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一個女人意味着什麼?其實很可能是每個人窮盡一生而追求的自我。至少,在英國王後卡米拉身上,我們看出了一個家庭寵女兒的重要性。
是的,有愛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女人與生俱來的自信,可惜戴安娜沒有,從小被母親抛下,被父親視為多餘的人,成為弟弟的“保姆”,最後在缺愛婚姻中迷茫一生。
卡米拉卻不一樣,她的人生經曆寫滿了愛與寵,寫滿了以自我為尊的信号。她在初遇查爾斯的時候便說:“我的曾外祖母曾是你曾祖父的情婦,你覺得怎麼樣?”
當時查爾斯是懵的,但也是震撼的,他覺得這個姑娘有趣,大膽而且真實。
可他不知道的是,卡米拉從小就是如此,她曾在國小的時候便對同學們說:
“我的曾外祖母曾是愛德華七世的情婦,我崇拜她!”
這意味着什麼?卡米拉從來不将當人家的情夫為醜,相反,找一個地位高又有錢的情夫是一種榮耀。而傳達這種思想給她的,正是她的原生家庭。
在卡米拉家,父親是一位二戰老兵,退役時為少校軍銜。但他的童年并不幸福,母親被父親抛棄,他是跟着祖父祖母長大的。
在二戰中,卡米拉的父親布魯斯因為軍功而得過兩次十字勳章,也就是說他本身尚武,且非常好鬥、勇猛。卡米拉“假小子”式的個性有一半是他的功勞。
卡米拉出生後,布魯斯便一直教女兒:你是對的,你隻管去做就好,有什麼事有我在。這種愛女兒的女兒奴形象與戴安娜的父親簡直就是鮮明對比。
而卡米拉會讨好男性的高情商又來自哪裡?恐怕就得提到她的母親羅薩琳德女士了。她出身貴族之家,父親是男爵,而愛麗絲正好是她的外婆。
羅薩琳德的母親告訴她:
“你的外祖母不僅有快樂的天賦,而且她善于讓别人快樂,她就像一棵聖誕樹,上面裝滿了送給每個人的禮物。”
卡米拉出生後,羅薩琳德便以此為榮,反複教導女兒交往的技能。
看看她五歲的樣子,被母親帶着出席别人婚禮的花童,大大的眼睛,自信而堅定,牽着另一個小姑娘的手,臉上寫滿了機靈勁。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卡米拉成了家中活潑、天朗且又特别放得開的女孩。
16歲被送到瑞士讀書,半年便轉去了法國,原因是她不喜歡瑞士。
18歲,布魯斯為卡米拉舉辦了非常盛大的成人舞會,并将她以名媛的身份介紹給了一位銀行家的繼承人。
參加過卡米拉舞會的人說過:雖然那時卡米拉才18歲,但她一點也不害羞,相反還會說非常有趣的話,她不美,卻有别人的魅力。
事實上,卡米拉就是被父母寵壞的孩子,上班可以和老闆支架子,卧室如同豬窩,學了園藝又學釣魚,學了畫畫又學其他的,總之,她隻對新鮮的事感興趣。
布魯斯教會女兒騎馬,教她與男人打交道,這是戴安娜無論如何都無法體會的事情。也正是這樣的卡米拉,讓查爾斯完全失去抵抗的能力。
最有意思的是,哪怕女兒已經一把年紀,布魯斯依舊站在女兒身後:就是查爾斯勾引了我的女兒,這件事本身就是戴安娜錯了,她影響了我女兒的愛情……
你看,卡米拉生活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中,怎麼可能不自信,又如何能不步步為營呢?有風雨的時候,她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想如何支撐,自然有人為她遮風擋雨。
“丹碧絲”事件之後,布魯斯站出來要求查爾斯離開自己的女兒,面對輿論稱是王儲誘惑了卡米拉。
而有趣的是,卡米拉的妹妹、弟弟也支援她,認為這件事不是她的錯。
突然就想到了戴安娜,當她在婚姻中被傷害了15年之後,當她被女王強迫離婚之後,沒有養過她,沒有管過她的母親卻罵她:像個妓~女。
人家父親為了女兒去找王子對質,她家母親卻為了權勢獻媚,結果就不用比了吧?卡米拉的原生家庭對她太重要了,她人生的幸福100%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
隻可惜,戴安娜不懂,而威廉與哈裡也很難懂,是以直到今天,他們的生活都過得很糟糕。
相反,卡米拉卻成了王後,強行洗白人設,還騎到了戴安娜孩子的頭上作威作福,這是多大的反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