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4日,俄羅斯喀山将迎來一場高規格的國際盛會——金磚峰會。對此,中國上司人已确認參會,而印度總理莫迪也表示将出席。然而,此次印度在金磚本币結算這一問題上卻作妖,明确要求剔除中國。那麼,此次印度的行為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資訊?他的算盤又能否真正打響呢?
近些年來,印度在金磚國家内部顯得“格格不入”,原因之一就是莫迪曾多次缺席金磚會議。然而這一次,他不僅要親自到場,還試圖在金磚國家去美元化和本币結算問題上耍起“小心思”。
近日,印度外長蘇傑生出席一場活動時明确表示,雖然目前一些金磚國家的成員國已經展開了去美元化程序,但印度對此并不感興趣,甚至還強調印度支援在國際貿易中繼續使用美元,而在無法使用美元的情況下,印度希望能用盧比進行結算。話鋒一轉,蘇傑生還暗示,印度可以接受金磚國家推動本币結算,但前提是要将中國排除在外。
不難看出,蘇傑生這番言論顯然别有用意。要知道,本币結算是此次喀山金磚峰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尤其是俄羅斯,其一直以來都在推動金磚國家開發獨立的支付系統,以此來繞開美元霸權,讓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不再依賴西方主導的金融平台。
俄羅斯因長期受到美西方制裁,尤其是被踢出Swift支付系統後,支付和結算方式受到了極大的阻礙,這使得推動去美元化成為了俄羅斯的當務之急。是以,普京政府在此次峰會上力推建立本币結算機制,也就是不再通過美元,而是直接用各國本币進行貿易和金融交易。
而在這個節骨眼上,印度在去美元化程序中發出“雜音”,意思非常明确:如果金磚國家要推動本币結算機制,那就得反對人民币結算。有分析認為,莫迪政府提出這個要求的背後,是擔心人民币在金磚結算體系中會占據主導地位,削弱印度的影響力。是以,它想通過排除中國,來確定自己在金磚内部的話語權,進而壓制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但這顯然是不自量力。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體量遠超印度。無論是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還是在金磚組織中的影響力,中國都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中國是金磚國家的創始成員之一,是推動金磚機制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印度想要在這樣一個機制中剔除中國,未免有些癡人說夢。
目前,随着美國國債飙升至35萬億美元,美元的國際地位也在逐漸下滑。此時金磚國家推動去美元化,正是全球經濟體系調整的必然趨勢。印度如果想在全球經濟競争中分一杯羹,唯有加入去美元化的陣營,順勢而為。
而對于印度的态度,俄羅斯方面表現得相對克制。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在本币結算領域,俄羅斯與金磚國家的合作比例已經達到65%,并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增長。俄羅斯财政部長西盧安諾夫也多次表态,金磚國家正努力開發新支付系統,計劃繞過西方主導的平台,以更快捷和低成本的方式進行國際貿易。
顯然,俄羅斯不希望印度的态度影響整個金磚組織的合作程序。對于普京政府而言,推動金磚國家的本币結算,是擺脫美國制裁的關鍵一步。從這一點來說,印度這番操作看似精明,實際上卻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金磚組織之是以能在全球政治經濟中産生巨大影響,正是因為中國、俄羅斯等大國的參與。沒有了中國的參與,印度單靠自身,顯然難以撼動金磚的整體結構。
而從長遠來看,印度如果繼續在去美元化程序中搞“小動作”,不僅難以實作自己的經濟利益,甚至還可能被其他金磚成員國排斥。畢竟,在全球經濟版圖的重構中,合作與共同發展是大勢所趨,逆流而動者終将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