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個涉農區是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區農業農村委是上海合力推進鄉村振興極其重要的一環,對于各涉農區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打造更多鄉村振興亮點發揮着關鍵作用。我們策劃推出“對話區農業農村委主任”系列專題報道,通過對話鄉村振興“施工隊長”,揭示上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重大命題的破題之道。
今天,推出奉賢篇↓
奉賢區農業農村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李秋弟:作為上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奉賢争當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者、城鄉融合發展排頭兵。對标國際最高标準、最好水準打造上海農業科創谷;集中連片打造和美鄉村,化“盆景”為“風景”;搭建“百村”系列平台,合力“造血”促增收。我們的奮鬥目标,就是努力實作“鄉村讓城市更美好、鄉村比城市更美好”的願景,奮力譜寫“奉賢美、奉賢強”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主任語錄
一直聽說奉賢農業有“四大工程”,能不能請李主任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農業四大工程?
李秋弟:四大工程分别是:1710米袋子、1223菜籃子、8050果盤子、1250肉盆子,這些是奉賢農業的四梁八柱。“1710米袋子”,即17萬畝水稻10萬噸糧食。是指我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推進糧食穩定生産,全年共種植水稻17.6萬畝,實作産量10萬噸。“1223菜籃子”,即12萬畝次23萬噸蔬菜。是指奉賢區紮實完成“菜籃子”區長負責制考核工作,推進蔬菜綠色生産,保持蔬菜生産供應能力穩定,全年蔬菜播種近12萬畝次,産量近23萬噸。“8050果盤子”,即8000畝黃桃、5000畝蜜梨。奉賢黃桃和莊行蜜梨均是國家地理标志産品,是我區優質農産品的名片。我區多年來持續推動優質果園的建設,通過采用增施有機肥、生草栽培、綠色防控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奉賢黃桃和莊行蜜梨的品質,在上海市地産農産品品鑒評優活動中均獲得了金獎。“1250肉盆子”,即12萬頭出欄生豬、5000頭存欄能繁母豬。主要和光明集團合作,指導我區在源頭做好對生豬養殖場的産能監測工作,對區内生豬養殖場進行養殖環節督查,指導生豬養殖場合理調控生豬生産産能。千言萬語彙聚成一句話,“四大工程”就是承載着我們奉賢人民民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基本盤。
奉賢區作為全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區,能不能介紹一下奉賢區在完善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
李秋弟:一是創新宅基地盤活利用方式。積極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通過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種方式,依法依規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依托資源禀賦和産業發展需求,就地完善、就地改造、就地提升、就地發展。目前已形成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鄉村經濟、民宿、養老社群等多種模式,不斷激活農村沉睡資源,拓展經濟、文化、公共服務功能。
二是完善宅基地盤活利用管理措施。研究允許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發展的産業類型,出台《奉賢區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發展産業正負面清單》等檔案,鼓勵發展符合自身資源禀賦,突出重點區域優勢的休閑農業、鄉村旅遊、餐飲民宿、文化體驗、電子商務等鄉村産業,逐漸規範盤活利用方式,促進産業集聚效應進一步提升。
三是探索财政、金融支撐扶持政策。對空間利用符合我區鄉村振興重點産業導向的,或形成、拓展、引進相關功能類的,加大财政、金融支援力度,優先導入,優先發展。如制定民宿管理辦法,對優秀鄉村旅遊民宿經營戶進行獎勵,對民宿集聚區相關配套設施進行扶持;制定青春裡養老社群建設扶持方案,對其建設與營運均進行補貼。
奉賢鄉村的環境面貌相較于以前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村與村之間的人居環境水準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們做了哪些工作來改善這一情況?
李秋弟: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推進。我們在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優化行動的基礎上,聚焦長效管護工作,根據《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本市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的指導意見》的檔案要求,研究制定了《奉賢區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實施方案》,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朝常态化、制度化、規範化方向更進一步。方案在城鄉融合、政府主導、農民參與、建管并重的原則上,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提升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确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範圍,完善管護标準、明晰管護責任、落實管護經費、強化監督考核,形成并有效落實完整健全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體系。同時,創新推廣農村人居環境責任區制度,由各村因地制宜制定考核機制、落實獎懲制度。此外,我們堅持常态化、全覆寫開展以“五清一改”為主的村莊清潔行動,在重要節日開展村莊清潔專項行動,培養農民群衆“自己事、自己辦”的主動性,引導他們形成愛護美麗家園的責任心,多措并舉鞏固我區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提升成果,推進長效管護水準和品質提升,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優化改善。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聽說奉賢區每年圍繞十大任務制定奉賢區鄉村振興一号檔案,2024年的一号檔案是奉賢區鄉村振興“十大專項行動”,能否簡單介紹一下今年奉賢區鄉村振興将重點圍繞哪些方面展開工作?
李秋弟:今年中央一号檔案提出,要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我區也立足奉賢實際,聚焦關鍵環節和突出瓶頸,找準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主攻方向,制定了奉賢區鄉村振興“十大專項行動”。
一是強化科技興農,發展都市現代農業。開展“農業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加快推進高标準農田建設,完成“678”任務(即6000畝提标改造、7000畝建立永農、8000畝新增耕地),開展田間窩棚和設施農用地“非農化”整治,大力推進東方桃源綜合産業片區建設,推進稻米産業化,做大做強“奉賢黃桃”“莊行蜜梨”等區域特色農産品品牌,推動鄉村民宿高品質發展。開展“鄉村數字賦能”專項行動,推進鎮、村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做好農業生産作業資訊精準上報、區塊鍊上鍊等工作。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專項行動,深入貫徹落實種業振興戰略,鞏固提升農業種源基地;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加快無人農場建設步伐,探索區域化農機綜合服務體系。
二是強化鄉村建設,提升農村生活品質。開展“人居環境優化”專項行動。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優化田、水、路、林、宅空間布局,加強鄉村風貌評估和村莊設計引導。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提升,完善農民參與機制和長效管護機制。開展“公共服務提升”專項行動,打造鄉村“15分鐘生活圈”。開展“鄉村社會治理”專項行動。推動鄉村治理“積分制”全覆寫,深化“賢城賢治·和美宅基”;建立完善區級村務公開目錄,擴大“社群雲+陽光村務”實施範圍。
三是強化共富舉措,提高農民幸福指數。開展“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行動。持續鞏固農村集體經濟“五個一”行動成果,打造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星級”達标村,加強與國有資本關聯,發揮“百村集團”鄉村振興服務功能。持續盤活土地、資産等要素,推動農村集體資産市場化交易。開展“農民增收促進”專項行動。今年我區成立了優質稻米産業化聯合體,推出稻米公共品牌——賢城美谷,同時将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優質稻新品種“美谷2号”種植面積擴大至4萬畝,其中“賢城美谷”優質稻米品牌扶持面積5千畝,并形成良種培育、綠色種植、農機服務、稻米加工、儲藏銷售等奉賢大米全産業鍊發展體系,實作“從優到精”的更替,提升稻米品質和市場競争力,并強化聯農帶農機制,進一步增加老百姓經營性收入。紮實開展新一輪農村綜合幫扶,組建“百村賢民”公司,加快推進幫扶“造血”項目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兜牢民生底線。
四是強化組織上司,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開展“工作品質評價”專項行動。健全“以考核促提升”工作機制,組織開展鄉村振興述職評議,加強鄉村振興專項督導工作,開展鄉村振興滿意度測評,加大對鄉村振興政策和成果的宣傳力度。開展“發展要素支援”專項行動。全面落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深入實施鄉村人才振興“十百千”工程,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完善多元投入機制,落實每年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不低于10%。
奉賢區提出要争當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先行者、城鄉融合發展的排頭兵這一目标。展望未來,我們将如何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
李秋弟:作為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之一,奉賢要打造“鄉村裡的都市、都市裡的鄉村”,實作“奉賢美、奉賢強”這一戰略發展目标。後續,我們将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立足于奉賢區“三農”工作實際,不斷深化各項改革措施,争做農業農村改革的先行者、排頭兵,奮力走好奉賢區鄉村全面振興新征程。一是把握好改革的主攻方向。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了解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實作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完整、全面、準确掌握全會對“三農”工作的部署要求,確定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二是不斷深化各項重點改革。切實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激活宅基地内生動力與多元主體合力。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不斷推進上海農業科創谷建設,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加快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土地入市,更好發揮市場效應。探索鄉村振興示範村叢集發展,促進空間關聯、産業聯通、資源共享。三是多措并舉推進強農惠農富農。持續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水準,強化頂層設計集聚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鞏固 “五個一”行動成果,發揮“百村集團”效應,做大做強集體經濟。盤活農村閑置資源發展新業态,助力農民持續增收。
文:陳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