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迹象

來源:經濟日報

英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迹象

9月23日,與會人員在工黨年會舉辦地——英國利物浦展覽中心内行走。 新華社記者 李 穎攝

英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自6月英國實際國内生産總值(GDP)環比零增長後,7月實際GDP持續增長停滞,低于此前經濟學家預計0.2%的增速。英國财政大臣蕾切爾·裡夫斯表示,7月經濟資料的表現讓她清楚地認識到英國經濟面臨的嚴峻挑戰,并指責保守黨政府留下了14年經濟增長停滞的“爛攤子”,工黨政府無法讓改變“一夜發生”。

此次月度統計資料公布,是英國首相斯塔默上司的新工黨政府7月4日上台執政以來的首份經濟成績單。在國家統計局公布資料之前,經濟學家普遍認為6月的經濟放緩是暫時的,是由大選前期政治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但目前來看,月度經濟表現顯示出英國經濟偏離了2023年底開始的溫和增長軌道,将在2024年下半年走向增速下滑的路徑。英格蘭銀行此前預測,三季度英國經濟增速預計為0.4%,四季度将進一步放緩至0.2%。

具體經濟資料顯示,服務業總産出7月實際環比增長了0.1%,而6月則下降了0.1%。7月服務業增長的最大驅動力來自資訊技術和通信行業,該行業月産出增長了0.8%,主要受計算機程式設計、IT咨詢、AI等經濟活動帶動。批發和零售貿易也實作了環比正增長,批發貿易行業經濟産出在6月下降1.1%後反彈,7月增長0.7%。與此同時,零售業在6月産出下降1.2%後7月逆勢增長0.5%,其中非食品類銷售總額(百貨、服裝、家居等銷售額)環比增長了1.4%。零售業增長的反彈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導緻的,多數零售商表示,夏季的折扣季、歐洲足球賽事等促進了銷售。

7月生産部門中制造業環比下降1.0%,是整個生産部門總産出下降的主因,制造業中産出跌幅增大的是運輸裝置制造業(下降2.3%)。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資料顯示,7月英國汽車産量下降了14.4%,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汽車生産線向電動車轉型調整以及全球供應鍊暫時性困難。今年截至7月,英國汽車出口環比下降14.3%,對歐盟、美國、中國等主要市場的出口均有所下滑,反映出英國汽車企業在全球面臨的競争挑戰。SMMT首席執行官哈維斯表示,事實上,随着汽車行業電氣化重組并向零排放汽車生産過渡,英國汽車産量、出口的波動性可能會持續存在。英國車企需要抓住一切機會提高全球競争力,這樣才能帶動汽車産量回升。同時,英國需要健康的市場、更便宜的綠色能源,以及尋求建立更高效的貿易協定,以支援英國汽車制造商更容易融入全球市場。

9月18日英國統計局公布的通脹資料顯示,英國8月通脹率保持穩定,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漲幅與7月的2.2%持平。與此同時,受航空運輸業價格上漲帶動,英國央行密切跟蹤的服務業價格指數(英國國内價格水準上漲壓力的核心名額)升至5.6%,略高于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的5.5%,且高于7月份的5.2%,顯示出通脹上行的壓力仍在。盡管最近的資料顯示英國經濟總産出增長停滞且工資增長速度放緩,但核心通脹仍然堅挺,這将給英格蘭銀行降息帶來重要影響,使得英格蘭銀行在短期内進一步放松貨币政策限制的選擇變得更加困難,遲滞其降息步伐。另一個影響降息決策的因素在于7月英國經濟的表現令人失望,這為降息提供了合理支援,經濟增長的停滞可能促使英國央行在下半年以更快速度、更大幅度放松貨币政策。在兩種相反的動力因素疊加下,央行降息路徑更加不确定,這意味着其無法像美聯儲那樣作出快速降息的決定。

市場期待英國秋季預算支援經濟增長。7月令人失望的經濟資料意味着下半年經濟放緩程度可能比預期更為嚴重,三季度的增長預測将被大幅向下修正。市場認為,為了增強企業增長和投資的信心,企業需要可預測的、高效的稅收制度和支援增長的政策。即将出台的工黨政府秋季預算案必須傳遞出強有力的、積極的增長資訊。斯塔默和裡夫斯把增長作為工黨議程的核心,但秋季預算案将可能包括增稅等“痛苦”的選擇。裡夫斯在擔任财政大臣後表示,本屆政府從前任保守黨政府那裡繼承了220億英鎊的公共财政赤字。随着秋季預算案的臨近,加稅的前景使得消費者愈加不安,消費者對下半年支出變得更加謹慎。雖然斯塔默近期堅稱下個月的預算案不會包含任何抑制經濟增長的措施,并将穩定公共财政狀況視為經濟增長的先決條件,同時排除了提高增值稅、所得稅和國民保險費用标準的政策可能。但市場仍預測工黨政府會對稅制進行改革,提高資本利得稅、遺産稅和能源稅。

從長期來看,經濟獲得增長仍須投資支撐。近期,經合組織(OECD)表示,英國政府需要考慮稅收改革以及增加即将出台的政府預算。據《金融時報》報道,近期8名經濟學家向工黨政府警告稱,如果工黨政府繼承“緊縮”的财政政策,即降低政府投資支出占GDP的比重,将重蹈先前保守黨的經濟長期增長停滞覆轍。英國長期的公共投資不足導緻了停滞和衰退的惡性循環,低投資不僅導緻經濟疲軟、勞動生産率難以提高,還引起嚴重的社會和環境問題。工黨政府承諾每年額外投入47億英鎊用于能源和綠色轉型,但這仍将導緻公共部門淨投資占GDP的比重下降。英國财政研究所(IFS)稱,到2029至2030财年,英國政府投資将占GDP的1.7%左右,低于最近一年預計的2.5%。經濟學家警告,以财政審慎的名義削減投資,将損害經濟基礎,同時呼籲英國政府進一步增加預算、擴張公共部門借貸,建立長期、可持續的政府投資架構,避免财政預算“短期思維”,以擴大可持續投資的方式釋放英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潛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翩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