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經濟面臨“大衰退”,什麼是薩姆法則?

今年1月9日,美國前總統,現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表示,他希望美國經濟在11月之前崩潰,因為自己不想接手一個爛攤子。現在,随着一系列明顯征兆的出現,他的預言,可能要成真了。

美國經濟面臨“大衰退”,什麼是薩姆法則?

沒人比我更懂美國經濟

我們都知道,上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這場金融風暴從2006春季開始逐漸顯現,從2007年開始席卷全球,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經濟遭遇重創,咱們也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2008年10月,“股神”巴菲特發表署名文章,題目是《我在買入美國》,他的影響力在第一時間得到展現,至少在美國國内,金融風暴帶來的影響,逐漸平息了下來。

可如果巴菲特沒有買入美國,而是套現跑路呢?綜合多家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巴菲特減持大量蘋果公司和美國銀行的股票,累計套現900億美元。如果“股神”對美國經濟都沒有信心,那一場“大衰退”,看起來就不遠了。

美國經濟面臨“大衰退”,什麼是薩姆法則?

巴菲特不再“買入”美國

本輪美國股市暴跌,直接原因是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就業資料不及預期。資料顯示今年7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11.4萬人,遠低于預期的17.5萬人。同時,美國7月失業率上升至4.3%,創下最近三年新高,觸發“薩姆法則”。這裡的薩姆法則,意思是如果三個月内的平均失業率比過去 12 個月内的最低水準高出半個百分點,那麼這個國家就處在經濟衰退過程中。

經過過去多次經濟危機中,歐美各主要國家的具體表現,該法則被業界認為100%準确。雖然沒過多久,美聯儲、華爾街就跳出來說,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不大,大家别慌。但深挖一下這背後的邏輯,我們就會知道,美國經濟存在的問題很大,時間也很長,現在迎來一波總爆發,完全是因為遮掩不過去了。

先說美國勞工部的就業資料,除了公布非農就業人數和失業率之外,還有兩個資料非常值得關注,他們把5月和6月的就業人數都進行了下修,這種操作在進入2024年之後,不止一次出現。就是因為能“下修”之前的資料,掩蓋真正的問題,政客們才能吹噓諸如“拜登經濟學”之類的奇迹,鼓吹美國經濟依然強勁。

美國經濟面臨“大衰退”,什麼是薩姆法則?

“拜登經濟學”一敗塗地

那為什麼現在突然暴雷了呢?原因很簡單,拜登已經退選,群眾對經濟衰退的體感也越來越明顯,問題已經掩蓋不住了。正常來說,我們判斷一個國家的經濟怎麼樣,隻需要看兩個資料就行。一個是财政收入,主要是稅收,代表政府能掙多少錢,另一個是财政支出,政府每年花多少錢。

如果掙得錢越來越多,經濟自然就好,反之亦然。我們要先認清這個底層邏輯,才能去談那些讓人眼花缭亂的經濟學理論和金融概念。2022年,美國的财政收入約為4.9萬億美元,支出5.87萬億。2023年分别是4.4萬億和6.1萬億美元。看見了嗎,美聯儲加息2年多,讓天量美元回流到美國,美國政府的收入反而在減少,支出卻在不斷增加。

這不僅導緻美國聯邦債務突破35萬億美元大關,還說明如今的美國啊,已經基本失去了自我造血的能力。金融遊戲确實能賺錢,但它本質上是一個錢生錢的遊戲,各類商品不會從地裡長出來。而且在美聯儲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在金融體系裡空轉的成本相當高,如果接下來,美國還是無法收割一個比較大的經濟體來回血,那“經濟硬着陸”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美國經濟面臨“大衰退”,什麼是薩姆法則?

他倆誰是救世主

你看這兩年,美國人先試圖瓜分俄羅斯,又瞄準中國,還抽走了歐洲、日本不少錢,事實證明,當他們拿中、俄沒辦法的時候,美國經濟自身就會走向崩潰。至于這個崩潰的時間點是在9月美聯儲降息前,還是11月總統大選投票前,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總之今年的美國經濟,還有很多好戲可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