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掩映、碧水環繞,奔流不息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哺育着“幾字彎”岸邊的托克事先串通的人女,孕育了獨特燦爛、曆史悠久的托克托文化。碧波蕩漾的河水與綠樹成蔭的河岸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無論是初春的嫩芽,還是盛夏的繁花,無論是深秋的紅葉,還是寒冬的白雪,每一個季節,這裡都有着不同的韻味和色彩。從寄懷野外、寄情山水,到寄望從城市到生态的回歸,周邊遊、短途遊、鄉村遊逐漸火熱,這裡日益成為遊客青睐的旅遊度假好去處,這裡就是托克托縣全力打造的河口旅遊度假區。
今年以來,托克托縣立足黃河上中遊分界點和“幾字彎”的地理辨別,依托呼包鄂中心點的區位優勢和托縣曆史文化遺存優勢,不斷激發文旅資源新活力,全面啟動建設河口旅遊度假區。
河口旅遊度假區占地面積70.6平方公裡,包含神泉生态旅遊景區、黃河麥野谷生态休閑旅遊區兩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及一處黃河印象神泉山莊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主要涵蓋:濱河觀光、度假垂釣、民俗體驗、生态體驗四大類旅遊産品。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還能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來。無論是刺激的水上運動,還是甯靜的釣魚體驗,無論是歡樂的休閑聚會,還是深度的文化探訪,都可以讓每一位遊客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享受度假時光。
托克托縣計劃利用3年時間,建成包含東勝衛古城、南湖、神泉、黃河4個景區在内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其中,東勝衛古城景區,在保護好古城整體風貌的基礎上,開發雲中博物館、北疆文化長廊、洞穴酒店等項目,整體打造為5A級景區;南湖景區,對周邊水岸坡面綠化進行改造提升,增設親水、垂釣、遊樂等基礎設施,整體打造為4A級景區;神泉景區,建立耕稼陶漁項目,并将周邊農家樂逐漸改造為精品民宿,整體提升為5A級景區;黃河景區,重點打造引黃入呼、引黃濟岱、引黃灌溉3個研學基地,“幾字彎”、上中遊分界點、大黑河彙入黃河處3個地理辨別,君子津渡口、黃河展覽館、水文站3個人文辨別,通過植入文化内容,進一步豐富景區特色。
托克托縣圍繞建設計劃,新引進了鴻德學院文旅、海生不浪文化公園、耕稼陶漁、瑞沃酒莊等項目,現已全部開工建設。海生不浪文化遺址為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早期遺址,位于托克托縣海生不浪村附近黃河北岸的台地上,相當于距今約5800—48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階段,是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區的一種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古人類文化遺存。“海生不浪文化公園項目包括遺址陳列館、親子互動遊樂區、種植采摘體驗區、雕塑群廣場、自駕遊房車營地等。該項目的建成對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對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以及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具有深遠意義。”托縣文化旅遊投資公司王曉東說。鴻德學院文旅綜合項目主要建設内容包括鴻德文理學院托克托分院及南湖闆塊、洞穴酒店、黃河君子津闆塊等3個景點,該項目計劃與2026年全部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項目的建成是踐行“加快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以教育高品質發展賦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耕稼陶漁鄉村生活體驗園項目旨在打造具有黃河文化特色的漁文旅綜合休閑園區和鄉村旅遊産業高品質示範區,引領周邊鄉村旅遊提質更新,重點建設葡萄采摘體驗園、波浪梯田大魚區、陽光草坪劇場、創意可食地景、稻魚蝦蟹體驗園、休閑垂釣營地區等工程,建成後将與神泉旅遊景區及黃河景觀文化旅遊景點形成連片效應。“這個體驗園建設的特别有特色,住民宿、吃炖魚、摘葡萄,體驗感真好,有着濃濃的鄉情,來這裡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來自呼和浩特的李女士對記者說。
此外,托克托縣今年還在河口旅遊度假區成功舉辦了開河節、“力争上遊”全國二級休閑垂釣大賽和“力争上遊”馬拉松,吸引周邊遊客4.6萬人次、全國各地參賽選手900餘人,各類網絡平台直播線上觀看人數超過200萬,進一步提升了文旅影響力。據統計,今年全縣累計接待旅遊人數50萬人次,完成旅遊收入5028萬元,實作旅遊人數、收入雙增長。進一步豐富了旅遊業态,打響了“兩白天一黑夜,周末旅遊到托縣”文旅品牌。
托克托縣融媒體中心 王建宏 邬宇皓
了解更多資訊
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下傳妥妥城365用戶端
檢視精彩内容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為雲中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