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滬上高溫開啟了“烤箱”模式,水上運動休閑頗受青睐。位于松江佘山的瑪雅海灘水公園(下文簡稱“瑪雅水公園”)毫無懸念地迎來了旅遊旺季。此前,有市民告訴周到幫辦新聞熱線,他們在這家公園的遊玩體驗欠佳,主要是很多隐形消費雖然明碼标價,但是卻給遊客步步要錢的感覺。而且園方不讓帶“有色飲料”,自己卻高價售賣,限制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情況到底怎樣?7月31日,周到幫辦“夏令服務提升行動”報道記者專程“到此一遊”,又發現了該公園一些服務亟待提升的問題。
去瑪雅海灘水公園玩結果遭罪,接駁車烈日下要等半小時還塞得像罐頭
核載55人的接駁車竟塞了68人
當天早上9點,記者從佘山地鐵站2号口出來,看見兩位年輕女士帶着一個小男孩,抱着一隻色彩斑斓的遊泳圈,一路打聽瑪雅海灘水公園接駁車的站點。走到城中路派出所綜合治理辦公室門口,才看到訓示牌。原來,去瑪雅海灘水公園和歡樂谷的接駁車,都在馬路對面,需過天橋。
剛到橋頭,就有兩名計程車司機上來拉客。
那邊接駁車要10點半才來。我送你們過去。你們三個人,每人10塊錢,不拼車。30塊錢,比打車還便宜。”
兩位女士顯然是在出門前做好了攻略,根本沒有停留,就上自動扶梯走了。
由于時間還早,記者有意在計程車司機們候客的樹蔭下停留下來。司機們當然也不會放過我這位潛在“顧客”。得知記者在等人,他們不想多費口舌,轉身又去攔其他路人。
記者注意到,該橋頭樹蔭可能是司機們的“排程室”。地上的草皮踩沒了,樹丫上或放或挂着司機們自備的水杯、水瓶。成功“獲客”之後,他們就把乘客帶到附近停車場上車。
9點15分,記者來到天橋另一側。這裡是前往歡樂谷和瑪雅海灘水公園的接駁車專用車站。先到的兩位女士以及小男孩還在簡易候車棚下等車,而前往瑪雅水公園的車還沒有來。前往歡樂谷的接駁車9點發車,已經開走了一班。
手機顯示,當時氣溫已經35°C,陽光一覽無餘。記者撩開旁邊一家雜貨店的門簾皮條,可以吹一下空調。但是如果不消費,免費空調也不好意思長吹。車站旁有一間旅遊咨詢點,小小的一間房子,顯然剛上班不久,室内高溫還沒有降下去。如果客流較大,這間小房子,顯然無法容納。
等到9點28分,有兩輛瑪雅水公園的接駁車先後到站。第一輛客滿後,第二輛的門仍然不打開。記者隻好跟着遊客們一起,全部擠上了第一輛車。
記者上車時看見部分遊客都站着
車上實在沒有立腳之地。抱着遊泳圈和其他浮力設施的大人和小孩,已經把車廂塞得滿滿的,空氣中彌漫着汗臭味,混合着各種防蟲防曬和護膚品的味道,令人不适。司機大聲吆喝大家站穩扶好,又叮囑駕駛座旁邊面向車廂的乘客轉身向前,然後就開車了。
大巴車行駛了約7分鐘,來到瑪雅水公園門前廣場邊。記者下車時看見,車門上寫有該車“核載55人”字樣。記者挨個清點乘客人數,包括司機在内,這一車總共塞了68人。
接駁車的車門上寫有“核載55人”
記者告訴司機:“您是第68人!”司機笑着說,後面幾車人會少一點。
中午12:30,記者返程時,車上乘客的确較少。但是在佘山接駁站等車的遊客依然排着較長的隊伍。旁邊便利店售貨員說,下午兩點之後,人更多。
根據站台上的資訊,到瑪雅水公園的接駁車,每天9:30-22:00之間運作。遊客張先生覺得,夏天首班車的時間可以适當提早一點。這樣不僅可以讓遊客體驗更好,而且還能避免遊客被對面拉客司機欺騙。
張先生說:
公園那邊9點半開門,這邊首班車還沒有出發。這個時間銜接不科學。而且候車條件很糟糕,太陽這麼熱辣,連塊遮蔭的地方都沒有,瑪雅水公園,這服務做得太粗放!”
接駁車站台的遮陽布擋不住烈日
最貴成人票還需加錢才能兌換防水袋
記者一行于7月31日當天到瑪雅水公園視窗購票。記者想節省一點采訪成本,提出買399元的“雙人票”。視窗售票員說,這樣的優惠票需要提前在網上訂購。現場買票,成人隻能購買全價249元的日票。
付完款,拿到票,記者一回頭,看見隔離欄外面有一塊牌子,上面公開的票價比記者所購票價格低了近百元。這是怎麼回事?現場從業人員連忙過來解釋,說這是“體驗票”的價格,到7月2日就沒有了。
“過期資訊,還放在這麼顯眼的位置?難道是存心給咱購買全票的遊客添堵?”從業人員說,下面的小字寫得明白,看一看心裡就不堵了。後來,記者發現,在該公園裡,所有細節和真相都藏在告示牌的小字裡面。如果不仔細閱讀小字,你可能會覺得處處要錢,步步踩坑。
從安檢口進園,左側老大一塊藍底白字的招牌:“防水袋兌換處”。記者看到這個标牌之前,已經在入口處各攤位之間看了一遍,了解到最便宜的防水袋都得30元一隻。來玩水,如果帶手機,首先得確定手機不進水,是以防水袋确實是“剛需”。
園内攤位裡商品的标價
記者以為該“防水袋兌換處”是瑪雅水公園給遊客發福利的地方,于是拿着自己差1元就250的全價票興沖沖地進去了。
裡面是個商場。售貨員看了記者的票根後,說需要259元的套票才能兌換。
記者:249元,已經是你們售票視窗最貴的單人票了。
售貨員:要兌換防水袋,就得買259元的套票。
記者:視窗買不到這種票,我們買票時,也沒有人介紹呀。
在售貨員的引導下,記者掃了歡樂谷的小程式,實名注冊了普通會員,依然沒有兌換到防水袋。
記者按要求掃碼兌換防水袋
出了店門,再回首,又一次體會到,在該公園仔細閱讀小字的重要性。在“防水袋兌換處”巨大字的招牌下面,有一行很容易被忽視的小字:“注:僅限購買水公園全日成人票+進階防水袋套票遊客使用”。
招牌的底端有一行很小的注意事項很難被注意
記者發現,在瑪雅水公園,類似的消費場景比比皆是。如果遊客認真閱讀小字,就會得到完整的資訊,要不要花錢,玩不玩某個項目,遊客自己決定。如果着急忙慌,不看小字,或者不認真閱讀小字,遊客可能就會獲得相反的體驗。
所謂“一票制”,實際上處處要錢
在瑪雅水公園的企業微信号上,服務說明一欄明示:
“公園實行一票制,門票包含所有水上遊樂項目及表演(特殊時期舉行的特殊場次除外),但園區内的餐飲、購物及物品租賃等需要另行付費(詳情請參閱現場告示)”
如果遊客認為,購買了該公園的門票,就可以無障礙享受所有服務,跟買了五星級酒店自助餐的飯票一樣,酒店擺出來的都可以盡情品嘗,那就是天大的誤解。你進了瑪雅水公園,會發現這家“自助餐”一進門就要你租衣帽間,租餐具,要麼你自帶,否則隻能“看吃”。
記者發現,該公園很多服務都是30元起步。比如租儲物櫃,租浮力圈等等,基礎價都是30元。跟超市入口處儲物櫃一般大小的格子,用一次租金30元,還得另付20元押金。雖然這是一些遊樂場的“慣例”。
浮力圈出借處明碼标價
園内的确有很多遊樂項目都是标榜“免費”的,但是一涉及到物品寄存,就得租賃“格子箱”,臨時存放,收費10元,否則就要跟背包等“粗貨”一起,堆放在入口處的框子裡。
沒自帶“餐具”,也不租賃“餐具”就不讓“品嘗”的項目,懶人河漂流就是一個。記者也曾試圖“蒙混過關”,但是沒有成功,在入口處就被“守門員”攔下。
租賃救生圈等浮力設施的場地很大,裡面堆得滿滿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一隻普通的救生圈,直徑50厘米,租賃價30元,雙人的60元,三人的“家庭版”90元。站在河邊,看見水清且淺,如果沒有浮力裝置,就隻好“望水興歎”。
部分遊客租借了泳圈
有色飲料不讓外帶?園内可随處買
此前,市民尋訪員周女士曾向周到幫辦新聞熱線反映,她在上海瑪雅海灘水公園遊玩時攜帶了一瓶未拆封的飲料,被拒絕入内。安檢人員向她解釋:考慮到水質安全,有色飲料均不可帶入園區。但周女士注意到,該公園内售賣各類有色飲料,比如可樂等,售價比外面高4倍左右。
周女士認為,不允許遊客攜帶有色飲料,公園裡面卻在售賣有色飲料的行為,違反《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規。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7月31日,記者在瑪雅水公園大門口看到有提示牌,明确告知“有色或酒精飲料(可樂、紅茶、啤酒等)、帶刺激性氣味(臭豆腐、榴蓮、螺蛳粉等)的食品”不得攜帶入園。而公園内,各售貨點都有可樂等飲料在銷售。百事可樂10元/瓶,純淨水8元/瓶,最貴飲料15元/瓶。
周女士說,“水質安全”僅是個說辭,她還拍到了水道裡漂着飲料瓶的情況。
一方面不讓遊客自己外帶,另一方面他們自己卻在園内高價售賣。同樣的飲料,為何如此‘雙标’?水質安全無非是他們保護自己壟斷利益的借口。”
為了驗證周女士提出的問題,記者特意自備了一大玻璃杯養身紅茶,唯恐檢票口安檢人員看不見,特意裝在敞口的馬夾袋裡。令記者失望的是,門口安檢人員根本沒有檢視記者随身攜帶的物品,連詢問都沒有。
在更衣室外面的空地上,記者看見一大家子人圍坐在那裡,吃着外帶的豐富午餐。記者特意上前詢問,是“外帶”的還是“内買”的?那一家子回答說,是外面帶進來的。
就此,記者詢問門口安檢員,入園禁帶有色飲料的規則是否有變?從業人員僅表示,還是按照公園的規章執行。至于公園的規章是怎樣的?該從業人員沒有回答。
對此,周女士表示,她從7月3日就開始多次投訴此事。市場監管部門最近一次回複是在7月19日。
雖然執法部門沒有立案,但是他們可能也覺得瑪雅水公園的做法确實欠妥。為了平衡各方利益,公園可能在不公告的情況下,放松了對遊客自帶飲料的管控。如果是這樣,說明我的堅持促進了他們服務品質的提升,惠及了廣大遊客。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就是記者遇到了查得松的安檢人員。”
為此,記者多次撥打瑪雅水公園的咨詢電話求證,但是到發稿前尚未撥通。
老葉說:心要爽,不要涼
說好“一票制”遊園,結果一進園卻開啟花式要錢模式。雖然從面上看,該明碼标價的都标了,該履行的告知義務也履行了,合法合規。但是,告示牌用大字吸引人,用小字設陷阱,用比例極不對稱的小字向來去匆匆的遊客進行告知,将收費條款弄得跟保險合同一樣複雜,這種誠意顯然打了折扣。
還有,說好保護水質,拒絕有色飲料,這一點,遊客也能了解。結果,遊客自帶的被禁了,園子裡卻在高價售賣。這個“雙标”就讓遊客很不服氣。
提升服務品質不應隻是拿來唱的“高調”,而要落到實處,讓遊客順心滿意;要調整站位,以遊客之心去為遊客服務。
炎炎烈日,瑪雅水公園的确是一個不錯的避暑去處。相關部門能否為烈日下等車的遊客想想,如何把服務做到跨前一步?如何把公園的涼意延伸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