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更新,莫迪驅逐加拿大外交官後,特魯多表态:印度犯了大錯。莫迪為何驅逐加拿大外交官,此舉引發了怎樣的後果?特魯多關于“印度犯了大錯”的表态,又反映出了加拿大怎樣的立場?
10月14日,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印度政府已要求包括駐加拿大臨時代辦在内的6名加拿大外交官于19日23時59分前撤離印度,并決定從加拿大撤回進階專員等6名外交官。印度外交部表示,對加拿大政府確定印度外交官安全的承諾失去信心,是以決定采取上述行動。
同時,印度還宣布保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以回應加拿大政府針對印度外交官的“捏造指控”。事實上,印度媒體口中所謂的“捏造指控”,指的是加拿大方面曾指控印度駐加拿大進階專員和其他外交官,是錫克教分離主義者遇刺案調查的“嫌疑人員”。
去年6月,加拿大籍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在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省遭槍殺,而尼賈爾因主張印度部分地區獨立被印度政府列為“恐怖分子”。加方指認印度政府卷入謀殺,但印方一直予以否認。兩國是以互相指責,并驅逐對方外交官,印度還對加拿大公民實施了簽證禁令。
自此,印度與加拿大的沖突算是徹底地公開化了,而這次莫迪公開驅逐加拿大外交官,無疑是将兩國關系推向了“斷交”邊緣。而就在印度方面采取行動後,加拿大外交部也于14日當天發表聲明,宣布考慮到加拿大人的公共安全問題,加拿大決定以涉嫌暴力犯罪活動為由,驅逐6名印度外交官。
除此之外,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更是在14日的講話中猛烈抨擊莫迪政府,認為印度在加拿大領土上支援針對加拿大人的犯罪活動,是犯下了“根本性錯誤”。特魯多特别強調,無論是謀殺、勒索還是其他暴力行為,都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對此,印度外交部則極力否認印度駐加拿大外交官參與該謀殺案的指控,稱其為“荒謬的誣陷”,是加拿大政府為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不過,在雙方關系緊張的同時,加拿大外交部長喬利則表示,加拿大無意是以事與印度發生外交沖突。喬利的言外之意,就是強調加拿大此舉并非出于“政治目的”。然而,這句話有多少可信度,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雖然印加關系緊張,但兩國之間此前的貿易往來并未受到太大影響。據悉,加拿大對印度在2020年至2023年的累計投資總額達3.1億美元,且多家大型印度企業在加拿大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加拿大還是印度前十大彙款來源國之一。是以,盡管兩國存在政治摩擦,但對貿易的實際影響微乎其微。
可以說,國與國之間最直接的利害關系,要麼是經濟,要麼是政治。既然不是為了經濟利益,那麼印度與加拿大的沖突,多多少少與政治脫不開關系。當然,政治也分很多種,加拿大與印度之間的沖突顯然不是在國際政治舞台,而是在國内政治上。其實不難猜測,這很大程度上,還是錫克教徒與莫迪所在的印度教之間的鬥争。
一方面,印度旁遮普邦作為錫克教的大學營,在印度内部一直有着獨立傾向。另一方面,加拿大是除了印度本土之外錫克教徒最多的地方,甚至特魯多的内閣中有多名部長級高官都是印度移民的錫克教徒。可以預料,随着加拿大與印度的沖突再一次更新,印度國内的錫克教獨立勢力也很可能乘勢而起,繼續對莫迪政府發起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