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國新辦将于10月12日舉行釋出會,介紹“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又一重利好備受期待。
在多重利好政策帶動下,股市無論是指數還是成交量均逐漸創下了新高,與此同時,金融監管部門也開始提醒資金風險。
據公開報道稱,金融管理部門已對商業銀行進行了視窗指導,要求金融機構應當高度重視投資者适當性管理和投資者保護,強化内控和合規管理,嚴控加杠杆。
有地方銀行業人士強調,目前還沒有了解到相關視窗指導及其具體内容,但信貸資金嚴禁違規流入股市的要求沒有改變。
同時,新設的專項貸款也有着明确的用途和貸款對象要求,與散戶違規将貸款資金用于炒股完全是兩碼事,目前業内還在等待監管出台上述兩項政策工具的具體配套業務細則,預計對準入門檻會有較高要求,同時需要嚴格透明的資金監管措施。
多家銀行釋出風險提示
多家銀行昨日已官宣強調“信貸資金嚴禁違規流入股市”的風險提示。
例如,廣東一家農商行釋出消息稱,根據國家金融監管部門關于信貸資金的有關規定,信貸資金不得違規流入房地産市場,不得用于股票、期貨、金融衍生品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禁止的其他用途。
該行還稱,如客戶将信貸資金違規流向前述領域,一經發現,我行将提前收回貸款。請廣大客戶嚴格遵守國家監管部門的規定,規範使用信貸資金。特此聲明。
還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多位銀行客戶經理昨日在朋友圈提醒,表示消費貸款僅限本人及家庭日常消費,不得以任何形式流入房市、股市、投資理财及其他違規領域。如有資金流向違規,銀行有權按合同相關約定宣布貸款提前到期,廢棄貸款額度以至上報個人征信。
有銀行從業人員也向東方資色表示,銀行一直以來都是嚴查信貸資金違規,對消費貸資金用途一直比較嚴格。該名從業人員特别強調,消費貸的資金絕對不能進入股市。
今年10餘家銀行被開罰單
多年前,監管部門就明令禁止銀行信貸資金進入股市。
2006年,原銀監會下發通知就銀行信貸資金直接或間接進入股市進行風險警示,要求各銀行嚴格禁止任何企業和個人挪用銀行信貸資金直接或間接進入股市,對于挪用貸款買賣股票的行為,銀行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立即收回。
盡管如此,因違反這一規定而被處罰的銀行并不在少數。這一行為也是經常被監管點名的“老問題”。
有媒體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10餘家銀行因“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樓市”被監管部門處罰。尤其是今年7月,監管部門開出了16罰單,分别涉及6家銀行機構,以及10位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員。
據浙江監管局2024年8月披露的罰單,蕭山農商銀行因5項違法違規問題被罰款450萬元,其中涉及流動資金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管理不審慎,資金被挪用于股市。此外,時任該行副行長倪鴻斌、公司資産管理部總經理吳鳴均被警告并罰款30萬元。
今年7月10日,上海監管局再次披露多個罰單,同行業有多家銀行因涉及“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樓市”被罰。
據金融監管總局上海監管局2024年7月披露的罰單,上海奉賢浦發村鎮銀行因個人消費貸款貸後管理不到位、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等四項違法違規行為,被處于罰款95萬元。
嘉定民生村鎮銀行因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流動資金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流動資金貸款管理嚴重不審慎、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140萬元。
上海嘉定洪都村鎮銀行因經營性物業貸款授信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個人經營貸款違規流入股市、個人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市等6項違法違規事實,被合計罰款170萬元。
有的罰單并未提及資金違規流入股市,隻是表示違規用于禁止性領域。
比如,今年7月,上海監管局披露的處罰資訊顯示,浙江稠州商業銀行上海分行的罰單金額更是超千萬,達1085萬元。該行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方面提及,個人貸款資金違規用于禁止性領域。此外還包括,違規提供政府性融資、流動資金貸款違規用于固定資産投資、流動資金貸款貸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
今年1月份,浙江監管局的一則處罰資訊顯示,郵儲銀行浙江分行因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挪用入股市;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挪用入房市;貸款“三查”不到位,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入股市;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于信托等投資等多個主要違法違規事實,被合并罰款645萬元。
1月15日,雲南監管局的一則罰單披露,中國銀行臨滄市分行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産市場、證券市場;違規收取受托支付劃撥費”的違法違規事實。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臨滄監管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及相關審慎經營規則規定,決定對中國銀行臨滄市分行罰款45萬元,對時任該行業務部主任李朝坤作出警告。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低息消費貸款進入股市實際上是加杠杆的行為,一旦市場出現不利行情,虧損會因杠杆效應被放大,如果股價下跌,損失會遠超使用自有資金的情況。對金融市場而言,明顯會造成資金錯配,放大資産泡沫,而且一旦股市出現問題,風險會迅速蔓延到銀行等金融機構,導緻銀行的不良貸款增加,資産品質下降。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也提示消費者,警惕過度負債風險,合理合規使用個人消費信用貸款。其指出,應堅持适度負債、理性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還款習慣,不要無節制地超前消費和過度負債。在不超出自身負擔能力的基礎上,合理發揮消費信貸産品的消費支援作用。不違規将消費分期、小額信貸等個人消費信用貸款用于理财、投資、購房、還貸等非消費領域,避免“以貸養貸”“以卡養卡”等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