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可以說是《西遊記》最大的懸案,兩個一模一樣的孫悟空,就連戰力也是旗鼓相當,難分勝負,以至于讓人很難辯出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真假孫悟空相見後便一直争鬥,一邊争鬥一邊找人分辨,他們讓唐三藏分辨,奈何唐三藏肉眼凡胎如何能分辨?
跟孫悟空朝夕共處的唐三藏等人都難以分辨,真假孫悟空便去找外人分辨;什麼南海觀音、玉帝、閻羅王等等,他們去了一個遍,怎奈還是無人能夠認得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其中他們還去了一趟東海龍王那裡,讓東海龍王分辨一下他們的真假。
就連觀音菩薩跟玉帝這等大神都難以分辨,為什麼要找東海龍王呢?
很簡單,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在這裡得到的,他想讓東海龍王看一看,誰手裡的才是真正的如意金箍棒。哪知東海龍王見了兩根金箍棒,一時間竟也認不出哪個是真,哪個是假,這就值得推敲了。
明明那定海神針是獨一無二的,還是太上老君所煉制,那六耳猕猴為何會有呢?
其實不止是如意金箍棒,按理說孫悟空頭上的金箍也是獨一無二的,為什麼六耳猕猴也會有呢?
原著中早就對孫悟空頭上的金箍有介紹,說是如來佛祖送給觀音菩薩的法寶,共有三個金箍,一個用在孫悟空頭上,一個用在黑熊怪頭上,最後一個則是用在了紅孩兒的身上。
既是獨一無二的,為何六耳猕猴也會有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所謂六耳猕猴其實就是孫悟空的二心,他并非是如來所說的什麼四大物種之一,就是另一個真實的悟空,或者說是悟空的另一個自我。
孫悟空的另一面是野性難馴的,他在内心裡恨不得打死唐三藏,基于這種原因,如來就不好當衆拆穿孫悟空,否則就沒有辦法讓孫悟空繼續跟着唐三藏取經。
并且在原著中對真假孫悟空也有介紹:“一個是混元一氣齊天聖,一個是久煉千靈縮地精。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随心鐵杆兵。隔架遮攔無勝敗,撐持抵敵沒輸赢。”
這裡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六耳猕猴手中的如意金箍棒,名叫“随心鐵杆兵”。随心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六耳猕猴手裡的鐵棒,是随着内心變化出來的。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孫悟空已經有二心了,但如來并沒有撕破臉拆穿孫悟空,而是跟孫悟空心照不宣的演了一出戲,這出戲演給誰看的,自然是演給唐三藏看的。
因為這個時候孫悟空跟唐三藏有間隙,孫悟空陰暗的一面恨不得打死唐三藏,唐三藏也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想讓孫悟空跟着自己。
如來沒有點破孫悟空的二心,還扯出什麼四大猴種,就是給孫悟空留有重新回到唐三藏身邊的餘地。孫悟空也明白如來的用意,于是毫不猶豫的一棒打死六耳猕猴,也等于是跟如來交了投名狀。
我的“二心”已經打消,從此隻會一心一意的保護唐僧取經。
如來對孫悟空的表現很滿意,便也跟孫悟空作出了保證,告訴他若是取得真經,成功後的果位不會低于觀音菩薩。
而後,便讓觀音菩薩送孫悟空回去,隐晦的告訴唐三藏,孫悟空他是收也要收,不收也要收,就是強制性的讓唐三藏接納孫悟空,否則這個經别想取成。
唐三藏自從這件事之後,再也沒有生出要趕走孫悟空的心,也沒再念過緊箍咒。
綜上所述,也就解釋了為何獨一無二的如意金箍棒、以及獨一無二的金箍,突然變出兩個來了。
有些陰謀論認為,死的那個是真的孫悟空,繼續取經的是六耳猕猴,這其實是無稽之談。六耳猕猴可以有孫悟空的法力,也可以處處模仿孫悟空,但他的本性卻難以模仿。
你看原著中的六耳猕猴,到底有多暴戾,殘忍?
真正的孫悟空,從來就沒有動過唐三藏,可假的孫悟空,上來就給了他一棒。這還不算最殘忍的,更加令人氣憤的還在後面。
那行者見沙僧打死一個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來追趕,回洞教小的們把打死的妖屍拖在一邊,剝了皮,取肉煎炒,将椰子酒、葡萄酒,同衆猴都吃了。 ——摘自《西遊記》
可以明确看出六耳猕猴的殘忍,花果山的小猴子死了,他竟然讓别的猴子把他抽筋扒皮,還讓衆多同類把他給吃了,這若是真正的孫悟空,肯定幹不出這種事情。
老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倘若死的是真的孫悟空,繼續取經的是六耳猕猴的話,以唐三藏那種讨人嫌的性格,後面别說取得真經了,恐怕直接就會被六耳猕猴給一棒打死,然後變個假的唐僧出來繼續取經。
也就是說,如果讓六耳猕猴跟着唐僧取經的話,會有打死唐僧的風險;如來何等人物,怎能預料不出這種風險?
是以說,死的那個就是假悟空,也可以說是悟空的二心!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