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您的家裡

如今還有座機電話嗎?

家住杭州長虹社群的鄧森海老人

年輕時是電話檢修員

他家裡珍藏的不少老物件

一下就把記者帶回了那個年代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鄧森海:線路壞了我就這樣查線,這麼搖,還有這裡線要接好,接好線上路上,線路通不通,我一試就知道了。

記者:相當于這是一個檢測儀器?

鄧森海:對對對。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鄧森海背着的這件老古董

是他曾經做電話線路檢修員時的夥伴

因為早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退休時就帶回了家

鄧森海今年75歲

與共和國同齡

年輕時曾在廣東某機場當兵、做話務員

這項工作

在那個年代可是相當厲害

兩個人想要通電話

必須經過話務員轉接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鄧森海:你打電話進來,要哪個機關,你如果說要通信隊,我就轉到通信隊,你要哪個部門,我就轉到哪個部門。

記者:那這樣的話,您是不是能聽到雙方對話?

鄧森海:當然可以聽到,按照保密規定,是不能監聽的。

記者:他們通話的時候,您就把耳機先放下。

鄧森海:耳機是戴着的,因為我要接電話的,這個台面上的扳手,扳下去就接通了,問好就關掉了,他們在通了我就關掉了。

退役後鄧森海回到杭州老家

在浙江二輕軋鋼廠工作

幹的還是老本行

負責廠裡電話的轉接、維修等工作

有時也要與電信部門對接

他珍藏了不少老物件

線路檢修機、電話機、各類配件,

最寶貝的是一本手寫的資訊冊和幾張照片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鄧森海:這個是線路配線圖,你的線路過來經過我的配線架,這條線在哪裡,我根據這個本子能找到它。這個是修電話,電話機打開在檢測,我在認真地修。

記者:這個工作枯不枯燥?

鄧森海:這個很有趣的,為什麼呢,一個電話修好,你找到故障了,好用了,不用去買了,零部件換一換就行了。

記者:還有張大尺寸的。

鄧森海:這是造新的廠房,要安裝線路,讓我去看的,他們給我拍的,看線路怎麼裝。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鄧森海的職業生涯

經曆了從人工轉接電話到自動轉接電話

再到有線電話飛入尋常百姓家

可以說見證了中國通訊事業的發展

如今退休後的他用上了智能手機

發微信 刷短視訊樣樣都會

但他說還是難了點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記者:用智能手機難呢,還是以前修電話難?

鄧森海:那肯定智能手機難,電話線我隻要一根線不斷,就可以打來打去,這個東西如果說,我不能操作,我就不能用了。手機都打不開,有時候打不開。懷念的,以前的老同志,那個時候很有趣的,自己完成的,感覺到很好的,哈哈。

曾是掌管電話的“神”,如今感慨“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