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水上樂園越開越多,已經成為新興消費場所,那市民關心的水質衛生安全到底歸誰管?
炎炎夏日,沒有孩子能抵擋玩水的誘惑,水上樂園成為不少家庭消暑“寶地”。
“女兒在寶燕樂園玩了水,第二天就發燒了!” 市民承先生向勞動報夏令熱線互動平台傾訴了他的遭遇。此前的7月9日,他向12345市民熱線投訴寶燕樂園水質不幹淨,要求主管部門介入調查。至今,還沒有結果。
為此,勞動報記者先後聯系了闵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闵行區衛生監督所、闵行區體育局、闵行區文旅執法大隊,得到的回複都是水質衛生安全不在其管轄範圍。今夏以來,兒童戲水場所越開越多,已經成為新興消費熱點,那家長們關心的水質衛生安全到底歸誰管?
孩子玩水歸來細菌感染,市民遭遇引共鳴
“7月7日那天,我們帶女兒到位于都市路的寶燕樂園旗艦店玩,它裡面有個很大的玩水區,正趕上周末,來玩的孩子和家長特别多。”程先生說,現場當時看到水很渾濁,但看那麼多人都在玩,也就讓2歲的女兒在水裡玩了許久。“沒想到第二天女兒就發燒了,9日那天燒到了40.3攝氏度,帶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看醫生,驗血結果顯示為細菌感染。”程先生說,醫生說可能是遊泳時水質不幹淨導緻的細菌感染。
網友在小紅書、大衆點評等APP吐槽寶燕樂園旗艦店水質不幹淨。網絡截圖
随後,程先生的太太将遭遇發到了社交媒體上,沒想到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記者看到這條筆記裡有700多條評論留言,不少家長表達了類似的遭遇。網友“漢堡媽”說:“我們寶燕回來第二天說喉嚨疼,第三天起水泡,真的水好髒,希望寶燕重視一下啊!”網友“不吃紅棗”說:“去過一次,玩是好玩的,娃回家就支原體發燒,我是尿路感染。”還有網友提醒打12345投訴,留言說:“投訴,測試水裡的細菌啊,就沒有人管嗎?看了評論真是氣憤,那麼多孩子都生病了。”
此外,在某點評平台的該商家評論區,也有很多網友給出“差評”,吐槽的點主要是水質問題。“環境衛生實在是太差了,水都是渾濁的!水上樂園不應該水質是最重要的嗎?我和孩子第二天腳上都發了疹子。”“水裡面垃圾都有,大夏天恒溫三十多度還不通風,一股消毒水味道,小孩玩回來第二天就發高燒。”
記者直擊現場:水質肉眼可見渾濁
周末,勞動報記者來到了寶燕樂園旗艦店,現場一探究竟。
記者購票後進入樂園,一樓二樓為遊樂場,三樓四樓為玩水區。雖然樂園提醒進入到玩水區域要穿泳衣、戴泳帽,但現場并無從業人員管理,很多家長沒有換衣服,甚至穿着涼鞋進入玩水區。進入遊泳場所,一般要經過噴淋區域和浸腳式消毒池,但在寶燕樂園旗艦店并不需要經過噴淋,消毒池水深沒能沒過鞋底,幾乎沒起到消毒作用。
寶燕樂園旗艦店玩水區。勞動報記者 郭娜 攝影
記者看到,玩水分為幾個區域,水深不同,最深有80cm。每個區域都擠滿了家長和孩子,宛若“下餃子”。水深80cm的池子面積看起來最大,不少家長和小朋友在裡面遊泳、戲水。記者看到,水樂園的水質明顯渾濁,水上還能看到漂浮着毛發等。在80cm水池處,樂園張貼了一張“遊泳池遊玩須知”,要求“身高1.2米以下兒童、不會遊泳的少年兒童及老年禁止入内;遊泳者進入泳池應至更衣室淋浴間進行淋浴、浸腳,穿戴好泳衣泳帽。”但現場多數家長和孩子并未遵守要求,也未見有從業人員進行提醒和勸阻。
寶燕樂園旗艦店玩水區。勞動報記者 郭娜 攝影
“這個水看起來是不太幹淨,心裡有點發慌。來之前不知道是這個情況,這裡人又多又悶,準備帶孩子走了,不玩了。”一位家長說。
寶燕樂園旗艦店的水質衛生安全是如何保障的?記者詢問了從業人員和店長。她們表示,寶燕樂園非常重視水質安全,24小時水循環,每天晚上閉園後都會進行清洗和消毒,此外每個月請水質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報告都是合格的。對于承先生反映的女兒玩水後發燒的情況,從業人員說,每個孩子的抵抗力不同,而且不一定是因為玩水引起的。
四個部門回複:非監管範圍
“我向12345市民熱線投訴,闵行區市場監管局回複過我一次,說商家提供了7月3日送檢、7月6日出的水質檢測報告,顯示水質合格。”承先生無法接受這個說法,“我是7月7日去的,7月3日的水質合格有什麼用?再說,商家自己找的機構檢測的,如何確定公正性?”承先生說,他的訴求就是希望政府機關重視這個問題,有人能管這種水上樂園的水質安全,以後我們家長好放心帶着孩子玩。
寶燕樂園旗艦店的水質衛生安全歸哪個部門管?記者輾轉聯系了多家政府部門,得到的答案有點令人意外。
闵行區市場監管局表示,7月11日收到投訴人投訴後,立即前往寶燕樂園開展調查。寶燕樂園提供了7月3日水質檢驗報告,該報告為寶燕樂園根據園方衛生管理制度自行送檢,由第三方出具檢測報告,報告顯示各項名額合格。在調查中,寶燕樂園表示,7月7日當天入園接待約3000人,主要以家長帶領兒童遊玩形式為主。除市民程先生投訴外,區局暫時沒有接到其他消費者關于水質衛生安全投訴。闵行區市場監管局表示,已經與投訴市民多次溝通,後續拟依法依規組織雙方進一步開展消費調解,積極化解沖突。
不過,對于寶燕樂園水質安全監管,闵行區市場監管局表示,根據市場監管局機構管理職責,該局主要圍繞市場主體注冊、産品品質安全、特種裝置安全、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開展工作。水上樂園的水質問題還涉及場所定性且關乎專業技術,可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向相關部門做進一步了解。
闵行區衛監所表示,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公共場所實行“衛生許可證”制度,“衛生許可證”由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簽發。根據第十條規定,各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管轄範圍内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條例》對适用的公共場所進行了列舉,遊泳場(館)屬于條例适用範圍,但并不包括水上樂園。寶燕樂園作為水上樂園的主要功能為娛樂、戲水,不屬于遊泳場館,是以不具有遊泳場(館)營業必須具備的《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遊泳)》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衛監部門也就無法按照法律法規進行監督執法。
衛監所表示,寶燕樂園的水質問題,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水質監管。如果有需要,衛生部門願意配合提供衛生指導建議,參與其中。
闵行區體育局表示,國家對遊泳場所經營施行高危險性體育項目(遊泳)經營許可證審批機制,證件齊全的泳池才被允許對外經營。遊泳池裝置、面積、衛生、管理、安全等有明确要求。對經過審批的遊泳池,在水質、安全方面要求十分嚴格,闵行體育局一直進行巡查,尤其是夏季開放人流量較大的時期,確定水質和安全。寶燕樂園目前沒有到闵行體育局申辦過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證,不确定是否申辦過衛生許可證。因為該場所為遊樂場,目前無法定性其是否屬于遊泳池審批範圍。當有市民投訴或者舉報,闵行體育局會上門檢視,聯合其他部門進行評估,對此情況是否需要辦證進行答複。
闵行區文旅局執法大隊表示,寶燕樂園持有《娛樂經營許可證》,許可經營範圍是遊藝機。文旅局是娛樂行業的主管部門,但寶燕樂園的兒童樂園,戲水池等不屬于需要娛樂經營許可的項目,其水質問題,不屬于文旅部門管轄範圍。同時,文旅局執法大隊既不具有水質檢測能力,也不掌握相關衛生标準。是以此前接到相關舉報時,在經過情況核實後對市民的水質投訴進行了退單,建議移交相關部門處理。從業人員表示,酒店、健身房等文體場所内開設的符合标準的遊泳池,會由體育局核發《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由衛監部門核發《公共衛生許可證》,體育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每年都會牽頭,文旅執法大隊、衛監所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和執法,其中水質安全的檢測由衛監部門負責。
兒童戲水場所水質安全為商家自管,行業監管空白
夏天玩水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事情。但由于遊泳館遊泳鍛煉的人多,或是被各種遊泳教育訓練機構作為教學場所使用等原因,不少家長更願意選擇娛樂性更強也更友善的兒童戲水場所。目前,大大小小的戲水場所也成為不少商場吸引客流的賣點,紛紛在夏季推出不同類型的水樂園、水世界。比如,大甯久光中心開了“造趣場沖浪水世界樂園”,長風大悅城推出了“長風嬉水季”,季高兔窩窩親子樂園(浦東店)推出水樂園活動,都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去玩水。
那麼,開在商場裡、遊樂場裡的戲水場所的水質衛生安全到底該如何監管?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孩子們在長風大悅城玩水。勞動報記者 郭娜 攝影
在長風大悅城中庭,不少孩子在水上樂園裡戲水。“我們樂園用的是12小時不間斷專業沙濾循環,每天營業結束後會清潔換水,一天一換。”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工作日人少一點,周末孩子會比較多,會控制下人數,每天進行三次水質監測,確定氯含量在0.3-1.0以及PH值在7.0-7.8區間。“家長和孩子進出水池遊樂區域要經過消毒池淨足,主材氣膜也是抗菌防黴材質的。”
記者随後聯系了長風大悅城項目部求證,從業人員向記者提供了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水質監測報告,以及每天水質監測和水質消毒的記錄表,同時提供了營業結束後水池消毒清潔的相關視訊和照片。
“水上樂園的水質标準按照遊泳館水質标準執行,水質通過公共場所衛生檢測,符合GB37488-2019【公共場所衛生名額及限值要求】的标準。”長風大悅城表示,夏日嬉水季至今已經是第五年,作為商場方,十分重視顧客嬉水遊玩感受,也非常歡迎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活動進行監管、監督。
對于市場監管、衛監、體育局、文旅執法大隊等相關部門是否進行過監管,從業人員表示,行業沒有針對水上樂園的主管部門,活動是按照大型活動去派出所報備的。
記者也咨詢了大甯久光中心的“造趣場沖浪水世界樂園”,從業人員表示,隔一天會換一次水,來保障水質安全。如果有擔心,建議工作日人少的時候帶小朋友來戲水。
勞動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兒童戲水場所這種新興消費場景,由于不符合遊泳池硬性标準,沒有《高危險性體育項目(遊泳)經營許可證》和《公共衛生許可證》,是以不在各區夏季遊泳場所聯席會議監管範圍,目前都是商家自管水質衛生安全。
“作為市民來說,也希望水上樂園的水質衛生安全能夠像遊泳池一樣有部門監管,這樣我們作為消費者和家長來說,才能更放心。”承先生說。
記者手記:讓孩子們玩得更放心,執法部門能不能跨前一步?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家長來說,帶孩子戲水是夏日“剛需”,對滬上很多商場和遊樂場來說,“清涼消費”也在持續升溫,成為夏季消費新亮點。根據美團、大衆點評資料顯示,這個夏天,“室内水上樂園”搜尋量同比增長27%,豐富多樣的戲水場所不僅滿足了市民們消夏需求,也激發了夏日消費活力。從滿足市民需求、拉動消費的角度來看,我們要對各類型的戲水場所的發展持積極鼓勵的态度。
但當記者在社交媒體上點開各類水上樂園推薦的攻略後,家長們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水幹淨嗎”。在幹淨的水裡玩,本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因為沒有行業監管,全靠商家“憑良心”自管,這是眼下家長最擔心的問題。
要讓孩子們安心的玩水,讓“清涼經濟”更持久,還是要在管理制度和行業監管上有所突破。目前,對遊泳池的管理已經有了明确法律法規要求,但是兒童戲水場所則缺乏明确的監管法規。是以,可否借鑒國外的經驗,建立一套針對戲水場所的行業标準和安全規範。這些規範可以涵蓋水質處理、裝置維護、人員教育訓練等多個方面,確定戲水場所的安全營運。
同時,引進戲水場所的商場要切實承擔起監督職責,管理到位,也可以發揮商業協會的自律作用,比如對多次出現水質衛生安全問題的戲水場所采用“黑名單”制度等。
我們更想呼籲的是,監管部門跨前一步執法,主動承擔起守護公衆健康安全的責任。作為監管部門,一句“按照法律規定非監管範圍”似乎有理有據,但顯得有些冷漠。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鼓起勇氣,不怕麻煩,打破條塊分割,加強跨部門協作,形成監管合力。通過定期檢查、突擊抽查等方式,對水上樂園進行全方位的監管,確定其安全營運。
當然,除了商家和監管部門雙重合力監管之下,消費者也要提高警惕,一旦發現水質問題或其他安全隐患,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共同維護一個健康、安全的水上娛樂環境。
當監管空白補上了,家長們自然安心了,孩子們也能快樂無憂地玩水了。
頭圖為孩子和家長在寶燕樂園旗艦店玩水。勞動報記者 郭娜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