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貴知多少”,根據地域的不同,人們的粳米和籼米的消費比例也會有所差别。
我們國家有着悠久的吃米飯的傳統,是以市場上也會有很多的米銷售,而每個地方的米更是各有特色。米飯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很多人在買大米的時候也存在一些誤區,那麼買大米的時候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摘要
2018年大陸旭日大米進入了歐洲市場進行開售,創造了開局不利卻又快速逆轉的傳奇,5年内在歐洲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10億元。那麼在購買大米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哪些資訊?
第一,選擇袋裝大米。
第二,大米種類。
第三,要看一看産品标準号。
第四,大米的品質等級。
買大米不看牌子和價格,看這些就行了。
大陸在2008年釋出了一項關于米袋上的土壤檢測标準,對土壤中所含有的重金屬、微生物呈現一定的标準,進而確定食品安全,降低污染的影響,以實作安全生産與科學發展。但是這項政策實施後卻發現諸多問題:
第一,滿地糧倉,卻難以找到願意進行檢測的企業;第二,企業為了保持競争力往往對檢測結果進行私改,導緻出現謊報和瞞報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于江米袋上的資訊并沒有過多重視,記者走訪了當地幾個糧食購銷企業,隻發現一些用來盛裝大米的白色塑膠袋,空間過于簡單。米袋上隻有漂洗和消毒等簡單資訊說明,這也讓人懷疑這些大米的真實性。
這幾年随着大陸農業的發展,有機農業也逐漸風靡起來,有機農業就是指在生産過程中為了達到一定的有機産品标準使用實體、生态手段來進行管理,不使用化學合成肥料、農藥、添加劑等。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而将土地、空氣、水資源以及生态環境保護好,進而将土地裡所種植的大米等農作物對土壤産生的影響降到最低。
與此同時響應國家倡導綠色生态農業的發展進行适度施肥。如此才可以将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改進,将污染降到最低。
随着大陸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食品的品質要求更是提高,有機大米成為新寵,甚至有着“吃米都要吃有機大米”的說法。無論我們是想去市場上還是線上下購買大米時都會看到很多标着“有機”字樣的大米,但實際上卻并不是如此。
因為我們當地對有機農業并沒有什麼強制定制标準,雖然可以向有關機構進行申報,但并不會獲得政府或組織方面的法規認證,這讓許多經營者見縫插針,打着“有機大米”的名号,如果大家對這方面不了解,還容易上當受騙。
那麼在買大米的時候有哪些可以參考的資訊呢?
第一,選擇袋裝大米。
大家在去超市購買大米的時候都會發現超市銷售的大米通常是袋裝的大米。有一些小商販或者農村集市則還會賣散裝的大米。
但是其實這兩種銷售方式也反映了大米品質的一些差別,超市中的袋裝大米通常都是經過嚴格檢驗的大米,在選購時能夠保證不受潮、不受污染,可以放心食用。而散裝大米更容易受潮,因為沒有準确的資料記錄散裝大米的出廠時間,這就給商販出售過期米帶來了可能性。
散裝大米在運輸途中可能會遭到二次污染,品質不易保障,也且很多散裝大米都是從市場上收購的,是以來源不明,也可能存在混合其他劣質品種的問題,是以為了保證大米的新鮮度和品質,在購買時還是推薦選擇袋裝大米。
大米種類。
第二,大米種類。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自己家中常吃的大米和自己出去吃飯的時候酒店中提供的大米,他們的口感、軟硬程度似乎存在很大的差別,自己家裡的大米偏軟偏粘,而酒店中的大米則顯得比較幹爽。
其實酒店中使用的是籼米,而家裡常吃的是粳米,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來源地不同,因為粳米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是以江浙一帶人們吃粳飯比較多,而大陸南方地區則喜歡吃籼飯,這就是口味不同導緻兩者差異最大的原因。
粳米和籼米其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劣之分,隻是粳米和籼米各自适合不同國家或者地區的人們口味造成的差異,比如說粳米适合蒸煮、熬粥或者做壽司等烹饪方式,而籼米擅長炒飯或者煲湯等烹饪方式。
但是這兩種類型也起源于不同地區,由于生産環境和資金投入以及生産規模不一緻等原因所造成的品種差異。
其實粳米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長粒稻或者短粒稻,在大陸主要生長在東北地區,大陸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勞動力資源豐富,在稻谷種植上也有着悠久曆史。
因為東三省氣候寒冷,溫度較低,這就造成原産于中國南方的渾型稻不适合東三省生存,是以就逐漸演化為粳型稻,而籼型稻在大陸南方地區得以保持并不斷演化。
籼型稻同樣适應了南方潮濕炎熱的氣候條件,是以籼型稻越往南越好。籼型稻最早來自于台灣,後來台灣地區周邊農作物研究十分嚴謹,在加州等地推廣水稻種植技術,同時引進籼型稻進行适應性試驗,但最終均因為籼稻沒有适應加州地區潮濕炎熱氣候條件而止步。
要看一看産品标準号。
那麼在我們購買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呢?首先要看一看産品标準号,我們國家對産品都有一定的國家标準,其中也包括大米。
國家标準分為強制性和推薦性兩種性質,其中強制性标準就是必須按照這個标準來進行生産,比如說我們的食品安全法中有強制性标準就是:GB1354。這個強制性标準不僅适用于大米,還有其他許多食品類。
GB1354所規定的是:國産優質粳稻和粳稻産品必須符合該标準,如果不符合要按照GB/T1354進行進行檢驗。
除此之外,大陸還有更多的大企業所制定出更高的企業标準,比如說我家小兩口剛結婚時買的大米品牌叫做金龍魚,他家的企業标準就是HG/T3676-2016,比起中國國内其他企業來說要高許多,是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可以優先考慮一下。
這也是中國國家六級标準中的一環。是以大家在買的時候看到産品标準中寫着GB1354或GB/T1354的話一定要慎重選擇,因為這樣說明所購食品隻是通過了國家基礎産品品質檢驗而已。
大米品質等級。
第三,大米品質等級。
我們在選擇的時候會看到這樣一段說明:“本産品是國家規定一等品”或者“本産品是優質一等糧”甚至會寫明“優質二等品”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但實際上它真正應該寫的是:特優級、優級、一級、二級和三級。
這個品級是由“一級”替換過來的,就像我們的學曆一樣,從博士到學士又到專科好似曆經爐火一樣,如今越來越注重學曆,一般來說從高中開始,就會有高中學業水準後的考試稱之為會考,但是對于一些985或者211重點大學來說,更加趨向于直招,在選擇聯考生時更喜歡那些外語專業過來選拔的人才。
除了學業水準标準外,還有品質等級标志,對于這種大廠家來說,不管是檢測标準還是等級标記都嚴格遵循國家規定,在購買時應該優先選擇一級或者優質一等,如果沒有的話才能考慮二級或者優質二等。
即使消費水準提高了,但是如果能夠用更加超值的錢買到高品質的大米,那無疑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情,是以當我們看到不同品牌品質不一樣的大米時,不妨試試果斷放棄低品質大企業品牌,把關注點中品大企業品牌上面,多數時候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
第四,有效生産日期。
很多人隻看産品标簽上的保存期限就夠了,其實這樣是不夠嚴謹的,因為保存期限比生産日期晚2個月時間,是以大家在選擇的時候要選生産日期在3個月之内的大米,否則其營養價值會下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