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個從抑郁症的深淵自己爬上來的故事。幾個月前,我還是一個處在抑郁的泥潭,不能自拔的人。
時間恍惚,我經曆了巨大的挑戰,終于走了出來,我不是醫生,隻是分享給你一個曾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的故事。
抑郁初現去年冬天,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可能抑郁了,那時候每天頭腦昏沉,全身無力。夜晚失眠成為常态,輾轉反側,疲憊又難安。我覺得不能繼續這樣了,于是開啟一系列自救行動,比如瑜伽、冥想、慢跑。但隻是當時有點好轉,過一陣子又打回原形。
我有點恐懼,這情況似乎有點嚴重了。于是就去看了醫生,做了很多檢查,各項名額顯示都是正常的。後來上網搜尋到一個抑郁自測表,測試後結果是“中度抑郁症”。我頓時就懵了,感覺我的世界要崩塌了,從那之後,看到任何關于抑郁的字眼或者表現症狀,我都會覺得那是在說自己。
家人和朋友覺得我本就多愁善感,這麼下去就更一發不可收拾了。勸我轉移注意力,不要關注那些資訊。 開始自我救贖我努力強迫自己出門去散步、社交,哪怕在外面坐一會,看看别人玩,也比在家裡強吧。
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徒勞。惡心、頭暈、煩躁、孤獨,這些感受依然追着我。有一天,我突然覺得,抑郁症很多人都有,那肯定有很多前輩的自救方法,于是買了幾本書回來,想試着拉自己一把。
很快書到了,其中最主要的是兩本書是《抑郁症打卡自救》和《情緒自救》兩本書。我把每一本大概都看了看,注重理論的我實在看不進去,就看那種傻瓜式實操的方法。書中有誓言法,我跟着每天練習,雖然有點不習慣,但硬着頭皮也試試吧。總得有個東西要相信才行,不然這暗暗的路該如何前行。
連續練習兩周之後,我感受到比較明顯的變化,好像那種莫名的情緒上來的頻率降低了些。當情緒來的時候,我也能覺察,減輕一點無意識的反應。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隻有直面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傷痛,才能找到治愈的途徑。
自我療愈的力量慢慢地我逐漸學會了如何與抑郁共處,将其視為心靈的一部分,這也是書上說的平等心吧?這讓我從另一個視角看抑郁這件事,而不是被各種情緒重壓。
在《情緒自救》這本書上看到,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觀點:“不幸和困境可以成為人生的導師。”這句話讓我幡然醒悟,抑郁症并不是一種懲罰,而是生活給予我的一次機會,讓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自我,找到内在的力量。
我開始大量讀書,并且與同樣患有抑郁症的人分享自己的經曆。這讓我發現自己并不孤單,許多人都在經曆類似的困難,而這種來自他人的支援和了解給予了我極大的安慰和動力。
我開始嘗試把自己的故事、感受和思考都寫下來,這也成為了我一種自我發現的方式,讓我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是一個可以表達的安全空間。我擁有了一些讀者,通過文字細膩的表達,我們互相連結,成為朋友,這也讓我對未來有了期待。
回頭望去,已身在光明中如今,我學會了與自己和解,愛自己,接納自己是這一輩子很重要的事情。抑郁情緒偶爾還會造訪,但我已經不再懼怕,我看到它出現,又看到它飄過去。我并不是醫生,但我幫助自己走出了黑暗的抑郁症。如果你也在黑暗中前行,請記得:總有一束光在等着你,隻要你願意相信和堅持,你也可以走出抑郁的陰影,迎接屬于自己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