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宣布發動貿易戰以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已經持續了整整六年。
沒想到,美國挑起的這場貿易戰沒能搞垮中國的經濟,最終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從美國國内的經濟狀況就可以看出,美國實在有些撐不住了。
此前,美國為了控制國内的通脹,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瘋狂地加息,加了足足三年的時間,利率也狂飙到了5.5%。
美國使出加息這麼一個殺手锏,目的可遠遠不止刺激國内的經濟,還有“誘騙”其他國家去購買美國債券這麼個心眼。
等到美國的債券被收購得差不多了,美國再突然降息,那這些買了美國債券的國家可能就要遭殃了。
事實上,美國加息的把戲也是在暗戳戳地針對我們,美國想要利用強勢的美元剝削我們。
但我們根本就沒有上當,外匯存底依舊穩穩當當地保持原樣,隻要我們不貪小便宜,美國再怎麼急也沒用。
然而,長期維持這麼高的利率,美國自己就要先扛不住了。
美國的有錢人光靠着銀行利息就能過日子,不願意去搞實業,大量的窮人就找不到工作,失業率會大大上升。
更糟糕的是,美國還有數十家銀行瀕臨破産,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臨着崩潰的局面。
是以美國迫不得已隻能降息,就算美國拖着不願意降,大機率也撐不到明年了。
但美國降息也有風險,本來美元的購買力就在下降,人民币的強勢崛起已經讓美國感到不安。
現在美國還要降息,美元的吸引力隻會繼續下降,美元霸權的地位已經危在旦夕了。
不難看出,美國現在的經濟危機也基本宣告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對華貿易戰的失敗。
美國貿易戰的目标就是為了延緩甚至阻止中國的崛起。2023年美國對華進口比暴跌了足足百分之二十,中美貿易達到了冰點。
美國看似已經逐漸減少了對大陸貨物的依賴,實作了所謂的“對華脫鈎”的政策,真相果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中美貿易份額雖然下降,但下降的這一部分空缺,美國隻能轉移到東南亞、墨西哥。
但隻要研究一下來自這些地區的商品,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商品的原材料很多仍然來自于中國,上面都标着清晰可見的“中國制造”。
美國總是想要擺脫我們,但“中國制造”卻如同夢魇一樣讓美國無處遁逃,這一點也被美國國内的境況驗證。
美國想要脫離中國電力,那就不得不将電費漲價,美國排斥中國生産的産品,那就隻能花高價從東南亞地區買品質更差的商品,在尖端領域也是如此。
是以美國已經服軟了,幹脆直接解除了禁令。
美國的情況是這樣,而世界各國人民自然也不是不明白道理,中國的市場潛力和生産力有目共睹,人民币就意味着貨真價實的商品。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再怎麼加息,人民币的地位也很難被撼動。
現在美國迫不得已降息了,而這些加息的代價他們自己是不願意承擔的,否則美國就隻能老老實實地還錢了,這肯定不是老美的作風。那怎麼才能轉移這些成本呢?
美國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那就是找個制裁對象來“割韭菜”。
正好,印度又不幸撞上槍口了,美國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好機會。
在這兩年的俄烏戰争中,美國拉着一衆西方國家,一起對俄羅斯進行了所謂的“人道主義制裁”,但出乎人意料的是,印度這個親美國家這次卻沒有對美國言聽計從,為什麼呢?
其實在大國博弈中,印度心裡門兒清,縱然美帝是“世界霸主”,但俄羅斯也不能輕易得罪。
因為印度現在的武器和能源都還高度依賴俄羅斯,要是跟着制裁俄羅斯,那印度馬上就會陷入能源危機。
是以印度破天荒地忤逆了美國,沒有站到制裁俄羅斯的隊伍裡,這也是在明面上駁了美國的面子。
而且,看到美國總是吃癟,印度最近“第三世界大國”的野心又有些膨脹了,竟然還嚷嚷着要用盧布結算,支援去美元化的行動,這讓美國恨得牙癢癢。
趁此機會對印度進行制裁,不但可以敲列印度,還能化解自己的經濟危機,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然了,雖然說制裁是“公報私仇”,但美國選擇印度也是有一定的經濟上的道理。
一方面印度的工業體系不夠完善,不足以輕松扛過這次制裁,另一方面印度的體量又确實夠大。
否則喂不飽美國的胃口,印度在這個方面上确實處于“剛剛好”的水準,簡直是美國夢寐以求的“血包”。
從今年開始,美國就開始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了,先是在國内解雇大量印度高管,又對印度公司施行了經濟制裁。
今年9月,兩家印度航運公司又“喜提”美國黑名單,這些舉動都顯示出了美國把沖突轉嫁印度的決心。
美國想要靠着移花接木這一手逃過經濟危機,但終究無法抵抗衰弱的命運。
對印度來說,未來的經濟恐怕都是“寒冬”了,我們的寒冬剛剛熬過去,不知道印度能否順利挺過這一輪風暴。
參考文章:
觀中國 | 貿易戰開打三年多,美國打了個“寂寞” - 中國日報網 (chinadaily.com.cn)
新聞調查|美國從對華貿易戰中得到了什麼-新華網 (news.cn)
美國威脅制裁印度伊朗港口協定,印度外長:有些人眼界要放寬一點 (guancha.cn)
美國宣布:制裁印度公司|美國政府|制裁|俄羅斯_新浪新聞 (sina.com.cn)
印俄擴大貿易引美國不滿,美财政部警告印度銀行:可能會實施制裁_騰訊新聞 (qq.com)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