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百姓那麼容易入坑,都是他們這些鐮刀設計好的

老百姓那麼容易入坑,都是他們這些鐮刀設計好的

hi,我是胖胖。

“掌握了影響群體想象力的藝術,就等于掌握了控制和操縱群體的藝術。”

這是《烏合之衆》中的一句話, 昨天呢,胖胖寫了《磨了那麼久的鐮刀,他們終于可以在假期完成收割了》,那談到了假期期間一些商家收割遊客的現象,每次讨論到“韭菜”被割的時候,留言區總會看到大家總會冒出一種“韭菜有罪論”的觀點。

但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人是環境的産物。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人人皆韭菜”。

有的韭菜長勢快,被割得多;

有的長勢慢,雖說暫時沒被割,但割多割少,你終究也逃不過被收割的命運。

這不是個人能力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環境對群體的塑造。

其實,人人都在同一片田裡,隻是割的時間和方式不同而已。

那我們該怪韭菜嗎?我們都是韭菜啊。

問題的核心不在韭菜,而在于這些被主流輿論裹挾的錯誤叙事。

正是這些叙事讓收割者以一種隐秘的方式将你的錢悄悄拿走,同時還讓你覺得自己是主動選擇。

你被愚弄了,卻不自知。

問題是,誰該為此負責?

自然是收割者。

對吧?我們或許可以接受長勢慢一點,損失一點,但如果連自己是如何被收割的都搞不清楚,未來隻會不斷被割。

但你能不能搞清楚,收割者是誰?

他們又是怎麼割走你的錢的?

如果這些你都搞不清,就很難擺脫這種“被割多點的命運”。

鐮刀一次次揮下,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你隻能繼續做“韭菜”。

思想的收割

胖胖覺得啊,真正的占大頭收割,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思想的收割。

什麼叫思想的收割?

就像開頭引用的《烏合之衆》那句話大差不差,需要掌握了影響群體想象力的藝術。

如果我想收割你,我首先得給你編一套讓你相信的故事。

比如,各種“買到就是賺到”的神話,讓你覺得現在進場就能發财。

再比如,商家要賣你一件衣服,他們一定會讓你相信,穿上它你就能變得特别漂亮、與衆不同。

或者賣鑽戒,他們就會告訴你,這枚戒指代表“一生隻愛一人”,一生隻能訂購一枚,象征着伴侶對你的獨一無二的感情。

你會發現,所有這些收割的本質,都是在收割你的想象力。

他們利用你的心理,讓你陷入幻想。

你想着,“别人都有這個象征永恒愛情的戒指,那我也得有,這就意味着他隻愛我一個。”

這種想象一旦植入,你就心甘情願地上鈎,甚至樂意被收割。

任何形式的收割,說白了就是他們的一種“鐮刀藝術”,它背後依靠的是對你想象力的精準操控。

收割者通過編織故事,控制你的認知和欲望,而你就在這個故事裡,被引導着走向他們設定的目标。

尤其是在如今的主流價值觀中,成功的定義早就被人預設好了。

你刷到的媒體和自媒體,不是都在重複同樣的劇本嗎?

成功等于有房有車、有存款、有婚禮彩禮、結婚生子,完成一套“标準人生”流程——這才是所謂的成功人生。

可是,問題在于:

當你在這個“成功”清單上逐一打鈎,真的覺得自己成功時,你有沒有停下來想過——這個成功的定義,到底是誰給的?

成功的定義是鐮刀塑造的

有沒有可能,這個收割者就是資本?

他們為了讓你心甘情願地入局,精心設計了一套牢籠困境。

收割者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們通過各種輿論造勢、營造聲勢,編織出一個故事,塑造出一種群體普遍認同的主流價值觀。

比如,鑽戒代表愛情,鑽石恒久遠,一生隻訂一枚;

房子越大就越成功,車子越好就越體面。

慢慢地,原本你不在意的東西被重新定義為審美标準,甚至和愛情、地位綁在一起。

當你順理成章地追求這些東西時,他們的真正目的就暴露了,不過是為了割你。

那胖胖看着現實中很多年輕人感到絕望,其實自己年輕幾歲時也曾陷入這種被别人定義的标準裡,過得特别痛苦。

胖胖想說的還是那句話:

盲目接受他人塑造的世界,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敷衍。

你要記住一個道理,越是被大肆宣揚、越是宏大叙事、越是人盡皆知的東西,背後往往都有問題。

因為真正能讓你不被收割的東西,往往是少數人掌握的。

當某件事被廣為流傳、成為共識時,其背後很可能蘊含着三個字:智商稅。

不止于鑽石商家之流的收割者

不僅僅是賣鑽石商家這一類收割者。

賣鑽戒的,頂多割你一次,錢交易完了也就過去了。

你可能一輩子真的隻訂過一次戒指,被割了一次,算不上太糟。

畢竟,你相信了他們的故事,買了戒指,不會輕易拿這麼“崇高”的象征去變賣吧?

即便少數人買了後悔了,幾萬的鑽戒在二手店隻能賣幾千,罵一句被騙了,心裡也就過去了,下次不會輕易上當。

那最可怕的收割,絕不是這種一次性交易,而是一種持續的能量收割。

這種收割不見底,不僅僅是讓你虧一筆錢,而是将你未來幾十年綁進他們精心編織的債務泥潭中,讓你無力自拔。

那些好不容易賺點錢的,像最近各種自媒體誇大宣傳“哪兒賺錢快”的,都是利用群體心理學,為了誘使你走進他們設好的圈套。

他們已經把鐮刀舉到你的頭頂,隻等你上鈎。

事實上,收割早已開始,隻不過你還未覺察。

回到胖胖一直在說的“收割”概念。

你像最近朋友圈裡不是常常有人曬各種賺錢嗎?

大家懂得都懂啊,那兩個字胖胖也不想再提了,也不敢再提了。

他們深信收割者所講的“造富神話”,卻全然不了解背後的動機。

他們相信的故事,有可能就是另一把鐮刀的前奏。

有時候,胖胖覺得我們韭菜真的是挺慘的。

為什麼慘?

因為如果我們看不透局勢,一招不慎,努力越多,可能就越陷得深,最終一輩子都在為債務打工,甚至連累全家幾十年都在還債。

就像成為了這個貨币體系中的饑渴者——被人像牛馬,像驢一樣使喚。

收割者就像趕驢人拿着一根竹竿,在你面前吊了一顆白菜,先給你吃兩口然後告訴你,隻要再努力一點,你就能吃到整顆白菜。

你信了,走得更快,結果呢?他輕輕一提,白菜又遠了一點。

你拼命往前趕,卻永遠吃不到這顆白菜。

收割者根本不費力,隻是時不時提一提竹竿,你卻馱着他們一路往前。

等他們到達目的地了,就把你“卸磨殺驢”了。

你自以為覺得自己離成功越來越近,但實際上你是在為趕驢人的“目的地”而努力,而且永遠也吃不到那顆被吊在你面前的白菜,而且還有可能被“卸磨殺驢”。

這,就是收割的真相。

我們韭菜最悲慘的,莫過于一生的“成功”與“失敗”都被收割者定義好了。

他們給你設計了一套無形的陷阱,讓你信以為真:

用這個面膜你就年輕,穿上這個牌子的鞋你就能獲得别人的認可,買了房子車子你就“成功了”,買了鑽戒你們的愛情就永恒了。

你一旦陷入他們編織的故事和宏大叙事裡,盲目地接受這些定義,人生的終局隻有一個——被收割。

要擺脫這種命運少被收割,胖胖覺得唯一的辦法就是學會獨立思考。

看清這些故事背後的真實動機,也不要再輕信廣告裡的美好幻想,而要靠實際效果來判斷産品的價值。

隻有當我們清醒地意識到,那顆所謂的“白菜”真正意味着什麼,“趕驢人”的意圖是什麼,你我這頭“驢”,才有可能,有機會跳出這場無休止的收割遊戲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