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文|一隻跳跳虎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内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前言

我今年剛滿六十歲。以前的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我和老伴的養老問題,我認為女兒在外地工作還有了自己的家庭,能時常想到我們老兩口,我們就十分知足了。

但是經過那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真的會面臨難題。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01

我今年剛滿60歲,退休在家,日子過得還算平靜。女兒琳琳遠在南方工作,結婚幾年了,偶爾會打電話回來問候我和她媽。我們老兩口雖然心裡有些空蕩蕩,但也不怎麼抱怨,畢竟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她過得好,我們就知足了。

自從退休後,我慢慢也學會了閑下來——喝喝茶、看看書,和小區裡的老鄰居們下棋、聊家常,日子倒也舒坦。

直到那天,一場普通的聚餐,徹底改變了我對未來養老的看法。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02

聚餐是老張家張羅的,老張和我年齡相仿,也剛退休不久。我們這群老夥計經常聚在一起,有時喝喝茶,有時約着吃頓飯。老張家這次是借着他兒子張強回來特地搞的飯局,想趁機給大家聚聚。

張強在省城工作,事業挺成功,聽說年紀輕輕已經開了公司。老張常說,自己晚年最大的成就是把兒子培養得這麼優秀,将來養老也不用操心。

那天的飯局很熱鬧,張強忙前忙後,幫父母招待我們這些“老頑童”,倒茶、添飯,絲毫沒有一點老闆的架子。老張臉上堆滿了自豪的笑容,話裡話外全是對兒子的驕傲。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席間他端起酒杯,對着大家說:“你們看看,兒子就是不一樣,回來一次就什麼都替我們想到了!将來我和老伴老了,也不怕沒人管。”

聽了這話,席上有幾個老鄰居跟着附和,誇老張家教好,兒子有出息。大家說得熱鬧,我卻莫名有些心裡不痛快。老張這話,像是有意無意地提醒着我——你看看,人家有兒子,将來養老送終有人操心,你呢?女兒遠在南方,能指望得上嗎?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這話戳到了我心裡的某個地方。琳琳從小乖巧懂事,讀書也好,自從考上大學後就一路順利,畢業後在南方找了份不錯的工作。我們從沒覺得有兒子、女兒的差別,隻要孩子好好過日子,管她是兒是女呢?可眼下,老張的“兒子能養老”論讓我開始思考。

确實,琳琳和我們隔着上千公裡,平時工作忙得不可開交,能每年回來幾次就已經很難得了。将來我們老了,身體不中用了,她能經常跑回來照顧我們嗎?

我這邊思緒正飄着,老張突然轉頭對我說:“老弟,你家琳琳工作挺不錯吧?不過女兒畢竟嫁出去的,養老送終,還是得兒子靠得住啊。”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這話說得我有點尴尬,我隻能幹笑着點點頭:“琳琳工作忙,我們也不指望她常回來,反正孩子過得好,我們就放心了。”

可話雖這麼說,我心裡那點不安卻像被揭開的傷口,一下子疼了起來。女兒再孝順,心再在咱身上,可她成家後終究是要顧自己的小家庭,她有自己的責任和生活。

我們兩個老的呢?将來真生了病,指望她能在身邊跑前跑後嗎?這頓飯吃得我心裡發堵,老張一句句看似随意的話,偏偏讓我對未來多了幾分憂慮。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03

回到家後,我坐在沙發上發呆,心裡翻來覆去地琢磨着聚餐上的事。老伴見我不說話,輕聲問道:“你怎麼了?剛才吃飯時我就看你心事重重的,是不是老張那兒說了什麼讓你不舒服?”

我皺着眉頭,歎了口氣:“是啊,老張說他們有兒子養老不愁,話裡話外,好像沒有兒子就麻煩了。我想着琳琳遠在南方,咱們将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怎麼辦?”

老伴聽了,也沉默了一會兒。她一直比我想得開,但這次她也沒那麼輕松:“老頭子,你今天這是想多了。咱們不是一直說,兒女孝順就行嗎?不管兒子還是女兒,都一樣。”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可是,咱們現在還能自理,可将來呢?萬一身體不好了,琳琳來回這麼遠,工作又忙,能随叫随到嗎?咱們怎麼能讓她總是放下她的生活,跑回來照顧我們?”我越說越覺得心裡沒底,仿佛一道無形的壓力壓在我胸口,喘不過氣來。

老伴歎了口氣,低聲道:“咱們不是也考慮過,請個護工,或者以後找個養老院嗎?總不能全靠琳琳吧。”

養老院。這兩個字一直盤旋在我腦海裡,但我心裡卻有種強烈的抗拒感。和一群陌生老人住在一起,每天靠護工照料,遠離家庭的溫暖,我怎麼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晚年生活。我知道,老伴也一樣。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但不住養老院,又能怎麼辦呢?聚餐時老張和兒子的那一幕,像根刺一樣紮在我心裡。看着張強忙前忙後,我突然意識到,有兒子在身邊确實能在很多實際問題上更友善,尤其是養老送終的關鍵時刻。這不是我以前所能了解的。

我們這一代人,總想着男女平等,兒女都能養老,但當真正面對現實的時候,才發現男孩女孩在照顧老人時的确存在差異。

幾天後,我和老伴一起去了社群醫院,想做個身體檢查,順便打聽一下居家養老服務的事。醫生給我們講解了不少選擇,比如請護工、養老院,還有一些政府提供的老年人福利。我們聽得有些心煩意亂。這些選擇看似都有道理,可仔細想想,哪一條路都不完美。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回家的路上,老伴突然問我:“要不,咱們和琳琳談談?看看她有什麼想法。”

“談什麼?讓她放下工作,回來照顧我們?她能答應嗎?再說了,琳琳有她自己的家,她老公和孩子也指望着她呢,咱不能把負擔全甩給她。”我搖了搖頭,心裡更加沉重。

琳琳嫁人後,我們一直怕給她添麻煩,很多事都沒跟她說。可如今面對養老這個現實問題,我突然覺得,這份距離感似乎更深了。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幾天後,我最終還是打電話給琳琳,想聽聽她的想法。電話那頭,琳琳的聲音依舊溫柔:“爸,您和媽最近還好吧?我正忙着呢,等過兩周閑下來了就回來看看你們。”

聽着她忙碌的聲音,我心裡五味雜陳。女兒确實孝順,但我知道,她的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将來,真的能指望她時刻在身邊嗎?

“沒事,工作要緊,你有空再回來就行。”我勉強笑了笑,挂了電話。

我60歲,一次聚餐讓我突然明白: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會面臨難題

挂斷電話後,我坐在椅子上,突然意識到,這可能就是我們将來要面對的現實。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問題會複雜得多。琳琳再孝順,距離和現實都擺在面前。我們得學會接受這個事實,并為自己早做打算。

從那以後,我和老伴開始認真考慮未來的養老問題。我們不再幻想琳琳能夠随時在我們身邊,而是着手尋找一些居家護理服務,甚至開始了解附近的幾家養老院。雖然心裡依然有些不情願,但我們知道,總有一天,現實會逼迫我們面對這一切。

那次聚餐後的日子,讓我看清了自己一直回避的問題。沒有兒子的家庭,養老确實比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兒女再孝順,也不一定能彌補現實中的種種難題。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為自己和家庭做好規劃,提前應對,将來的日子才能過得更踏實一些。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内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