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

文 | 海外見聞Talk

編輯 | 海外見聞Talk

台海局勢近年來愈發緊張,解放軍頻頻舉行大規模軍演,島内的防禦态勢早已繃緊。但是,在這場技術與戰術的較量中,台軍的一些應對手段卻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視訊加載中...

台軍在“聯合利劍-2024B”演習中使用F-16戰機搭載的光電吊艙瞄準解放軍的殲15戰機,這一動作雖然在軍演中頗具象征意義,但若在實戰中,台軍的戰機早已在停機坪上被摧毀。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實際上,台軍選擇使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并不是出于它能夠對戰局産生什麼實質影響,更多的是無奈之舉。在高強度的電子戰對抗環境下,台軍的雷達等電子裝置早已被解放軍壓制,無法正常工作。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此時,唯一還能正常運作的裝置就剩下了這種依賴自然光成像的光電吊艙。這個吊艙,雖然在執行任務時可以捕捉到解放軍的戰機,但并沒有任何攻擊性,無法對殲15構成實質威脅。

更重要的是,它隻具備監控和跟蹤功能,連鎖定目标的能力都沒有。光電吊艙本質上不過是一個高分辨率的望遠鏡,隻能遠距離觀察,根本起不到戰鬥作用。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解放軍殲15在演習中展現出的機動性和作戰能力,遠非台軍的這套光電吊艙所能應對的。在現代空戰環境中,尤其是面對解放軍先進戰機和其協同作戰體系,單靠一個光電吊艙的被動觀測,是遠遠不夠的。

而在高強度的戰場環境下,台軍的光電裝置成為了它們唯一的“眼睛”,但問題是,這雙眼睛根本無法看清戰場全貌。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更值得注意的是,台軍F-16戰機并不是為了執行空對空任務而配備光電吊艙的。這款吊艙原本是為執行空對地打擊任務設計的,主要用于瞄準地面目标并協助飛行員判斷目标是否被摧毀。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但是,在這次軍演中,台軍卻将其用于空對空模式,試圖捕捉空中的殲15戰機,這種操作本身就有些無奈。在現代電子戰環境中,雷達和電子裝置極易受到幹擾,隻有基于光學成像原理的光電裝置,能夠勉強維持工作。是以,台軍選擇使用這種吊艙來監控殲15,實際上反映了其在複雜電子戰環境下的無力感。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解放軍在這場對抗中,早已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光電吊艙的無奈使用,表明台軍在電子對抗中遭遇了巨大的技術劣勢。台軍的光電裝置雖然在演習中得以啟用,但在實戰中,它們幾乎沒有任何機會發揮作用。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解放軍的東風飛彈部隊可以在短時間内對台軍的機場和機庫實施精準打擊,而F-16戰機的起飛速度,根本無法與飛彈的攻擊速度相提并論。一旦實戰爆發,台軍的戰機根本沒有機會升空,便會被摧毀在停機坪上。台軍通過光電吊艙瞄準殲15的場景,也許隻會出現在軍演中,而不是實戰中。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在高科技武器和現代作戰系統的支援下,解放軍在空中作戰中的優勢顯而易見。殲20隐形戰機的出動,更是徹底壓制了台軍的空防能力。台軍現有的雷達系統依賴美國的技術支援,但無論是遠端預警雷達,還是戰術級别的地面雷達系統,對于隐形戰機的探測能力都非常有限。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殲20憑借高度的隐身性能,幾乎能夠在台軍的雷達網下“無形穿透”,而台軍對此卻無能為力。對于殲20這樣的先進戰機,台軍的雷達網絡形同虛設,無法捕捉其動向,也無法及時發出預警。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而且,台軍防空體系的緻命弱點不僅在于對隐形戰機的探測能力不足,還在于它未能有效覆寫台島的東部與偏遠區域,造成了防空盲區。這些盲區為解放軍的戰機提供了極大的機動空間,使得它們能夠輕松穿越台軍的防線,進行打擊行動。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而且,殲20的“穿透式打擊”,不僅能夠有效突破台軍的防空系統,還能夠協同其他作戰機關,進行多波次的精确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台軍的戰鬥機即便僥幸升空,也很難在空戰中占據上風。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台軍F-16V雖然是其現有的最先進戰機,但在技術上早已全面落後于解放軍的隐形戰機。F-16V作為一款正常戰鬥機,不具備隐身能力,面對殲20這樣的五代戰機,根本無力應對。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殲20在空戰中能夠通過其隐身優勢,率先發現并攻擊F-16V,利用PL-15遠端空空飛彈,進行超視距打擊。而F-16V由于缺乏足夠的探測距離,根本無法對殲20形成有效反制。即使台軍的F-16V在飛彈襲擊中成功升空,它們面對的将是解放軍嚴密的多層次火力打擊網。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更何況,解放軍在台海地區部署了大量的防空飛彈系統,紅旗-9、S-400等中遠端防空飛彈能夠對進入攻擊範圍内的台軍戰機構成極大的威脅。這意味着,即便台軍戰機僥幸躲過了飛彈的襲擊,它們也會在進入戰區後,遭到解放軍防空飛彈的鎖定和打擊。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此外,解放軍的預警機如空警500等,可以為戰鬥機提供空中态勢感覺支援,進一步增強解放軍的空戰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台軍戰機不僅面臨着飛彈的威脅,還要面對解放軍戰鬥機和防空系統的聯合火力。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台軍空防體系的種種不足,使得其在面對解放軍現代化作戰力量時,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光電吊艙雖能在演習中暫時充當觀察工具,但實戰中的情形将更加殘酷。

解放軍的戰機将在無預警的狀态下,迅速突破台軍的防線,摧毀其重要軍事目标。即使台軍使用無人機等新式裝備,也無法在這種力量懸殊的對抗中獲得實質性優勢。台軍面對的,是一支已經在技術、戰術和裝備上全面超越它的對手。

台軍F16用光電吊艙瞄準殲15,電子裝置遭壓制,實戰中早已被殲滅

實戰中,台軍的光電吊艙将如同紙上談兵一般,在解放軍的多重打擊下毫無用武之地。

而台海地區的軍事對抗,終究将以解放軍的技術優勢和戰術協同取得勝利,而台軍所謂的防禦裝備,不過是自我安慰的一劑“強心針”罷了。

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資料

《國防部令F-16V升空警戒、雄風飛彈部署! 喊「未提升戰備」》——中時新聞網2024/10/1410:57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