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堅持目标導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作者:易方達基金
金融是“國之大者”,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二十屆三中全會針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問題,再次強調,要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
作為資本市場上重要的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居民财富管理者,公募基金要圍繞“五篇大文章”找準發力點,不斷提升價值發現和引領能力,持續完善專業适配的産品和服務體系,切實增強服務能力,滿足實體經濟和人民群衆多層次多樣化金融服務需求。
一、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促進發展新質生産力、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
資本市場具有分擔創新風險、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優化資源配置等重要功能。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囊括了七成國内500強企業,是中國優秀企業群體的代表,是經濟的基本盤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與此同時,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産力的機制作用日益發揮。2023年在科創闆、創業闆、北交所首發上市的科創企業共254家,實作融資2809.28億元,分别占全市場的81.15%、78.79%,科技型企業已成為新上市企業的主力。上市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過去五年,上市公司累計研發投入5.8萬億元,研發投入已占全國企業研發支出的一半,作為創新領跑者,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持續提升。
公募基金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應發揮引領社會資金向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綠色低碳發展等領域集聚的功能作用,壯大耐心資本,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
一是持續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緊跟時代步伐、把握長期大勢,切實增強宏觀思維、戰略意識、變革意識,持續優化疊代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的投研方法體系。加強對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的研究廣度和深度,增強對國家戰略關鍵領域、核心新興産業發展趨勢等的前瞻認知,不斷提高估值定價能力,更好發揮價值發現和市場引領作用。
二是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強化“平台型、團隊制、一體化、多政策”投研體系。着力加強大類資産配置能力建設,豐富可投資産類别和投資組合,提高資産配置的科學性、體系性。推進投資政策的多樣化,增強逆周期布局的能力,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加強投研人才儲備和專業化人才梯隊建設機制,形成清晰穩定、可傳承的投資風格。持續完善投研一體化平台,提升投研體系和流程的數智化水準,提高專業化分工協作能效。
三是積極踐行責任投資,布局綠色産品,推動綠色發展。積極研究搭建符合中國國情的ESG評價和責任投資體系。進一步将環境、社會、治理因素融入投研管理和決策流程各個環節,開釋出局符合綠色及可持續發展方向的投資産品。推動完善綠色資訊披露和綠色投資标準規範。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發揮專業買方限制引導作用,促進上市公司提高發展品質和投資價值。
二、堅持投資者回報導向,健全多樣化、适配型的産品和服務體系,做好普惠性的社會财富管理者。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證監會提出要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大力推動上市公司品質提升,引導上市公司牢固樹立回報股東意識,進一步加大分紅、回購力度,着力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努力讓廣大投資者有回報、有獲得感。資料顯示,截至8月末,滬深兩市已有超1000家公司推出中長期分紅方案。今年1-8月,滬深兩市已有663家次公告中期分紅,同比增長近三倍;預計分紅5337億元,同比增長超一倍,占同期淨利潤的比重由去年的7%提升至今年的18.5%,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意識日益增強。今年1-8月,A股約1900家上市公司實際實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超過1300億元。回購顯示出相關公司對自身穩健經營和長期發展的信心,以及對行業發展前景的看好。
截至2024年8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30.9萬億元,服務超7.5億名個人投資者,2004-2023年主動股票方向基金業績指數年化增長率為11.8%,自1998年以來各類公募基金累計分紅達4.8萬億元。公募基金踐行普惠金融,應以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為導向,助力居民分享經濟增長紅利,拓寬居民财産性收入管道。
一是持續優化财富管了解決方案服務模式。豐富基金産品類型,創設更多滿足老百姓需求的産品,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财富管理需求特别是權益投資需求。以類别齊全、政策豐富、風格清晰、覆寫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多樣化産品譜系為基礎,切實提升資産配置能力,為各類投資者提供适配其投資目标、資金期限、風險承受能力的财富管了解決方案。
二是大力發展基金投顧業務。加快建設多層次、專業化的顧問人員隊伍,做深做細顧問服務,針對不同類型客戶需求,打造專業适配的資金規劃、資産配置、養老規劃、賬戶診斷等全方位服務體系。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陪伴服務,幫助投資者增進投資認知、優化投資行為,切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和滿意度。
三、深耕養老金融,持續提升中長期資金服務能力。
公募基金行業還需持續提升養老金投資管理和服務能力,在滿足居民養老金融需求、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上發揮更大作用。
一是持續做好居民養老金融服務。在已有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風險偏好的養老目标基金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布局滿足退休後居民養老需求的産品,創新養老基金分紅方式。推進開展多形式、多管道的養老投教宣傳,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養老規劃和投資理念。積極探索基金投顧服務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有效途徑和機制安排,助力投資者實作養老規劃目标。
二是着力提高服務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能力。圍繞社保、年金、保險等中長期資金的多層次投資需求,豐富工具型産品供給,加強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堅持長期導向,提高對波動和回撤的應對管控能力,增強投資風格穩定性和投資回報可持續性。進一步做好精細化管理和服務,共同培育“長錢長投”的市場生态。
四、加快推進數智化轉型,拓展數字金融場景應用,提升服務效率和安全性、可靠性。
目前,以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資訊技術正加速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
一是加強安全能力建設,提升自研能力與重要資訊系統的自主可控水準。建立健全與金融科技應用水準相适應的資訊科技治理架構機制。穩步推進信創改造,加強技術自主可控。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加強資料資産的開發應用,實作資料的精細化管理及價值挖掘。
二是推進數智化轉型,賦能提升專業核心能力、優化服務效能。搭建覆寫投研、市場、營運、管理的一體化系統平台,打造企業級人工智能應用生态,探索推進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等先進技術與資管業務的深度融合,賦能投資研究、營銷客服、基金營運、合規風控和智慧辦公等各類業務場景。加強與科技領域的前沿合作,共建金融科技生态,為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展望未來,國内經濟長期向好、前景光明,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持續推進,上市公司品質和回報投資者能力不斷提升。近日,國新辦舉辦新聞釋出會介紹金融支援經濟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宣布将堅持支援性的貨币政策,包括創設新的貨币政策工具支援股票市場穩定發展;突出增強資本市場内在穩定性,樹立回報投資者的鮮明導向,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和投資價值;着眼“長錢更多、長錢更長、回報更優”目标,推動建構“長錢長投”政策體系;深化并購重組市場改革,助力産業整合和提質增效等。上述政策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和增強經濟回穩向好态勢、提振市場信心。易方達基金将不斷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繼續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實加強核心能力建設、積極發揮功能作用,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服務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服務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努力以自身高品質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編輯:王媛媛
聲明:新華财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資訊平台。任何情況下,本平台所釋出的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