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10月12日9時,在賀蘭山東麓鎮北堡攔洪庫,挖溝拉土、澆築水泥、運送土方,幾百台此起彼伏的機械轟鳴聲,攪熱了山下清冷的空氣。甯夏水利水電工程局有限公司技術經理侯立平戴上安全帽,裹了裹加棉外套,登上西大堤。“這是銀川市唯一一座中型水庫,繞一圈12公裡,總庫容1657萬立方米,我們正在全力以赴建設,建成大家期待的樣子。”侯立平告訴記者,目前工程全面開工,進入施工關鍵階段。
據了解,鎮北堡攔洪庫始建于1991年,并在1996年進行了擴建。然而,由于曆史條件限制,該庫的建設标準偏低,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加之多年運作導緻的淤積問題,嚴重擠占了興利庫容,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為解決這些問題,2024年7月,自治區水利廳啟動了攔洪庫的改造工程。
該改造工程總投資1.13億元,旨在提高水庫的洪水防禦能力,增加興利庫容。建設内容主要包括壩體加高培厚、壩坡砌護、建築改造、壩頂硬化等,并配套庫區界樁、圍欄及壩頂欄杆、壩體安全監測資訊化裝置等。“堤加高3米,底泥挖1到2米,建成後無論是庫底還是壩面都是平平整整的。這是加的防浪牆,後面是洩洪溝,當庫容到警戒水位時,可以排水進西幹渠。”侯立平說,遇到洪水時,導洪溝将大口子、小口子、黃旗溝口、大水箕、小水箕、鎮木關、拜寺口、韭菜溝等8條山洪溝道的洪水引導至攔洪庫。它又身兼灌溉、生态等數職——為西幹渠下遊暖泉農場及金山鄉5.25萬畝灌區及5.35萬畝葡萄長廊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同時,在滿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該項目還将綜合利用雨洪資源,解決周邊3.2萬畝葡萄長廊的應急供水問題,并改善庫區周邊的生态環境。
攔洪庫“隔壁”4.43公裡的西幹渠是賀蘭山東麓防洪體系另一道堅固防線。“一入工地沒有家”夏秋灌一結束,甯夏水發集團鹽環定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張振濤紮入西幹渠砌護改造施工地,推進工作。“我們施工期隻有50天,但由于前期連續降雨天氣影響,施工進度緩慢,實際有效工期為34天,時間緊、任務重。為了保證10月24日管道能正常輸水冬灌,國慶節期間全員無休,堅持在一線崗位。”張振濤告訴記者,目前工地增加了155名施勞工員、分11組,大家都卯足幹勁,每天工作時間到22時至零時,特殊施工段落實施兩班倒,高質高量推進剩餘工程建設。
在這項“急行軍”式的水利工程建設中,每一股力量的配合都至關重要。西幹渠管理處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多次深入工程建設現場,與項目參建各方共同研究解決工程推進存在的困難,并通過排程上下遊退水閘及鬥口,協調管道周邊各用水機關、農戶等措施,及時解決工程施工排水、防雨度汛及提供臨時道路等問題,消除了施工阻礙。
甯夏水利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賀蘭山東麓防洪治理工程73個施工标段均已開工,共計41個标段完成主體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2.18億元,投資完成率80.66%。銀川治理區推進項目建設最快,投資完成率96%。
來源: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