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對于美國總統拜登首次在其位于特拉華州的家中舉行“四方安全對話”上司人峰會,您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還有幾個月,退出競選連任的拜登總統,就要結束任期了。是以,現在也是時候總結一下拜登執政四年來的外交成果了。
我認為實事求是來講,過去四年中拜登在外交層面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包括利用俄烏局勢的惡化激活了處于“腦死亡”狀态下的北約,把一度離心離德的歐盟重新綁在了自己的“褲腰帶”上;在亞太地區鞏固與重塑了美日、美韓、美澳同盟,建構了美英澳軍事同盟;以及在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沖突爆發之後,基本上控制了局面沒有讓戰争更新等等。但是唯有在“印太戰略”層面尤其是在建構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上,基本上處于爛尾狀态。
這背後的原因主要在于,當年特朗普用“印太戰略”替代亞太戰略,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抉擇。雖然“印太戰略”看上去似乎很美,可以利用中印領土主權紛争這一沖突,把印度拉進來圍堵中國,實作印度洋與太平洋的關聯,進而在海上對中國進行全方位的圍堵,但是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在“印太戰略”中掉鍊子的,恰恰就是印度。印度之是以掉鍊子,一是因為印度的心思隻在看好印度洋,對太平洋地區沒有興趣;二是近年來因為印度政府與錫克教的沖突,導緻美國與印度之間産生了劇烈的“文明沖突”;三是因為在俄烏局勢惡化之後,印度不僅沒有跟在西方後面制裁俄羅斯,反而以大量購買俄羅斯油氣資源的方式支援了俄羅斯。這些都導緻了“印太戰略”與“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面合心不合”難以為繼。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認為,拜登在自己家裡舉行“四方安全對話”上司人峰會,雖然看上去很輕松随意,但實則是在打起精神強顔歡笑。
直新聞:這次“四方安全對話”上司人峰會還将重點關注中菲南海主權之争,您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假如說拜登的“印太戰略”與“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爛尾了的話,那這四年來拜登的南海戰略,則可以斷定為基本上失敗了。
大家知道,拜登南海戰略的核心,就是利用中菲南海主權之争為抓手,挑動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對立,尤其是離間中國與東盟的關系,進而讓東盟加入到“印太戰略”當中來。然而,由于美國在支援菲律賓政策上的“跳票”,這就不僅導緻菲律賓對美國的信心産生了動搖,而且導緻其餘的東南亞國家進一步看穿了美國的花拳繡腿。是以我們看到,在拜登執政的四年,一是其餘跟中國存在南海主權争議的國家,并沒有接受美國的挑唆跟在菲律賓後面向中方發起挑釁,二是中國與東盟的關系依然如故,并沒有其它的東南亞國家跟在菲律賓後面,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三是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公開表态要加入“印太戰略”。
而在我看來,在支援菲律賓介入中菲南海主權之争上,拜登政府之是以會“跳票”,主要是因為美國自身陷于了三大戰略困境當中難以自拔。其一是,美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慫恿菲律賓挑起中菲南海主權之争的真正目的,是要利用菲律賓獨特的戰略地理位置來包圍台海,并不是為了幫助菲律賓争搶南海主權;其二,在應對俄烏局勢與中東局勢已經顯得力不從心的情況下,美國沒有能力在南海開辟第三個戰場;第三,美國的對華戰略是,既要競争與對抗,但又不能讓中美關系破局,尤其是不能引發中美之間的戰争,而在軍事層面幫助菲律賓介入中菲南海主權之争,顯然不符合美方自身劃定的“中美鬥而不破”的底線。
除此三大戰略上的困境之外,美國介入中菲南海主權之争還面臨着一個難以克服的戰術困境。因為中菲南海主權之争并不是發生在菲律賓本土,而是發生在中菲有争議的海域,美國要介入在法理上師出無名,而且更為關鍵的是,中國對美國使用的是不對稱戰術,也就是我們在進行中菲南海主權之争時,始終沒有出動海軍,而僅僅是出動了行政執法力量,也就是出動了海警,這就導緻了看似強大的美國海軍,在進行中菲南海主權之争時,壓根就幫不上忙、使不上勁、找不到着力點。
我認為,正是因為無法獨自應對中菲南海主權之争,拜登政府才準備将這個包袱甩給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準備讓他們來幫忙救場。
(左起)美國總統拜登、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印度總理莫迪(資料圖)
直新聞:由拜登政府主導的本次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重要議程之一,就是準備動用四國的海岸警衛隊來進行聯合巡邏。對此,您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說實在的,第一眼看到這個消息時,我還真的有點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衆所周知,美日印澳四國實施“印太戰略”以及成立“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初衷,是要打着“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這個幌子,從海上對中國進行全面的遏制與圍堵。也就是說,這本來是一個看上去屬于意識形态和安全層面的所謂大戰略,并且這個大戰略,是要由美日印澳四國的軍事力量來執行的。而本次四方峰會,讨論的卻是要利用四國的海岸警衛隊來在“印太地區”進行聯合巡防,并且針對的是在公海合法捕魚的中國漁民,這就不僅背離了所謂“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初衷,而且這還是“印太戰略”由戰略層面降格為了戰術層面,從維護意識形态與安全層面,降格為了行政執法層面。
那麼問題來了,美日印澳四方尤其是拜登政府為什麼要這樣做,此舉的意圖究竟何在?我認為,它們的這一動作,實際上是在虛晃一槍,對付中國漁民是假,對付中國海警才是真。或者說,它們隻不過是以對付中國漁民為幌子,為聯手出動四國海岸警衛隊來對付中國海警,尋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這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中國海警是中國漁民的真正守護神,它們聯合出動海岸警衛隊來對付中國漁民,就必然會跟中國的海警正面扛上,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年來中國利用海警來應對中菲南海主權争議的做法,成效非常明顯,為維護中國的南海、東海與台海主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還讓美國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處在了“老虎吃天不知道從何下嘴”、幹着急而又沒有辦法、找不到合法有效與正當着力點的狀态。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解決無法出動海軍來對付中國海警的尴尬,它們才決定以“護漁”為名聯合四國的海岸警衛隊,來對付中國的海警。
那麼假如美日印澳真的就此達成了共識,那也就意味着,中國與美日印澳的海上行政執法力量正面博弈的大幕将正式拉開,未來中方在處理東海、南海、台海尤其是進行中菲南海主權之争時,有可能會碰上美日印澳四國聯手組建的海岸警衛隊。
作者丨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