滑,市場滲透率還有待提高。
從這幾段經曆來看,當遇到風口,位元組跳動動作迅速,且不惜投入巨額成本,但除了外部行業環境變化之外,位元組跳動時常被诟病缺乏“硬體基因”和足夠的耐心。
如今,基于生成式AI軟體的智能體硬體正逐漸成為新風口,有望拉開新一輪消費電子産品的創新周期,持續布局AI的位元組跳動再次走上硬體賽道。
如何說服消費者
對于位元組跳動在硬體領域的最新嘗試,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認為,當下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模式、打法、理念幾乎已經挖掘殆盡,還有企業願意探索一些新的機會,這種嘗試本身是值得鼓勵的。
與此前的智能學習燈、VR頭顯裝置相比,位元組跳動此次的選擇相對“保守”——智能耳機已經是一個發展成熟的市場,且有足夠的市場需求。
此外,Ola Friend所屬的開放式(OWS)耳機品類也正處于細分領域的一個小風口上。随着定向傳音技術不斷成熟,開放式耳機成為了各大廠商今年以及未來重點布局的産品線之一。洛圖科技(RUNTO)線上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開放式耳機線上上耳機市場的份額達到了20.9%,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7個百分點,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65%,是整體耳機市場的絕對增量。其中,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銷量占比進一步擴大,已接近市場四分之一。
相比傳統耳機廠商或手機廠商,以軟體見長的科技公司當下入局硬體賽道大多主打AI技術,正如Ola Friend除了宣傳其單隻僅重6.6g,續航時間為8小時等特征外,更側重于介紹其在AI場景下的探索,使用者佩戴Ola Friend耳機,喊出關鍵詞「豆包豆包」,即可喚醒位元組自研的聊天機器人「豆包」,開啟語音互動。
同樣選擇将AI與耳機相結合的還有科大訊飛,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推出多款AI智能耳機,主打具備錄音速記、語音識别、同聲傳譯等功能。據京東近期披露的雙十一戰報,截至10月15日零點,訊飛AI會議耳機在京東平台的AI耳機全品類中穩居銷售榜首。
科大訊飛不是位元組跳動唯一的競争對手。雖然目前國内AI耳機産品均價穩定在千元以上,但Ola Friend 1199元的價格讓不少潛在使用者感到“同價位可以選擇的耳機很多”;另一方面,三星、華為、小米等廠商都陸續将AI功能植入旗下耳機産品中。
更為關鍵的是,Ola Friend是否提供了充足的購買理由,有使用者在Ola Friend的相關測評内容下發出質疑:沒有找到必須要一個專門的耳機來跟豆包對話的原因。在丁道師看來,雖然豆包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很強大,但對使用者來說,包括語音互動在内的智能功能通過手機也可以實作,為何要再花一千多塊錢購買一個硬體,在邏輯上并不是能說清楚。
不少科技企業在宣傳AI耳機或AI語音助手時,都會提到科幻電影《她》(《Her》)中的畫面,男主人公帶着小巧的無線智能耳機,無論去到何處,都可以随時與耳機内置的語音助手對話。
當記者在Ola Friend線上旗艦店詢問“AI功能是來自耳機本身,還是來自豆包APP”時,客服給出的回答是“需要通過耳機與豆包APP連結,實作語音喚醒豆包”。這也意味着,手機依舊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