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家有一小,幸福美好!
保護這“一老一小”
是責任也是義務
這份出行安全指南
請查收
—— 兒童篇 ——
1
“過馬路 斑馬線”
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沒有過街設施的,要在确認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通過。人行橫道有紅綠燈時請按照信号燈的訓示通行,要注意“一停、二看、三通過”。在過斑馬線時不能猛跑、橫沖直撞、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否則機動車避讓不及,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 在斑馬線加速猛跑被汽車撞飛(動圖來源于網絡)
家長要嚴格遵守交法,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不要闖紅燈,要走斑馬線、人行天橋等過街設施。家長最好教會孩子一些重要的交通标志,告訴他們如何正确過馬路、避讓車輛。
2
“有盲區 不靠近”
孩子身形矮小,在汽車周邊玩耍或通行時,司機很難看到孩子,存在視線盲區。發生事故率較高的三個靜态盲區位置:車頭正前方、車前側靠近大燈的位置以及車輛的後方,以及大貨車存在的動态盲區即内輪差。
(圖檔來源于網絡)
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不在停駛的車輛周圍玩耍,要和車輛保持安全距離等,在戶外玩耍時一定要看好孩子,不要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之外。日常駕駛電動車載着孩子時要遠離大貨車,不能與大貨車并肩行駛。
▲ 孩子在汽車周邊逗留被碾壓(動圖來源于網絡)
司機在啟動汽車時請注意觀察車輛周邊情況,确定沒有孩子在汽車周邊逗留再啟動車輛。
3
“窗戶外 不能伸”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加上好奇心驅使,在乘車時很容易從車窗探出頭或将身體伸出車外,有些家長疏于看管,車輛一旦急刹,或者與其他車輛、路面交通标志刮擦,孩子極易受到傷害。
▲ 少年将頭伸出車外撞上限高杆(動圖來源于網絡)
家長們要看好孩子,對孩子的不當行為要及時制止,最好将車窗關好,避免孩子做出危險動作。
4
“安全椅 要用好”
家長駕車載孩子出門時,不能讓孩子單獨坐在或者家長懷抱孩子坐在副駕駛位置,因為副駕駛通常會配備安全氣囊,發生碰撞時,瞬間彈出的氣囊會對孩子的頭部和頸椎造成緻命傷害。
(圖檔來源于網絡)
小于12歲的孩子不能直接使用成人安全帶,如果直接使用,在出現急刹車或車輛碰撞等情況時,容易勒到脖子造成窒息、勒到腹部造成腸胃穿孔等嚴重傷害。是以,家長要為小于12歲的孩子準備好安全座椅。
(動圖來源于網絡)
5
“騎單車 要足齡”
法律明确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必須年滿12周歲”,騎行時注意遵守交通規則,車速不要過快,轉彎時要提前減速慢行并伸手示意,通過人行橫道時應當下車推行。
▲ 未滿12周歲騎車被撞飛(動圖來源于網絡)
家長要警惕孩子騎行安全,未滿12周歲的孩子不要讓他騎車上路,要教會孩子基本的交通常識,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從思想上幫助他們樹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觀念。
6
“保命盔 要戴好”
安全頭盔,是遇到意外時最後的一道生命防線,它可以保護頭部免受外力重創,有效降低事故傷亡風險。
家長要以身作則,日常騎行中自己要戴好安全頭盔,同時要為孩子購置大小适中、符合認證标準的頭盔,并在帶着孩子騎行時要為他們系好卡扣,避免出現晃動、松散。
—— 老人篇 ——
1
老年人要牢記
● 步行外出時,應走人行道或靠路邊行走,避開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過馬路時,要走過街設施,并遵守交通信号。
● 雨天或夜間出門時應穿顔色鮮亮醒目或帶有反光條的衣服,以便引起注意,確定駕駛人能及時采取避讓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意外的發生。
● 謹記“不乘坐貨車車廂”、三輪車“嚴禁載人 載人違法” ,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選擇合法交通工具出行,做到不購買、不駕駛、不改裝、不乘坐三輪車。
● 大車往往存在視覺盲區,是以走路、騎車,切勿在大車前方穿行,遇大車轉彎,橫向時,保持好安全距離,切勿搶先超越大車,待大車通過後,再通行。
2
家人怎麼做
為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向老人傳遞正确的交通安全理念,告訴老人出門要遵守交通法規,注意交通安全。
對于年長的老年人特别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外出,家屬一定要陪伴在側,多加看護,以防發生意外。
3
駕駛人怎麼做
遇到老年人過馬路時要減速讓行,盡量避免使用遠光燈;發現老年人結伴而行的,要提前禮讓,不可突然鳴笛。
欽州交警溫馨提示
意外随時可能發生
安全需要時刻牢記
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提高自身防護能力
來源:朝陽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