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訊( 通訊員 楊丁香 翟詠璋 )綠樹陰濃夏日長,大幹奮鬥正當“夏”。連日來,江華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各大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産、趕訂單,推動“一主一特”工業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促進工業經濟運作穩中向好、穩中有進,順利實作時間、任務“雙過半”目标。
來到湖南銳毅馬達制造有限公司的工廠中的房間裡,大型裝置正高速運轉,精準地完成着各種複雜工序。勞工們則聚精會神地将電機的定子、轉子、軸承等部件一一安裝到位,各項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着,確定訂單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電機企業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李忠林 攝
“上半年的産能我們是超額完成的,我們上半年的日均産能是每天二十幾萬台電機,到下半年可能會達到每天三十幾萬台。”湖南銳毅馬達制造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智英信心十足。
江華高新區一角 熊洋 攝
今年來,江華緊緊抓住沿海地區急需轉移外遷發展機遇,圍繞新材料主導産業和電機電器特色産業不斷強鍊補鍊延鍊。一是通過“以商招商”的方式,新簽約肉鴿深加工、金瑤産業園、同步電機等項目19個,其中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個。二是樹牢“項目為王”的理念,強化統籌排程,加強部門關聯配合,推動江華爾德康明電器、江華華遠新材料、江華灰鲸智能等16個項目建設不斷提速,開工項目總投資25.75億元,其中江華灰鲸智能項目的開工建設,推動了該縣電機産業鍊向下遊電器産業的延伸。三是持續深耕“一主一特”産業,1-5月新簽約5000萬元以上“一主一特”項目15個,計劃總投資23.08億元;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一主一特”項目14個,計劃總投資23.26億元。目前,“一主一特”産業企業總數達162家,1-5月新材料産業鍊産值48.29億元,占規模工業總産值的56.09%,電機電器産業鍊産值28.59億元,占規模工業總産值的33.21%。
電機企業勞工正在趕訂單 李忠林 攝
與此同時,該縣堅持科技創新,推進“大灣區科技創新+江華制造”模式,加強與大灣區的協同關聯,實行科研在大灣區,生産在江華,實作産品共銷、人才共享、資金共引、技術共研,建構“閉環式”生态圈,将沿海地區的尖端科技、硬核産品無縫銜接到江華,逐漸将園區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建立基地。國夢電機等20餘家企業研發機構在廣東,生産基地在江華,有效結合本土人力資源與沿海地區科研技術。鼓勵優先實作關聯的國夢電機、長錦成電器、豐輝電機等企業當好“宣傳員”,輻射帶動共建共享成為園區标配。百歌電器、雅力德科技、卓業電子等8家企業被認定為2024年湖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為了讓企業“放下包袱”,放出活力。該縣建立招商引資、要素對接、辦證跑腿、答疑解難等全程“一條龍”精準服務機制,實施“一行一計”“一鍊一方”“一企一策”高效纾困措施,提升企業“點對點”專班跟蹤服務質效。
錨定打造千億電機産業叢集目标,賦權園區168項審批事項,優化電機企業“全鍊條并聯式”審批,74家電機企業落戶園區,電機零配件基本實作本土化生産,“中國電機之城”初具雛形。以“五五”工作法為抓手落實“走找想促”行動,建立“一把手”聯企聯項目“抓推進、強服務、解難題”責任制,實行責任上牆、挂牌上崗、打卡服務。每周開展“政企連心橋”活動,截至目前,共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47個。
據初步統計,江華高新區上半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産值100.15億元,增幅7.54%;高新區全口徑稅收為4.8億元,其中,規工企業實作稅收2.1億元;主導産業營業收入占比超70%;新增入統規工企業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