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前三季度的資料顯示,貸款保持穩定增長,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助于支援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目前金融總量總體平穩,社會融資規模存量首次突破400萬億元,支援實體經濟有力有效。不過,金融管理部門正逐漸淡化對金融總量名額的關注,金融總量增長正處于“減速提質”階段。
原标題:【新華解讀】金融支援加大力度 增量政策“組合拳”持續顯效——解讀前三季度金融資料
大陸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突破400萬億元、廣義貨币(M2)穩中有升、貸款利率保持曆史低位……中國人民銀行10月14日釋出了前三季度的金融資料。新釋出的金融資料有何亮點?信貸資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領域?金融政策“組合拳”效果如何?
中國人民銀行當日釋出的金融統計資料顯示,9月末,大陸人民币貸款餘額253.61萬億元,同比增長8.1%;M2餘額同比增長6.8%,增速較上月有所回升;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02.19萬億元,同比增長8%。
“前三季度的資料顯示,貸款保持穩定增長,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助于支援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目前金融總量總體平穩,社會融資規模存量首次突破400萬億元,支援實體經濟有力有效。不過,金融管理部門正逐漸淡化對金融總量名額的關注,金融總量增長正處于“減速提質”階段。
分結構來看,今年以來,企業貸款特别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較多,這為穩投資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援。
資料顯示,前三季度企(事)業機關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是貸款增加的主力軍。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9.66萬億元,占比超七成。
具體來看,信貸資金流向了哪裡?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9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13.88萬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2%;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4.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5%;普惠小微貸款餘額32.9萬億元,同比增長14.5%。這些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近年來,大陸經濟結構轉型更新,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新動能加快形成,信貸結構也相應調整。多項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圍繞實體經濟發力,引導越來越多信貸資源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此外,大陸利率水準保持穩中有降态勢,有助于企業和居民降低融資成本,減少利息負擔。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9月份,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為3.32%,比上月低約2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低約78個基點;新發放企業貸款權重平均利率約為3.63%,比上年同期低約21個基點,均處于曆史低位。
今年以來,大陸經濟運作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社會預期偏弱,短期内有效融資需求不足。對此,金融管理部門加大政策力度,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注重提振信心。
9月下旬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快速落地了一攬子增量政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創設支援股票市場穩定發展的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
“随着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持續落地,社會有效需求将逐漸恢複。”溫彬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的政策“組合拳”超預期、強有力,抓住了房地産、資本市場兩個關鍵點。
目前,各主要商業銀行已釋出批量調整存量房貸利率的相關公告,明确了具體操作事宜,推動此次調整安排穩妥落地,也讓借款人心裡更有底。
近期,前期政策效果逐漸顯現,房地産市場已出現積極變化:多地樓市人氣開始回暖,成交活躍度提升;居民提前償還房貸的現象有所減少,房地産市場預期有所改善。
一家國有大行深圳市分行的從業人員透露,9月25日以來,該行個人按揭提前還貸日均申請量較9月上中旬日均水準下降六成。
中國人民銀行此前公布的下半年各項重點工作明确提出,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币政策,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把着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也曾表示,将引導金融機構科學評估風險,限制對産能過剩行業的融資供給,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合理的消費融資需求。同時,要發揮政策合力,推動供需比對。
“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明确部署,彰顯黨中央全力提振經濟的信心決心。
記者了解到,下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将進一步實施好穩健的貨币政策,密切觀察前期政策效果,加快推動政策生效。貨币政策還有充足空間和儲備,将繼續做好逆周期調節。
董希淼表示,在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的大背景下,未來提振内需,尤其是在擴大消費需求方面,貨币政策也會和其他宏觀政策共同發力,為激活經濟内生動力和活力營造适宜的貨币金融環境。
本文來源:新華财經
記者:吳雨、任軍
微信編輯:劉思樂
《風險預警·金融版》簡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區域企業發展大局,需要對金融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科學應對,防範于未然。由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出品的《風險預警·金融版》在政府權威部門指導下,依托先進的大資料輿情監測系統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對金融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别的風險輿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分析研判,為金融監管部門、要素市場、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提供權威、專業、實用、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與應對建議。1.8萬/年,每周一期,每周五釋出。
最新報告:
【2024年10月第1期】總第146期:普華永道遭重罰,審計行業敲警鐘
【2024年9月第4期】總第145期:監管重拳出擊私募違規亂象
【2024年9月第3期】總第144期:降薪、減員、裁撤,券商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