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現 miRNA 的他們應該在諾貝爾獎的曆史上留下名字。
來源 | 醫脈通
作者 | 阿泰
中原標準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左右,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率先公布,揭開2024年度諾貝爾獎大幕。
剛剛,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将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加裡·魯夫昆(Gary Ruvkun),因他們發現miRNA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
此前,盡管Ambros曾一度被提名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卻總是與該獎項失之交臂。許多人認為,首次發現 miRNA 的 Ambros 應該在諾貝爾獎的曆史上留下名字。今年,兩位科學家的獲獎可以說是衆望所歸。
圖源:諾貝爾獎官網
獲獎人詳細資訊
Victor Ambros個人簡介 圖源:諾貝爾獎官網
Victor Ambros:
1953年出生于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漢諾威。1979年,他在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并于1979年至1985年在那裡進行了博士後研究。1985年,他成為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的首席研究員。1992年至2007年,他是達特茅斯醫學院的教授,現在是馬薩諸塞州伍斯特市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西爾弗曼自然科學教授。
Gary Ruvkun個人簡介 圖源:諾貝爾獎官網
Gary Ruvkun:
1952年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他于1982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82年至1985年,他是馬薩諸塞州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博士後。1985年,他成為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首席研究員,現任遺傳學教授。
近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得者名單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成果與生命健康密切相關,也是曆年來最受大衆關注的獎項。
過去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都頒給了哪些科學家?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2023年,Katalin Karikó與Drew Weissman獲獎,以表彰他們在核苷堿基修飾方面的發現,這些發現使得針對COVID-19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開發。
2022年,瑞典科學家Svante Pääbo獲獎,以表彰他對已滅絕人種的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現。
2021年,大衛·朱利葉斯( David Julius )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了溫度和觸覺感受器。
2020年,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英國生物學家邁克爾·霍頓和美國病毒學家查爾斯·賴斯,憑借他們發現丙型肝炎病毒獲獎。
2019年,三位科學家威廉·喬治·凱林、彼得·約翰·拉特克利夫、 格雷格·倫納德·塞門紮獲獎,以表彰他們在人以及大多數動物細胞感覺、适應氧氣的變化機制方面做出傑出的貢獻。
2018年,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大學學家本庶佑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所做出的貢獻。
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邁克爾·羅斯巴什和邁克爾·揚,憑借他們在研究所學生物鐘運作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獲獎。
2016年,日大學學家大隅良典憑借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獲獎。
2015年,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大學學家大村智,憑借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獲獎。
2014年,擁有美國和英國國籍的科學家約翰·奧基夫以及兩位挪威科學家梅-布裡特·莫澤和愛德華·莫澤,憑借他們發現大腦定位系統細胞的研究獲獎。
責編|阿泰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台,“感覺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産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