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雁”帶頭各得其法,南東探索黨建引領社群綜合治理精準施策新路徑

10月16日上午,南京東路街道“零距離家園”治理學院開展“黨建引領社群綜合治理”互動工作坊活動,以居民區書記、居委會主任以及“兩企三新”黨群工作者為主的強雁班學員們和特邀嘉賓共坐一堂,聚焦不同類型的居民小區的治理難題,探索黨建引領社群綜合治理新路徑。

“強雁”帶頭各得其法,南東探索黨建引領社群綜合治理精準施策新路徑
“強雁”帶頭各得其法,南東探索黨建引領社群綜合治理精準施策新路徑

近年來,南京東路街道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方面不斷探索,通過整合社群資源、提升多元主體參與度、強化社群服務功能等措施,有效推進“零距離家園”工程及“15分鐘社群生活圈”打造。2024年,街道根據轄區特點,在街區層面形成“一圈三格”的治理格局,在街區以内形成“一格三域”的動員體系,并且更新“零距離家園”治理學院,聚焦相關工作要求,對機關公務員、社群工作者、“兩企三新”黨群工作者、骨幹志願者等開展系統教育訓練,為提升社群治理水準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強雁”帶頭各得其法,南東探索黨建引領社群綜合治理精準施策新路徑

分組讨論是本次工作坊的亮點之一。南京東路街道轄區内的居民小區主要分為四類,即老舊小區(二級舊裡/新式裡弄)、系統公房/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房、中高檔商品房這四種社群類型。其中,老舊小區及早期商品房數量多,逐漸出現基礎設施日趨老化等問題,原住居民和外來人口之間因生活習慣導緻的沖突也時有發生。學員們分成四組,分别聚焦一種類型小區及其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入探讨。

除此之外,工作坊邀請了來自廈門、長江、福海、順天村、江陰等五個居民區的社群工作者分享了河畔明珠、黃浦大樓、金色家園、順天村、威海路62弄等五個小區的成功治理案例,為學員們運用所學解決更多社群治理難題提供了參考、增加了信心。

“強雁”帶頭各得其法,南東探索黨建引領社群綜合治理精準施策新路徑

廈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慧儀分享的“明珠模式”赢得了全場的掌聲。該模式以黨建為引領,通過“危機杠杆下的基層共治+自治”的方式,成功破解了河畔明珠小區消防系統整改的難題,同時培育出了“小水珠計劃”自治團隊,促進了社群共生力、自生力、新生力的培育,形成了品牌效應,為小區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陳慧儀還向學員們傳授了“明珠模式”四步法:第一步“精準覆寫”,確定治理措施覆寫到社群的每一個角落;第二步“逐層升溫”,吸引居民逐漸參與治理,提高參與度和滿意度;第三步“全力攻堅”,集中解決社群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第四步“協同作戰”,緊密社群内各主體的合作,凝聚形成破解難題的強大合力。

“強雁”帶頭各得其法,南東探索黨建引領社群綜合治理精準施策新路徑

在分組讨論成果展示環節中,各小組代表上台展示了他們的研讨成果。出席活動的嘉賓和街道上司進行了點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南京東路街道辦事處主任萬明民對學員們以開展“四百大走訪”為契機,主動發現問題和需求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肯定,他希望學員們未來在工作中繼續以需求為導向,找準抓手久久為功,在民生改善、環境提升、參與有序等方面湧現更多南東模式,為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強雁”帶頭各得其法,南東探索黨建引領社群綜合治理精準施策新路徑

為了幫助學員們親身體驗社群的多元面貌,迎接治理中的複雜挑戰,互動工作坊還特别設定了“一日社群人”身份互換體驗環節。據了解,在本年度“零距離家園”治理學院“一日社群人”相關課程中,學員們将用一天的時間,深入商家和社群,變身一日店長、社工、居民、白領等角色,親身體驗社群治理的挑戰與多樣性,進一步提升資訊溝通和資源整合能力,促進政府、商家、居民間的合作,共同探索社群治理新路徑,為建構和諧社群環境提供了新思路。

記者 / 宋梅

編輯 / 樊陸佳

圖檔 / 南京東路街道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