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熱播的一部影視劇中,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演員,用了近2分多鐘的時間,去吃一根細面條給震驚到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娛樂圈裡處處流行着“假”元素,為了不影響身材假吃,為了保持幼态磨皮假面,為了逢迎需求打造虛假劇情等等,假風泛濫的背後,是觀衆們的痛心疾首。
假吃
為何會出現假吃現象呢?首先是,一些演員為了保持身材或形象,選擇避免在拍攝過程中攝入高熱量的食物,進而采用了假吃的方式。
其次是,部分演員缺乏敬業精神,不願意為了角色而付出真實的努力,是以,他們就選擇了通過表演技巧來蒙蔽于觀衆。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因為,在拍攝的過程中,一些演員可能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不得已選擇了通過假吃,來縮短拍攝的時間。
除了以上的三點原因以外,有人會說了,如果演員們都真吃,那他們不都胖成球了嗎?可這樣回答的人,是否想到了以前的那些老藝術家呢?
在那個還單純地崇尚于真善美的年代,那些老藝術家們為何能做到真假分明呢?因為,他們的職業操守,根本就接受不了這麼虛假的形式。
何為職業操守?是底線與原則,那時候的老演員為何被稱為藝術家?這就是答案,當然,除了這些一直堅守着操守的老藝術家們以外,還有一些真正的好演員,他們也一直堅守着自己的底線。
在這些優秀的演員身上,既沒有偶像的包袱,也沒有個人的得失,他們将畢生志向都投給藝術這個行業。
這些優秀的演員以角色為本,一生都在藝術的領域裡孜孜以求,為了将角色演繹得活靈活現,他們往往忘記了自身。
而他們的靈感,則全部來自于真實的體驗與廢寝忘食的鑽研,他們不會犯低級的錯誤,更不會人雲亦雲,失去了自己的判斷。
弄虛作假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侮辱,可好風氣就像是清流,不知何時竟被浮誇的虛假之風給取代了,假吃、假哭、假景、假台詞,沒有最假,隻有更假。
假風下,真情實感變成了稀缺資源,而假大空竟然成了時尚與風氣,流量明星憑借着資本的包裝與運作,他們把觀衆們的愛護與包容,當作是無底線的試探。
于是,就出現了初一與十五,你假吃包子,我就假吃菜,你假開車,我就假騎馬,你假哭我就假笑,發乎于情被粗制濫造所取代,劣币驅逐良币成為了大勢所趨。
假臉
除了假吃、假喝蔓延以外,假面也是愈演愈烈,好端端的一部年代劇,硬是被過度的濾鏡與磨皮,給整了個四不像。
中年女演員的褶子,仿佛成了不能見光的恐怖東西,最後,面部被修得慘白慘白,而皮膚則被扽的是波瀾不起,遠遠望過去58的變18,而18的則成了幼童。
中年女演員磨下皮也就罷了,那些二十多歲的小年輕也跟風,一部劇一幀幀修下來,累死了師傅,也花光了劇組的經費。
說到經費,不得不說一下花在演員們身上的花銷了,如今,高成本大制作的影視劇,其中大部分的投入,竟然不是劇本、場地與道具,而是演員們的片酬。
那動辄上百上千萬的人力成本,讓大多數導演都頭疼不已,衆所周知,一部影視劇的上映,離不開衆多部門的通力合作。
可有限的資金,通常會限制上線的發揮,假如它是一塊蛋糕,如果人力的成本,占據了最大的份額,那其他的部分就一定會被縮減。
其結果,必定會出現粗制濫造與濫竽充數,這就是近些年來經典越來越少的原因,可這些拿着巨額報酬的所謂演員們,為了自身的光鮮亮麗,竟然在臉上造起了假。
臉假也就罷了,牙齒也是假的,大白牙比比皆是,現代劇還好,那些年代劇與戰争劇,真正是慘不忍睹,一張口那慘生生的大白牙,太有違和感了。
假劇情
除了演員們假風泛濫以外,假的劇情也讓人無法直視,都市情感劇裡,炸裂三觀的劇情根本不忍目睹,拜金女、惡婆婆、沒有底線的父母,完全是為了制造沖突而引起沖突。
懸疑劇不像懸疑劇,戰争劇不像戰争劇,什麼劇都要插入無關緊要的愛情片段,無病呻吟之聲彌漫着整個熒屏,想要打發時間,可打開一個無腦片,換上一個又是神劇。
無疑,我們現在的物質生活是極大地豐厚了,可精神上的貧瘠卻越來越大,什麼原因造成了當下的局面?
造成這種風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對完美形象的過度追求,缺乏職業素養、以及沒有底線、無腦的追捧與一切向錢看、單純逐利等等。
當然,除了假吃之外,娛樂圈裡還存在着其他各式各樣的弄虛作假,比如使用 “假屁股”、“假肌肉”等道具來僞造身材。
或者是,使用替身來完成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或場景,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觀衆對演員的信任,也破壞了整個娛樂圈的生态環境。
個人作為,作為演員應該用心演繹每一個角色和細節,尊重于觀衆的感受和期待,同時,觀衆也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與理性的态度,不要被虛假的現象所蒙蔽。
最後,我們呼籲演員們回歸于真實和本真,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去赢得觀衆的認可和支,同時,觀衆們也通過提升自身的審美水準和鑒賞能力,減少對于虛假行為的容忍和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