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享受“單側雙車道”,電雞這是“争寵”上位了?

近日,不少市民發現,芳村大道西滘口路段,總是亂竄的電雞,井然有序地在單側“雙向通行”。

重要的是,這不是突然增加一條通行路,而是減少了一條機動車道,3車道變成2車道。

途徑的司機可能會一臉懵,這是合規地為“電雞”讓了一條路。

其實,龐大的電雞隊伍,霸占機動車道,搶出“王者路權”,早已司空見慣。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圖源:社群

如今,電雞合規地擁有“單側雙向車道”,變得老實,交通秩序是好了點。

隻是對“被搶車道”對汽車而言,可能沒那麼友好了。

電雞和汽車“争路權”,何時休?

1

先來看看,電雞是如何享受豪華“單向雙車道”的。

芳村大道西(廣佛路至雙橋路)段,是荔灣芳村通往珠江大橋的銜接段,西連佛山交界,東接廣州主城,連接配接繁忙的廣佛通勤。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據統計,這裡每天都有數萬機動車、電雞經該路段往返珠江大橋,早高峰期間交通擁堵是常事。

尤其是電雞,經常橫沖直撞,西往東進城方向跟汽車搶車道,由東往西出城方向就逆行占道。

這讓路況更塞不說,還存在交通安全問題。

為電雞再拓寬道路,目前不現實,無奈之下,近日,廣州交警“改路”,專門讓出“單側雙向通行”非機動車道。

據了解,芳村大道西東往西出城方向,通過減少一條機動車道,為“單側雙向通行”非機動車道挪出空間。

此外,從滘口客運站直接銜接珠江大橋慢行通道出入口,減少汽車和電雞混行沖突。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滘口客運站至雙橋路)改造前後對比 圖源:廣州交通

從改造前後對比來看,電雞确實不與汽車混行,緩解堵點,交通秩序好了許多。

但3車道被“砍成”2車道,這對機動車可能不太友好了。

作為廣佛交接地,芳村本就承擔了本身容量之外的車流量,堵車是常事。

若再分走一條車道,電雞是“潇灑”了,汽車估計也“有苦難言”:

雖不用擔心混行剮蹭,但塞車是否能緩解呢?

區仔從百度路況發現,今天下班高峰期時,芳村大道、廣佛路、雙橋路,依舊出現堵車。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芳村大道西下班高峰期實時路況 圖源:百度地圖

效果還在繼續觀察中,若是理想的話,交警部門還準備在全市因地制宜推廣應用。

若真的推廣,那就意味着,電雞開始“名正言順”地與機動車争奪路權?

為電雞“借道”,還隻是其中一種嘗試。

近期,為了緩解電雞造成堵點,廣州交警還優化提升了交叉口慢行系統。

具體是逐漸完善路口非機動車過街通道,減少機非混行,改善通行秩序。

比如,芳村大道西、廣州大道廣園東路口、三元裡大道廣園西路口等點位已開始執行。

這也意味着,廣州開始從交通道路優化着手,去緩解電雞與汽車的“沖突”。

2

電雞要與機動車争奪“路權”,一個關鍵原因在于:

電雞數量暴漲與目前道路容量不比對。

本來汽車數量也在漲,突然跑出這麼多“不速之客”,現有道路容量要面臨不小的挑戰。

一方面,近幾年電雞數量猛漲,廣州成“電雞之城”。

“揸電雞,是廣州年輕人的唯一出路”,這網絡熱梗,不單單是一句玩笑話。

今年8月廣州釋出的《2023廣州市交通發展年度報告》,就很好地證明了啥叫廣州“遍地電雞”。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據統計,2023年廣州電動自行車日均出行量685萬人次,同比增長14%,比2019年暴漲72%。

再加上,廣州日均出行總量4653萬人次,每天有685萬人騎“電雞”出行,是正常公交2.4倍。

重要的是,在去年廣州中心城區,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出行占比高達54%,全市第一。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市中心人群聚集,再加上電雞便捷性,讓很多人不選公交、地鐵,反而喜歡以電雞作為“代步工具”。

據統計,廣州軌道交通和公交出行占比比2019年反而少了13%,與電雞的分流密切相關。

另一方面 ,廣州需重新完善道路,以比對電雞出行需求。

目前交通道路現狀,存在亂占道的複合性交通問題。

比如,沒有路權的電雞,就容易忽視交通規則,沖上機動車和人行道;人行道又停滿共享單車和電雞;機動車又違停占用非機動車道。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電雞沒有足夠的合理“路權”。

要知道,廣州早前的道路規劃,幾乎沒有把電雞考慮在内,2007年廣州還“禁摩”。

而且,如今重新規劃非機動車道也是困難重重。

比如,現有道路資源有限,尤其是廣州市中心,高密度住宅區與低密度道路布局,導緻道路狹窄。

再者,市區内的河道衆多,過江橋梁和隧道并未為非機動車道預留白間。

如今冒出這麼多“電雞”,現有交通道路運轉,着實面對不小的壓力。

且不論電雞數量暴漲,汽車數量也是在不斷增長,廣州交通也存在不少交通擁堵點。

截至 2023 年底,廣州機動車達384.1 萬輛,同比漲 29.1 萬輛。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如今電雞來“添堵”,重新完善道路規劃,比如擴建、重建等,緩解交通壓力,勢在必行。

曾難堪電雞重負的金沙洲大橋,就已開始行動了,直接建立一條“電雞”專用道。

9月東岸建立的非機動車上橋坡道完工通車,直連金沙洲大橋主橋非機動車道,電雞不用冒險與機動車搶道。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圖源:廣州廣播電視台

其他城市面對電雞難題,也是有專門開設專門的通道。

比如廣西南甯,霸氣地給電雞開了一條專用隧道,這格局難學。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圖源:網絡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電雞猛增帶來這麼棘手的問題,那禁止不就好了?

調皮了,“一刀切”問題可能更大。

電雞的存在,争議不斷:

因其出行便利、成本低、更經濟實惠,力挺電雞的人大有人在。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但因其不守交通規則、造成交通擁堵或事故、随意改裝造成安全隐患等問題,也被大多數人吐槽。

說個恐怖故事:電雞開始争“路權”了…

既要保障市民便捷出行,又要維護交通秩序和安全,是一個複雜而緊迫的課題。

不能禁止,那就加強管理,使其合法規範,緩解交通難題,是首要解決辦法。

廣州也一直在努力。

除了優化道路管理,廣州還拟對“電雞”的立法管理;上牌環節上強度,稽核可能要一周;明确充電收費标準等。

對于電雞整治,你們又有什麼高招,評論區聊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