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孩家長對于中考分流的抵觸,在于可能限制自己家的潛力股,孩子貪玩,愛玩遊戲肯定聰明,隻是沒有将這種聰明用于學習之上,以及看到高中其他男孩逆襲,而女孩後勁不足的一些個例進行代入。
逆襲的男孩和隻是貪玩不學習的男孩有着本質差別,前者是因為覺得國中的難度過低,學有餘力所顯現的不努力,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學有餘力的女孩身上,隻是她們精力沒有男孩旺盛,顯現出文靜的一面,而貪玩不學的孩子,卻是因為對于學習沒有興趣,本質是不願意思考,愛玩遊戲除了證明自制力弱,不算優點。
國中到高中成績下降是遠高于上升的大機率事件,上升和下降和位次有關,而不是難度,重點高中都是當年班級成績佼佼者,這些人重新在一個班重新排序,大多數人成績都會下降,上升的反而極少數。
按照20%的一本率進行分析,這個20%不僅是基于中考分流,還有單招和藝術生、體育生的影響,能夠文科科上一本的比例,在同齡人中是低于10%的。
具體到各學校,頭部高中一本率可以達到90-95%以上,甚至100%,普通重點高中可以達到50-70%,而普通高中可能隻有1%,即使1%已經算明顯的樂觀估計,一個六七百學生的普通高中,是很難出六七個一本的孩子,甚至一個一本線的難度都很大。
普及高中後,那些被分流孩子也達不到這僅僅1%的幾率,而是還要下調幾個數量級。
普通高中即使出現數量稀少的可以上線的學生,對于每個學生卻仍然是不均等的,普通高中學生水準同樣存在差距,大多數都是入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和重點高中水準相差不大,甚至會高于一些名額生。而入學成績靠後的學生,要超越這些學生,即使最樂觀估計也不會高于10%,也就是那些入學成績靠後的學生,可以上一本線的幾率隻有0.1%。
再往下一個次元,這些普通高中擦線的學生,又要明顯高于後50%水準的學生,這部分學生上一本線的幾率又要低于這個0.1%。為了這千分之一(最保守估計)的可能潛力股(也就是一本擦線)的幾率,就普及高中,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