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 通訊員 何依琳 李卓冰 吳怡瑤
為豐富假期生活,用好用活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資源,慈利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優秀傳統文化、非遺技藝、應急救援、家庭教育”等方面,開展“我愛慈利——公益課堂”系列文明實踐活動,讓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有“知”、更有“趣”。
“七彩假期”,共度缤紛夏日
在課堂裡,縣青志協“繁星築夢”七彩假期志願服務隊的大學生志願者“多般武藝齊上陣”,特色課堂不停歇。
“泡茶也有儀式感,小朋友們想學嗎?”“舞獅的小技巧,小朋友們想知道嗎?”開班儀式上,志願者采用提問的方式,用熱情活力的語言,成功吸引着孩子們對知識的探索。
活動開展以來,“七彩假期”的課堂除了開展基礎的作業輔導,還推出了國學、心理學、書法、非遺、體育課等豐富多樣的課程。
截至目前,“七彩假期”課堂已開展9期,共有32名大學生參與,100餘名中國小生受益,活動成果得到了學生、家長、社會的一緻好評。活動不僅能為留守兒童提供家庭教育服務,為返鄉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更讓孩子們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領域,使大家的興趣愛好得到了培養,溝通能力得到了鍛煉,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假期生活。
“愛讀書”,探尋讀書樂趣
“參加這個活動後,我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好看的書等着我去發現,我要一本一本讀個遍。”一位學生說道。
為了讓學生們充分領略閱讀的魅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縣樂善志願服務隊在暑假期間開展“愛讀書”活動,為學生們搭建一個充滿書香的平台,激發他們對閱讀的熱愛。
活動中,孩子們互相協作,交流心得、分享經驗,共同開啟閱讀之旅。志願者通過成果展示、禮品激勵等方式,鼓勵學生繼續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
“愛讀書”活動以培養孩子讀書樂趣為目标,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建立一種快樂、自由自主的閱讀文化。激發孩子對閱讀的熱愛,豐富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在提升孩子們内在修養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溝通表達和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
“救在身邊”,填補應急知識空缺
為樹立居民安全防範意識,普及應急救援知識,縣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聯合縣消防救援大隊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帶來精彩專業的“應急大課堂”。
“小朋友們想體驗消防水槍嗎?”“小朋友們想上消防車參觀嗎?”
在消防知識宣傳的活動現場,志願者講解火場逃生技巧、普及日常消防知識、示範滅火器等消防裝置,還讓小朋友體驗水槍操作、試穿消防服、試戴防煙面罩等項目,活動現場個個熱情高漲,直呼過瘾。
在防溺水知識宣傳活動中,志願者聚焦“溺水後如何自救”和“發現溺水人員如何正确施救”兩個關鍵方面,向現場群衆科普應急救援知識。
“救在身邊”大課堂聚焦各類應急知識的宣傳與普及,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逐漸增強居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力求實作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全力打通新時代應急安全宣傳的“最後一公裡”。
“我是好家長”,共築親子和諧家園
“在家庭沖突中産生的情緒,應該及時交流,給情緒做‘減法’。”一位家長在參加活動後表示。
該活動從家庭責任、情緒壓力等多方面剖析家庭教育關系,旨在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觀念,推動親子和諧共處。
活動中,縣心理援助志願服務隊志願者老師以家庭問題為出發點,通過互動問答、遊戲體驗等方式,拉近家長間的距離,家長們紛紛暢所欲言。
“我是好家長”活動以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目标,全力打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打通家庭教育問題壁壘,推動形成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風尚。
“非遺進課堂”,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非遺手工的制作并不簡單,當我看見作品的那一刻,深深的自豪感瞬間湧上心頭。”
老師們巧妙地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在非遺課堂中,老師們教授了“多彩臉譜”和“掐絲景泰藍”等相關知識與技藝。
通過生動的講解、精彩的示範,營造出濃厚的文化學習氛圍,建構出充滿趣味和活力的互動空間,點燃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熱愛之火,讓積極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一種新風尚。
慈利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點亮孩子們的暑假生活,打通了宣傳群衆、教育群衆、關心群衆、服務群衆的“最後一公裡”,讓文明實踐場所成為講好文明實踐故事、傳播文明實踐聲音、凝聚文明實踐力量、彰顯文明實踐擔當的重要陣地。目前,該中心已組織開展“我愛慈利——公益課堂”系列文明實踐活動18期,閱聽人青少年300餘人次。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