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說過:
“自作聰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
不難發現,生活中那些看起來“聰明”的人,做事卻往往生性多疑、斤斤計較,缺乏恒心和耐心,常常功虧一篑。
而那些真正能成事的人,看起來都有點“傻”。
他們懂得為人處世的智慧,更懂得不計回報地傻傻堅持,心甘情願地付出。
這樣的人通常具有以下幾種性格特質,讓他們更容易達到别人無法企及的人生高度。
聚焦目标,而非障礙
“有一種聰明,叫想太多。”
聰明的人往往更加理性,而太過于理性的人做事就容易考慮得複雜。
思前想後,生怕落入陷阱,這樣反而被焦慮情緒牽絆,什麼事都做不成。
打高爾夫球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如果一個人在打球之前,一旦知道抵達目标前會有個水坑。
這時候,心裡總是想着要避開那個水坑,結果球杆一揮,球往往會恰好掉進水坑裡。
實際上,不是技術不行,而是注意力都在障礙物上,反而被影響。
而那些打球高手們,心裡根本不去想障礙物,直接看準目标一杆進洞。
當我們越是關注做事的障礙,就越會被這些東西所禁锢,最終讓我們舉步維艱。
那些看似有點“傻”的人,他們不會想太多與目标無關的事,而是更專注于解決事情的核心,不會因為想太多而畏懼不前。
就像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
20多歲時,因為家裡貧窮,劉永好就想着要賺錢。
看到有人賣鹌鹑很受歡迎,在對養殖前景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他拿出家裡僅存的微薄積蓄購買鹌鹑進行養殖。
同村人嘲笑他簡直是異想天開,甚至有人對他說:
“要是能賺錢,别人不早就發家了,還能等到你。”
可劉永好偏偏不信,他硬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走出一條路。
于是,他開始鑽研養殖技術,甚至想到如何利用鹌鹑的糞便,得到循環利用。
那年年底,劉永好養殖鹌鹑6萬隻,并帶出了11個專業戶。
後來,他還做成了世界第一。
凡事都瞻前顧後,眼裡隻看到問題,反而謹小慎微、畏手畏腳,不敢邁出第一步。
那些專注于目标的人,懂得忽略過程中的障礙,能夠拿出精力解決問題,最終達成目标。
舍得吃虧,不會太計較利益
有人說:
“聰明人看長期利益而不是眼前和短期利益。”
懂得吃虧的人,朋友才能越來越多。
深以為然。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裡,列出了人際交往的六個模式,即:
利人利己(雙赢);兩敗俱傷(輸/輸);損人利己(赢/輸);獨善其身(赢);舍己為人(輸/赢);好聚好散(無交易)。
在這六種人際交往模式中,人們最期待的就是雙赢,即彼此都獲利。
但在實際生活中,真正的雙赢是不存在的,最有利于交往的就是舍己為人模式。
也就是說,人與人交往中,想要一方獲得利益,就意味着另一方一定吃虧。
真正的雙赢者,是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個角鬥場。
他們懂得想要讓自己長期獲利,就要舍得放棄眼前的利益。
李嘉誠就是這樣。
人人做生意都為了賺錢,而李嘉誠不是。
有人問李嘉誠生意成功的經驗,他說道:
“學到就要教人,擁有就要給人。
甯虧自己,也不虧大家。”
他自己在做生意時,也确實是這麼做的。
他也告誡兒子,在和别人做生意時,如果能拿到七分的利潤,甚至能拿到八分的,那我隻拿六分就可以了,這樣才能換來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
中國古語有言: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普通人隻會算計眼前的利益,計較一時的個人得失,但往往是赢了眼前,卻損失了長遠的利益。
而那些看起來有些“傻”的商人,往往更注重雙赢。
懂得犧牲眼前的利益,赢得口碑和人緣,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寬,生意場上如此,人際交往中更是如此。
别人不願意做的事,也願意去做
曾國藩說過: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
那些看似“傻”的人,甘願去忍受别人不願忍受的東西,往往才能做出平常人所不能做到的成就。
即便在别人看來是固執己見,甚至一意孤行,但他們自己卻知道堅持的意義。
他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有飛蛾撲火的勇氣和行動力。
就像電視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的黎陽。
他和老同學共同競選副部長,卻失敗落選。
得知是因為自己缺少基層工作經驗,就想要彌補這一不足,主動要求到基層去。
本來,憑借他的資曆,他可以選擇像深圳這樣經濟環境好的地方,也容易做出成績,或者像别人說的隻是裝裝樣子就好。
可他偏偏要去别人不願意去的“窮鄉僻壤裡的破舊工廠”。
沒有整潔的住處,工廠裡的機器都生鏽了,工廠眼看就要營運不下去了。
妻子說他傻,同僚也說他傻。
可他不這麼認為,他就是想要讓這個工廠起死回生。
他帶着勞工調查研究工廠現狀、對照使用說明書研究機器如何使用、親自出去找合作,起早貪黑,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
最終,通過努力,讓工廠重新營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益,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士兵突擊》裡有句台詞:
“想要和得到,中間還有兩個字,那就是要做到,你隻有做到,才能得到。”
那些看起來傻的人,别人放棄了的或不願去做的事,他卻要全力以赴去做好。
他們的内心更有力量,行動力也更強,也更能成事。
不确定利益回報的時候,也敢于付出
巴金曾說過:
“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而不是在于接受。”
很多時候,過于精明的人在看不到收益時,往往不願再多浪費精力,甘願接受生活的安排,反而失去争取的機會。
具有“傻瓜思維”的人,不甘心接受生活的安排,即便在不确定利益回報的時候,也敢于付出,反而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中國舞蹈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黃豆豆,在21歲那年,中國歌舞團的導演陳維亞創作了一台舞劇《秦俑魂》,到上海歌舞團來選演員。
因為要飾演兵馬俑,學校推薦了一些身材高大、更有氣質的男舞蹈演員。
個子矮小的黃豆豆當然不在學校推薦之列。
可是,熱愛舞蹈、熱愛舞台的黃豆豆并沒有是以灰心喪氣。
他根據自己對于“秦俑”的了解,也創作了一段舞蹈,并且每天堅持訓練,想要為自己争取一次展現舞蹈的機會。
一天,他想到那段曆史,随即伴着激揚的音樂而舞。
這一幕剛好被剛剛外出散步回來的導演陳維亞看見了,黃豆豆舞出了兵馬俑高大的英雄氣勢,又不失靈氣,這在那些身材高大的演員身上是找不到的。
第二天,黃豆豆就被陳維亞欽點為《秦俑魂》的主演。
有句話說:
“看不見希望也要努力,就像走在霧中,你不知道路在何方,但是隻要你往前走,眼前就會越來越明亮。”
有時候,看似傻傻的付出會勝過看似精明的算計。
那些不計較、不求回報堅持的人,反而得到了超過預期的東西。
有所保留的付出,反而得不到;在不确定利益回報的時候,還能夠不計後果地付出,反而能得到生活的饋贈。
▽
稻盛和夫說過:
“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你的生活是第一步。”
人與人的差別在思維方式。
聰明還是傻,都是由每個人的認知決定的。
所謂的“傻瓜思維”并非是真的傻,而是一種真誠、積極的生活态度。
做人懂得吃虧,把好處留給别人,更能交到朋友;
做事上,認準目标、直接果斷、不瞻前顧後,更容易成功。
人生多一點“傻”勁,不怕吃虧,不去懷疑,勇往直前,往往更能活出别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