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米不是米,椰果裡沒有椰肉……奶茶小料是怎麼來的,健康嗎?|每日科普

秋天來了,又到了捧一杯奶茶暖手的季節。喝了這麼多次奶茶,你對裡面的小料了解多少呢?

“西米”是米嗎?

我們常喝的奶茶包括:楊枝甘露、椰汁西米露、水果撈……這些奶茶、甜品裡面常見的、白白的圓圓的“小米粒”是什麼?哦!原來是西米。

西米不是米,椰果裡沒有椰肉……奶茶小料是怎麼來的,健康嗎?|每日科普

圖為西米露

西米是由棕榈樹類的樹幹、樹身(莖)加工,通過機械處理,浸泡,沉澱,烘幹制成的可食用澱粉。最為傳統的西米是從西谷椰樹的木髓部提取的澱粉,經過手工加工制成。西谷椰子和椰子同屬棕榈科,原産東南亞,看起來既像椰子又像棕榈。

西米不是米,椰果裡沒有椰肉……奶茶小料是怎麼來的,健康嗎?|每日科普

圖為西谷椰樹

西谷椰子的莖中積蓄着許多澱粉,人們把澱粉“刮”下來,洗一洗、放一放、晾一晾,在還沒完全幹透的時候把它像搖元宵一樣搖啊搖,就成為一粒粒西米,煮熟後就可以加到甜品當中了。

西米幾乎是純澱粉,含88%的碳水化合物、0.5%的蛋白質、少量脂肪及微量維生素B族。不過,市場上賣的西米,多是混合了大量其他澱粉物質的,比如木薯粉。

椰果是不是椰子做的呢?

其實,椰果并不是椰子直接生産的,而是椰子水經過細菌發酵的産物。

西米不是米,椰果裡沒有椰肉……奶茶小料是怎麼來的,健康嗎?|每日科普

圖為椰果

椰子是椰子樹的果實。我們在超市等地方看到售賣的椰子,很多都不是完整的椰子。在内陸城市出售的椰子,大多是去掉了外果皮和一部分中果皮的。

椰子的外果皮是最外面那層光滑綠色的薄皮,裡面能作為椰棕的高度纖維化結構就是中果皮,而最裡面那層骨質的硬殼則是内果皮。椰子的種皮很薄,緊貼着内果皮。

西米不是米,椰果裡沒有椰肉……奶茶小料是怎麼來的,健康嗎?|每日科普

圖為還帶着外果皮的椰子

是以當我們剖開一顆椰子時,我們同時剖開的是果皮和裡面的種子,直接露出了種子裡的胚乳。

椰子的胚乳有兩種形态。外側一層是白色的固體胚乳,也就是平常說的椰肉,像椰絲、椰蓉、椰奶等都是用這種固體胚乳加工而成的。

而内側空腔裡充盈着的是一般被稱為“椰子水”的液體胚乳,也就是椰子裡可以直接用吸管喝的部分。這也是制作椰果的原材料。

椰果的制作方法是讓葡糖醋杆菌在椰子水中發酵。利用其中的糖類等物質,葡糖醋杆菌可以制造出一種多糖——細菌纖維素。這些細菌纖維素浮在椰子水表面,積累多了就成了一層厚厚的白色物質,撈出來繼續加工就成了甜品店裡的椰果。

椰果不僅美味,還是一種很好的減肥食品。椰果本身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不能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卻可以增強胃腸道蠕動、促進消化,對身體的好處多多。

這麼看來,這些小料都挺純天然的是不是?但為了身體健康,還是不要多吃。

西米的熱量并不高,但它幾乎是純澱粉,不含其他營養物質,屬于精制碳水,升糖快且不耐餓。

在所有小料裡面,椰果算是熱量較小的。椰果的成分主要是魔芋、明膠,是以熱量較低,而且膳食纖維較為豐富。

不過,現在由于椰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考慮到成本問題,已經很少使用椰汁作為培養液了,而是使用配制好的營養液。這樣一來,椰果就和椰子沒有太大關系了,隻是椰果這個名字還是保留了下來。

是以,奶茶加小料雖然美味,但也不能當飯吃哦~

常喝奶茶從裡到外傷全身

奶茶雖然誘人,但暗藏危險!常喝奶茶,不但會損害心、腦、胃、骨骼等體内髒器,還會摧殘容顔、加速衰老,可謂是從裡到外傷全身!

江蘇省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産科副主任醫師王海東在人民日報健康号“婦科王醫生的科普筆記”刊文中,揭露了奶茶的3個真相!

真相一:奶茶不一定是真奶

有些商家為了擴大利潤、控制成本,很少會用真正的鮮奶去制作奶茶,多半都是由奶精沖泡而成的。奶精大多指植脂末,制作過程中容易産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影響身體健康。

1. 影響心血管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2. 損害腦神經。影響正常記憶力,年齡增大後容易增大老年癡呆的可能。

3. 影響身體發育。特别是對青少年來說,危害較大。

真相二:含糖量實在高

根據2020年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對16批次奶茶的檢測調查發現,這批飲品的總糖量在10-66克之間,即使選擇無糖的奶茶飲品調查,含糖量還要超出國家标準規定。經常喝含糖高的飲品,會增加患病風險。

1. 糖尿病。過多的糖分在身體内無法代謝,體内血糖慢慢升高,如果長期大量喝含糖過高的飲品,急性糖尿病也很容易找上門。

2. 加速衰老。過多的糖分在身體内會消耗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導緻皮膚松弛,沒有彈性。

3. 體重過重。糖分堆積在體内,沒有辦法有效代謝,慢慢堆積,加速肥胖的步伐。一旦出現過度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都容易誘發。

真相三:咖啡因含量大

身體攝入過多的咖啡因,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1. 失眠。奶茶裡的咖啡因會導緻神經興奮,容易出現失眠、焦慮等症狀。

2. 誘發胃部疾病。奶茶進入腸胃消化,大量的咖啡因會刺激腸胃,導緻胃潰瘍等疾病。

3. 易骨質疏松。大量的咖啡因進入體内後,還可能造成骨質流失,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骨質疏松。

為了自己的健康

盡量遠離奶茶

為了健康,當然是不建議大家喝奶茶。但是道理都懂,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對奶茶沒有抵抗力。

如果偶爾喝一次奶茶,怎樣能減輕奶茶帶來的傷害呢?衛健委首批營養指導員、注冊營養師薛慶鑫在科普中國刊文中給出了幾點建議。

1. 選真奶做的

如果是現制奶茶,可以觀察下店家是不是用鮮奶做的,有的會寫“真鮮奶、無奶精、無植物奶油”,大品牌的相對比較放心,最好不要加奶蓋;如果是速溶奶茶或預包裝的液體奶茶,那就看看配料表,選第一位是真奶的,盡量不選奶精、植脂末的。

2. 小料要選對

小料不要選波霸、椰纖果等加工食物,可以選擇水果塊、燕麥、龜苓膏、燒仙草等小料。

3. 選無糖或少糖的

雖然市售無糖奶茶也存在有糖的可能,但畢竟還是比全糖奶茶低很多。

4. 喝奶茶後少吃飯

奶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都不低,喝了奶茶當天就少吃兩口主食、減少烹調油用量。

5. 喝完記得多運動

一杯奶茶的熱量至少要運動1小時去消耗,建議增加快走、慢跑、打球、遊泳等運動,平衡熱量,預防長胖。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健康時報、科普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