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大鼠研究顯示,把酒和能量飲料混在一起喝,可能會導緻大腦認知功能的長期損傷。
酒和能量飲料都深受年輕人喜愛,不論是為了深夜派對還是通宵學習。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如今青少年飲酒的情況呈上升趨勢。人們在喝酒時,有時也會兌入一些能量飲料。
能量飲料與一般的軟飲料(不含乙醇或乙醇含量小于 0.5%的飲料制品)類似,但其中會含有高濃度的興奮劑(例如咖啡因),還有其他的添加成分(例如牛磺酸和維生素)。青少年選擇這類飲品的初衷是希望能提高專注力,保持清醒,以及恢複體力。然而,将它們混在一起喝,可能會對大腦功能産生何種長期影響,人們一直知之甚少。
圖庫版權圖檔,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在一篇發表于《神經藥理學》(Neuropharmacology)的論文中,來自意大利卡利亞裡大學(University of Cagliari)和卡塔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tania)的研究人員發現,将酒和能量飲料混在一起喝,或許會給大腦帶來長期的傷害。
研究人員做了一項實驗:他們讓處于青春期的雄性大鼠分别“喝”(其實是灌胃)自來水、酒、能量飲料(紅牛)或兩者的混合飲料;53 天後,他們再用腦部掃描和行為測試等方法評估這四組大鼠的認知功能。
研究中,飲酒組大鼠的乙醇每日給藥劑量為 3.2 克每千克體重,相當于一個 70 千克的人喝下 18~24 克乙醇;能量飲料組大鼠的紅牛給藥劑量為每千克體重兩罐等效量重,相當于一個 70 千克的人喝下兩罐紅牛;而混合飲料組大鼠的給藥劑量則為二者相加。根據此前《柳葉刀》(The Lancet)的研究,無論地區、年齡、性别或年份如何,成年人群推薦的酒精攝入量均為每天不超過 18.7 克乙醇。是以,對于實驗組中“飲酒”的大鼠而言,它們的酒精攝入量已經在該推薦值上限附近。
研究人員發現,混合飲料組大鼠的學習與記憶能力出現了持久的變化,而且大腦負責學習與記憶的區域——海馬,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海馬的可塑性似乎會受到影響,進而損害大腦對新的資訊和需求作出适應和改變的能力。而這是大腦正常功能中至關重要的部分。
圖庫版權圖檔,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起初,這些同時攝入酒和能量飲料的大鼠的特定大腦名額和功能有所上升。相較于對照組,這些大鼠的神經元短期内表達了更多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這種蛋白質和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 B(trkB)互相作用後,能促進海馬和其他區域的神經元的生長,有助于學習與記憶。可惜的是,這種好處并不持久。一段時間過後,待這些大鼠成年時,這兩種蛋白質的表達水準都會顯著降低,大腦功能也對應地出現大幅下跌。
學習和記憶的主要分子機制是海馬的長時程增強(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即突觸前神經元在短時間内受到快速重複刺激後,在突觸後神經元快速形成持續較長時間的興奮性突觸後電位增強的現象。
基于此,突觸前後的神經元能夠編碼新的長期記憶,将其存儲在大腦中。海馬神經元的突觸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便展現在這裡。分子層面上來講,突觸前神經元會分泌谷氨酸,它與突觸後神經元的受體結合,刺激更多的受體遷移到神經元細胞膜上,進而加強突觸間的連接配接。
圖庫版權圖檔,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根據研究結果,起初能量飲料和混合飲料組的海馬 LTP 均出現了增強,這與研究人員測得的 BDNF 蛋白水準升高是一緻的。而到了成年階段,三組實驗組大鼠的 LTP 均顯著降低,說明在青春期攝入長期攝入這些飲料都會損傷大腦的記憶功能。
曾有研究指出,能量飲料裡的咖啡因是一種腺苷受體拮抗劑,長期攝入咖啡因會造成 LTP 的顯著下降,這也許是咖啡因阻斷腺苷的作用後,腺苷受體回報性表達上調所緻。另一種可能性是咖啡因會下調 BDNF 蛋白的表達水準。
研究人員寫道:“我們的結果顯示,如果在青春期前後把酒與能量飲料混在一起喝,大腦海馬會出現電生理和分子水準的适應性變化。這與行為的改變有關,并且在青春期時期便開始顯現,一直持續到成年時期。”
不過,至于人喝下酒和能量的混合物會有何後果,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确認。值得注意的是,酒精對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可能存在性别差異,這也許是因為性腺産生的激素及其神經活性代謝物能夠調節許多與酒精反應相關的神經傳導系統。酒精本身就對健康有害,顯而易見,将這兩種飲品以任何方式混合在一起都不是什麼好主意。
總地來說,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青少年把酒和能量飲料混在一起喝的後果,可能不是單獨飲用酒精和能量飲料所引發的結果之合。它可能會永久地影響大腦海馬的可塑性。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