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給很多家庭帶來無盡的幸福感
但關于食品及産品安全的網絡謠言,
可能讓這份幸福蒙上陰影
最常見的食物
往往更容易成為謠言傳播的對象
“雞蛋”也能人造?
一段聲明稱
“假雞蛋冒充真雞蛋”
的制作視訊
在網上瘋傳
标榜“科技與狠活”
引發公衆恐慌
但真相是什麼?
科普時間
什麼是網絡食品及産品安全謠言?
網絡食品及産品安全謠言是指捏造或誇大某類食品或産品存在品質問題,引起公衆對該類食品或産品的抵制,導緻該類食品或産品生産者、銷售者損失。
網絡謠言的危害
(一)引發社會震蕩,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衆利益。
(二)擾亂人們的思想、心理和行為。
(三)網絡謠言誤導社會輿論。
散布網絡謠言的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複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行政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等擾亂公共秩序的。
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捏造并散布虛假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首都網警提示
面對網上的各種資訊
時刻保持理性
不輕易相信未經核實的謠言
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共同維護網絡健康環境。
來源:首都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