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收藏》繼續關注“我是非遺傳承人”周末特别節目。昨天我們欄目組記者在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餘江木雕制作技藝傳承人童勝富的指導下,體驗了一下他的經典絕活——雕刻大公雞。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想動物傳神,這眼睛是最難的也是最經典的,可是江月一上手雕刻眼睛,不是扁了就是平了,接下來還能用刀把公雞雕刻出來嗎?
由于過度雕刻,江月把公雞的眼睛雕成了“小豆眼”,導緻整體看上去有些奇怪。
都說尺寸大了往小了改好弄,這一上來就小了,那真是很難了,不過童老師說,這事交給他,啥樣都能補救回來。先上高科技——雕刻電鑽,先把公雞的眼眶擴大一點,再來下刀這就沒問題了。
還真别說,童老師補救之後,再雕刻眼睛的時候,比之前更容易找到感覺了,之前真弄不明白公雞眼睛的比例大小,現在下刀還真把半圓形的眼睛給雕刻出來了。
手勁要巧,下刀的深淺也要注意,不能鏟太多,不能雕太深,一點點把公雞的眼睛部位搗圓,才能雕刻出眼睛向前看的效果。
眼傳神、身舒展、腳有力,這是童老師雕刻公雞的三個最核心标準,每一步都要按照标準技巧來做,一步沒有做到位,後面的技巧也使用不上,這傳神的公雞自然也就難雕刻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