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部委就助企幫扶聯合開會,透露哪些決策信号

紅星資本局10月14日消息,今日國新辦就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有關情況舉行新聞釋出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信部、司法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部門相關負責人一同出席。

在會上,四部門分别就精準分類幫扶企業、對企業亂收費、涉企檢查“過多過濫”、小微企業一站融資等問題做出了回應和解答。

四部委就助企幫扶聯合開會,透露哪些決策信号

圖據國新網

市場監管總局:

鼓勵平台用流量幫助中小微企業提升知名度

堅決治理“亂收費”

個體工商戶是大陸數量最多的經營主體,截至今年8月底,大陸實有個體工商戶1.25億戶,占大陸經營主體總數的三分之二。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羅文指出,要持續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力度。他透露,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全國統一的分型分類“個體工商戶名錄庫”。在此基礎上,将會同相關部門在稅收、社保、就業、融資等領域出台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推動地方政府在場地、成本、教育訓練、招工等方面對個體工商戶實施精準幫扶。

據悉,《關于引導網絡交易平台發揮流量積極作用、扶持中小微經營主體發展的意見》也将出台,鼓勵網絡交易平台企業重點向三類經營主體即農産品經營主體、特色經營主體和新入駐經營主體傾斜,用流量幫助平台内商戶提升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交易量。

羅文提到,要在減輕企業負擔上狠下功夫,聚焦重點收費主體、重點行業領域,組織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檢查和重點抽查,加快違規收費退費進度。

他強調,要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設立收費項目。堅決治理重複收費、強制收費等問題。此外,各類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将被完善,全面公開收費項目、依據和标準,不在目錄内的一律不得收費。

針對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問題,羅文表示,将出台和實施更有剛性限制的制度措施。加快推進《反不正當競争法》的修訂程序之外,還将推動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争的政策措施。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将加快完善支援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要推廣以企業技術能力、品質資質等為依據的增信機制,品質信譽也将作為企業的融資依據。

羅文強調,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針對妨礙市場公平準入、限制企業跨區遷移等問題,盡快研究提出切實有效措施,全面清理歧視和差別對待不同所有制、規模和地域企業的各類規定。《民營經濟促進法》也将加快出台。

工信部:

将建立全國統一、部省關聯的

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

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王江平重點介紹了有關專精特新的情況。目前,大陸已經湧現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工信部将着力建構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完善“選種、育苗、培優”全周期培育體系。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今年對專精特新企業從科創、數字化轉型、金融支援等方面都有真金白銀的措施。

科創方面,今年将通過中央财政支援1000多家重點“小巨人”企業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産品、強化産業鍊的配套能力。通過專項再貸款項目,支援1100多家“小巨人”企業技術改造和裝置更新。

數字化轉型方面,近期已遴選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中央财政下達資金27億元,地方财政投入超過120億元,明年工信部将再遴選一批試點城市,預計累計支援全國4萬多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金融支援方面,近期,工信部将聯合證監會推出第三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闆,與北交所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進一步暢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資本市場融資管道。

近年來新增初創企業、獨角獸企業數量有所減少,而風投行業也面臨各種挑戰。王江平表示,除了北上廣深杭,重慶、天津、成都、長沙、武漢等地,近年來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來自高端制造業、消費與零售、高新技術等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占比超過了78%,去年新增的獨角獸企業中,超過一半來自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導體等硬科技賽道。

“獨角獸企業的成長,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的科技實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良好的發展環境。”王江平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建立全國統一、部省關聯的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同時支援獨角獸企業技術創新,鼓勵和引導獨角獸企業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掌握更多的“獨門絕技”。

加大對獨角獸企業的金融支援,發揮産融合作平台的作用,支援獨角獸企業上市、并購、重組等。重點圍繞原子級制造、腦機接口、6G等新領域新賽道,發展壯大獨角獸企業。也将支援獨角獸企業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開展創新合作。

司法部:

涉企檢查“過多過濫”将有剛性限制

“最近我們注意到,民營經濟促進法征求意見中,關于涉企檢查的意見比較集中,檢查頻次過高、随意檢查、重複檢查等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重點就涉企檢查的問題做出回應。

他表示,司法部将抓緊制定出台有關制度檔案,加強行政檢查管理,嚴格檢查程式,指導各級執法機關開展分級分類檢查,将對企業不規範檢查、過多過濫檢查的剛性限制從制度上落實下來。同時,推進全國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監督資訊系統建設,充分發揮資訊化手段管控行政執法流程的作用。

他提到,要依法規範罰款的設定與實施,堅決防止以罰增收、以罰代管的行為。

他強調要盡可能降低行政執法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産經營的負面影響,将推動各級執法機關建立完善涉企執法經濟影響評估制度。要求行政機關在對涉案企業立案、調查、采取查封扣押當機等強制措施或者作出重大行政處罰時,要對企業生産經營活動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并作出有針對性的防範和處置。

羅文也補充,要加強涉企執法訴求溝通機制建設,加大涉企行政複議案件辦理力度。

将完善市場監管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體系,促進“過罰相當”。對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予處罰或者從輕、減輕處罰。對危害人民群衆生命健康和财産安全,危害公共利益,挑戰道德底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要依法從嚴從重處罰。

堅決避免重複檢查、多頭檢查、過度檢查。對持續保持良好信用的企業無事不擾。同時加快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和聯合抽查,推動實作“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金融監管總局:

支援小微企業融資,将沒有中間環節

目前金融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援小微企業的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據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叢林介紹,這項機制的核心是在區縣層面建立工作專班,由區縣專班摸排,把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推送給銀行,由銀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以及本行的授信審批條件,作出授信決定,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援。

叢林強調,這個資金沒有中間環節且直達,融資成本也是合适的。“小微企業隻要是合規持續經營,有固定的經營場所,經營狀況良好,同時有真實的融資需求,貸款用途是合規的,都可以通過這個機制獲得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叢林表示,銀行原則上要在1個月内作出是否授信的決定。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銀行要開辟綠色通道。

此外,叢林提到,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關鍵,就是要給基層的信貸人員松綁減負,營造盡職免責、鼓勵擔當的積極氛圍。

“近期我們對于原來的普惠信貸盡職免責通知作了進一步修訂,明确了各類免責的情形。對于基本履行了崗位職責,僅有輕微過失的人員,可以減責或者免責。”他介紹,很多銀行都已經按照監管要求,細化并且完善了内部規定,免責人數和比例都有上升。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編輯 鄧淩瑤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四部委就助企幫扶聯合開會,透露哪些決策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