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近年來,随着大陸産業提質更新步伐不斷加快,企業對新裝置的需求不斷增長。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既有利于滿足企業發展需要,也有利于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今年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此後,全國各地各部門陸續出台相關實施方案,結合實際,讓政策惠及廣大企業。
政策加快落地
近日,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等11個部門聯合出台了《江西省交通運輸領域大規模裝置更新行動方案》,重點聚焦城市新能源公共汽車、老舊營運貨車和老舊營運船舶三大領域,實施城市客運車輛電動化替代、老舊營運柴油貨車淘汰更新、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郵政快遞老舊裝置替代、物流設施裝置更新改造、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更新、标準提升七大行動。同時,聚焦城市新能源公共汽車、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和老舊營運船舶三大領域,印發了《江西省新能源城市公共汽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實施細則》《江西省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實施細則》《江西省交通運輸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着力推動交通運輸裝置設施節能低碳轉型。
“對公交企業來講,補貼政策的出台,節約了購車和能源成本,也讓我們享受到了裝置使用效率的提升。一方面,新車更新的補貼,可以直接節省部分購車費用;另一方面,動力電池的更新将有效節約能源成本。”江西省南昌市公交集團機務處副處長付生樹告訴記者。
按照今年5月印發的《四川省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四川明确了四大行動,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同時,從财稅、金融、要素、創新等方面明确了7項支援政策,并附清單列出了50項重點舉措。近期,四川出台的《進一步支援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政策措施》明确,支援工業領域開展大規模技術改造和裝置更新,從2024年7月24日至2027年12月31日,每年安排30億元對工業領域裝置更新、智改數轉、綠色低碳、安全生産、微技術改造等項目予以支援。
今年,甯夏啟動實施裝置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标準提升四大行動,出台了25項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據統計,今年甯夏已完成更新改造裝置2.15萬台(套),報廢更新農機具1.41萬台,購置更新教育教學科研儀器裝置3.2萬餘件(套)。1月至8月,甯夏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4.2%、裝置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8.6%,有力拉動了投資增長。
緊抓關鍵環節
“工業領域是裝置更新的主要需求端,也是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重要供給端和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的重要承載端。”四川省經濟和資訊化廳副廳長曾吉明介紹,四川工業資産總量近7萬億元,每年裝置更新投資需求超過2500億元,在該領域開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空間潛力巨大。據了解,目前,四川已儲備實施工業領域裝置更新項目超4000個、總投資超9600億元,有力支撐了工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今年1月至7月,四川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分别增長13.9%和9%,其中裝置投資增長7.3%。
為順應新一輪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浪潮”,四川各地加快實施支援舉措。成都高新區提出,今年力争實作工業領域裝置更新投資76億元。“成都高新區将鉚足幹勁、加大馬力,積極争取首批四川省工業技術改造試點,推動重點産業鍊鍊主、鍊屬企業整體實施裝置更新與技術改造,加快建設智改數轉賦能平台,推動企業圍繞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開展生産工藝換代和先進裝置更新。”成都高新區發展改革局經信處處長王峰說。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慶富介紹,公司用于裝置更新及資訊化改造的資金分别來源于自籌和包括四川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援在内的政府資金支援。
甯夏在裝置更新方面擴大了支援範圍,将能源電力、老舊電梯等領域裝置更新,以及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和安全改造納入超長期特别國債支援範圍,從原有的工業、環境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物流、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裝置更新和回收循環利用等8個領域增加到11個領域。甯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蔣哲文表示,甯夏結合當地農業産業特色,将青(黃)飼料收獲機、割草(壓扁)機、摟草機、飼料混合機、全混日糧制備機、擠奶機6類農業機械納入報廢更新補貼範圍,更好推動農業領域裝置更新。
财政資金保障和監管,是加力推進“兩新”工作的關鍵環節。甯夏回族自治區财政廳副廳長朱劍介紹,甯夏一方面将根據上報國家裝置更新項目的批複情況,積極申報争取企業貸款貼息資金;另一方面同生态環境部門積極對接、申報争取專項資金,進一步支援廢棄電器電子回收處理綜合利用相關工作。
此外,甯夏有針對性地降低了項目申報門檻。例如,取消了“裝置更新申報項目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要求。受訪企業負責人表示,期待裝置更新政策盡快落地,讓經營主體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和金融活水。甯夏還持續優化項目申報方式和流程,提高項目申報效率和資金下達效率。據了解,自“兩新”加力措施實施以來,甯夏聚焦工業、交通運輸、環境基礎設施、回收循環利用、重點用能、老舊電梯改造等重點領域,争取國家超長期特别國債支援裝置更新項目資金23.78億元,支援73個項目建設、總投資110.22億元,有力推動重點行業裝置更新、技術改造、轉型更新。
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甯夏石嘴山市将電石化工、冶金、碳基材料、煤化工、火力發電等産業作為改造提升的重點,進一步明确了産業發展方向、提升目标、發展路徑,引導企業加快提升創新驅動、裝置更新疊代水準。為搶抓工業領域大規模裝置更新改造的政策機遇,該市加快數字資訊、人工智能建設布局,推動廠房、工廠中的房間等智能化智慧化改造,深入推動傳統産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打造現代化産業體系。
企業受益明顯
“經過前期申報,公司部分裝置更新項目被納入四川首批‘裝置更新貸’項目清單,我們正在與政府部門指定的合作金融機構進行授信溝通,還有一部分項目正積極申請納入四川省‘工業領域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庫’,以期獲得更多資金支援。”成都優賽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姚喆認為,今年四川針對工業領域的裝置更新支援力度明顯加大,政策對企業進行“真金白銀”的支援,值得期待。
四川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制藥企業,眼下公司也乘着裝置更新的政策東風,積極推動裝置更新。“相關政策的出台進一步提振了企業進行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的信心,我們相繼開展了融合智能化、資訊化等技術裝置的更新和更新,目前已經實作從采購到品質控制全流程智能化營運管理。”公司副總裁吳洪濤告訴記者。
江西九江振鑫船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興華非常關注當地的政策實施,公司正準備按實施方案的時間節點推進裝置更新,未來計劃拆解4條老舊船,并建立2艘新能源船。“新船建成後,既可以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維護成本,還可以提升船舶整體安全水準。”馬興華說。
江西省交通運輸廳規劃處處長廖曉鋒表示,開展公路水路行業大規模裝置更新,通過财政、金融等政策引導企業開展以舊換新活動,不僅有利于推動交通運輸裝置技術創新和産品更新,還有助于推廣清潔能源交通運輸裝置,并将帶動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下一步,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将與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一起做好相關材料稽核、補貼發放等工作。 (經濟日報記者 鐘華林 劉 暢 楊開新 劉 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