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作者丨潘磊

編輯丨海腰

圖源丨Midjourney

中國車企找到歐洲版“墨西哥”,終于為看上去難以避免的歐洲電動車關稅加上了一道“保險”。

這個歐版墨西哥正是土耳其。

上月初,土耳其宣布已經和全球最大電動車企業比亞迪簽署了一項協定,後者将在土耳其投資10億美元,以落地一家年産能15萬台的電動車工廠,以及一個研發中心。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該工廠将于2026年投産,并提供大約5000個就業崗位。

但幾乎在同時,土耳其修改了對有關進口産品征收附加關稅的決定,在土投資設廠的中國車企無需繳納此前規定的40%額外關稅,而隻需繳納10%的關稅。

這相當于比亞迪用這筆10億美元的投資,換來了有關汽車進口關稅方面的豁免權。

對于比亞迪來說,這是一樁劃算的交易。

因為這不僅關乎一個規模超百萬台的潛力市場(2023年土耳其汽車銷量約為123.3萬台,土耳其汽車分銷和移動協會資料),更與整個歐盟市場有關——土耳其和歐盟有關稅同盟協定,絕大多數出口産品零關稅。

2023年,歐盟乘用車銷量1050萬台(歐盟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資料)。

這讓土耳其成為中國汽車“出海”浪潮中的香饽饽。

除了宣布大手筆投資的比亞迪之外,奇瑞、上汽、長城、SWM(斯威汽車)等,都在就落地工廠事宜和土耳其展開探讨。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中國車企想要的,土耳其都有

“來自比亞迪的投資将會加強我們的汽車工業”。

土耳其工業與技術部長穆罕默德·法提赫·卡希爾在一份官方新聞稿中稱,土耳其是歐洲“第三大汽車制造國”。

但有資料顯示,如果以2023年的産量計算,德國、西班牙、法國的汽車産量都超過土耳其。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法國也僅僅比土耳其多出大約4萬台左右。

加上商用車,土耳其2023年的汽車産量達到了146萬台。

這位部長真正在乎的是,來自中國車企的投資能推動土耳其汽車工業轉型更新。

因為就目前而言,外國品牌在土耳其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在2023年土耳其汽車市場銷量TOP10品牌中,歐洲品牌占7個,日韓品牌各有一個(豐田和現代),美國福特也占據了一個名額。

TOP10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加起來達到了72.6%。

土耳其的本土品牌(TEMS或者BMC等),基本上集中在商用車、特種車領域。

但現在的土耳其,一直想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電動車品牌,并将其視為推動土耳其汽車産業崛起的重大機遇。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不同于歐美汽車巨頭在燃油車領域的優勢,目前隻有中國智能汽車産業鍊能夠幫到土耳其。

同時,土耳其的汽車産業還具有外向型特點。

根據土耳其烏魯達汽車工業出口商協會(OIB)公布的資料,土耳其汽車工業在2023年的國際銷售額達到350億美元,同比增長13%。

土耳其對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傳統汽車強國的出口,都實作了大幅增長(增幅最低的德國是11%)。

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對俄羅斯的汽車相關産業出口也同比增長了42%。

另一方面,土耳其對北美自貿區的出口下降了22.5%。

但這至少表明,土耳其的汽車工業品出口不僅僅能覆寫歐洲市場(包括俄羅斯),實際上對北美市場也有“管道”。

土耳其由此有望成為橫跨歐美的轉運中心。

這對中國車企來說頗具吸引力。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中國汽車售價一度比特斯拉還貴

僅從市場結構角度看,土耳其汽車市場很可能正處于電動化爆發的前夜。

有資料顯示,盡管2023年土耳其汽車市場隻賣出了大約6.6萬台電動車,但這卻是2022年7540台的近9倍。

電動車滲透率也呈現出同步高速增長的态勢。

2023年土耳其電動車滲透率為6.8%,2022年則為1.2%。

惠譽旗下研究機構BMI預測,到2032年,電動車在土耳其的滲透率預計将達到30.4%。

即便是以2023年的汽車銷量計算,這也意味着大約37.5萬台的潛在銷量。

該資料還不包括出口歐洲市場的銷量。

另外,土耳其在去年底就擁有超過12萬個充電站,相當于有了一定的電動車基礎設施。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從人口角度看,土耳其擁有8500萬人口,是歐洲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人口國,而且近年來GDP增速都在5%以上,汽車消費潛力不可小觑。

這讓中國車企看到了巨大潛力。

以比亞迪為例,其2023年隻在土耳其賣出了839台車,在所有品牌中排在第37名,但這卻未影響比亞迪在土耳其豪擲10億美金。

同期在土耳其銷量最好的是奇瑞,賣出了4.1萬台新車,排在第11位。

上汽MG銷量1.4萬台,排名第20。

但很顯然,奇瑞以油車為主,而MG則是憑借歐洲品牌打開市場,中國的電動車競争力并未得到充分展現。

另外,東風、紅旗也在拓展土耳其市場。

據創維汽車相關人士此前介紹,創維的一款電動車曾經獲評為“年度電動車”,并在2023年上半年最暢銷電動車榜單中名列第三。

創維汽車的土耳其經銷商甚至正在把電動車賣到葡萄牙、匈牙利和克羅地亞等歐洲國家。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創維汽車總裁、聯合創始人吳龍八在去年7月份曾經表示,創維在土耳其市場的銷量和價格方面均超過特斯拉Model Y。

“我們的車賣到了大約160萬裡拉,折合人民币在45萬-48萬之間”。

他稱,這跟産品有關。

“我們的車型在開發階段,都是既要滿足國标,也要滿足歐标”。

他認為當地人對中國品牌的認可度比較高,也幫助了中國電動車銷量的提升。

另外,創維能夠在土耳其賣出高價也表明,當地電動車産業鍊發展尚不完善,導緻成本居高不下。

土耳其政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是以就有了先對中國汽車加征關稅,然後又對落地建廠的車企提供豁免的操作。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土耳其路徑”

土耳其和歐盟的關系,目前比不上“美墨加協定(USMCA)”中的美墨關系——畢竟土耳其還未加入歐盟。

但對中國車企來說,這并不是問題。

除了土耳其和歐盟之間有關稅同盟協定,在土耳其生産的汽車産品可以銷售到歐盟之外,重要的一點還在于,土耳其不會有其他的一些“附加”要求。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比如歐盟委員會此前對中國電動車發起的反補貼調查,調查原因居然是後者對歐盟相關産業“有威脅”。

在為中國電動車預設了“有威脅”的标簽之後,歐委會的調查開始變得荒唐。

比如要求中國企業交出電池配方,等等。

這讓歐盟的反補貼調查變成了一種保護主義。

但對土耳其人來說,其并沒有類似顧慮。

土耳其當然也想發展自己的電動車産業,比如土耳其汽車聯合控股集團(TOGG)正在和廣汽讨論成立合資企業。

TOGG也被視為土耳其的“造車新勢力”,其動力電池供應商據稱是中國企業孚能科技。

在這種合資模式下,土耳其作為技術或者産品引進方,不會認為中國車企“有威脅”。

另外,土耳其加速跟中國車企的合作,也跟歐洲車企此前的“撤資”有關。

豪擲10億美元,中國車企在歐洲找到下一個墨西哥

2020年中,大衆汽車集團取消了一個在土耳其的汽車工廠項目,該項目原計劃投資13億歐元。

土耳其原本将這筆投資視為提升本國汽車産業的一個标志性工程,也是以對項目被取消頗為不滿。

在大衆不看好土耳其的汽車産業發展前景後,後者從中國車企處尋找機會,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到目前為止,通過一連串增加關稅和豁免關稅的操作,土耳其已經敲定了比亞迪這一單。

随着更多車企和産業鍊企業落地土耳其,中國車企出海歐洲又趟出了一條類似于墨西哥角色的“土耳其路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