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 提升國資和國企核心競争力

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 提升國資和國企核心競争力

中宏網北京7月19日電(記者 王鏡榕 實習生 唐芯蕊) 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中共中央于2024年7月19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财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在傳達會議精神時指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争力,要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原副會長李錦就學習領會相關會議精神接受本網記者專訪。

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 提升國資和國企核心競争力

  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真正為國家創造價值

  中宏網記者: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是一般管理問題,這次被突出地強調,您對此怎麼看?

  李錦:說明這個問題極其重要。其實,實作經濟增加值考核是一項“管理革命”,将有效抑制央企的投資沖動,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真正為國家創造價值。當然,這也是針對目前少數國企經濟增加值弱的現象而提出的思路。今年上半年,大陸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加值不高,利潤偏低,是目前的突出問題,這也是推動這項機制落地的原因之一。

  什麼是國有經濟增加值?所謂經濟增加值是指企業資本成本(債務和股東資本的機會成本)被扣除後的經濟收入,是企業為股東創造的淨價值,是為出資人創造的“真正的利潤”。從國資央企來說,就是為國家創造“真正的利潤”。經濟增加值考核就是要引導企業增強價值創造能力,提升資本回報水準。其變化反映了國家對國有企業考核從重表面到重内在、從重短期效益到重長期效益的一次重大轉變。準确地了解和掌握經濟增加值(EVA),對于促進企業的發展,提升企業營運效率,提高企業價值,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

  經濟增加值是指企業稅後淨營業利潤減去資本成本後的餘額,其計算公式是:經濟增加值=稅後淨營業利潤-資本成本=稅後淨營業利潤-調整後資本×平均資本成本率。在經濟增加值考核中,影響其結果的因素有稅後淨營業利潤、資本、平均資本成本率三個方面。

  做強主業、控制風險、優化結構

  中宏網記者:結合目前形勢,您怎麼看推行經濟增加值核算的必要性?

  李錦:企業的規模大、利潤額高,是否就是好企業?在引入經濟增加值這一考核名額後,就不一樣了,因為有利潤的企業卻不一定真正創造了價值。

  以前中央企業的業績考核體系主要以财務名額為主,而财務名額又以利潤等絕對量名額為主。以财務名額為核心容易造成企業盲目擴大規模,追求數量而忽視品質,忽視科技投入。

  國務院國資委于2007年推行經濟增加值考核試點,2010年推行。中央企業很少考慮資本運用的效益。比如,一家企業投資10億元用于房地産開發,由于項目經營不善等原因難以收回投資,而如果把10億元存入銀行,同期所得利息可能會高于投入房地産的收益,但是在目前的會計核算中卻無法展現出資本使用不善造成的浪費。現在,仍然存在這種狀态。一年下來,利潤還不如銀行利息,實際上是沒有利潤的。

  按照國資委央企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在央企年度經營業績考核名額中,利潤總額名額不變,但經濟增加值名額将取代淨資産收益率名額,考核權重逐漸加大。

  按經濟增加值考核,有幾個好處。

  一是做強主業,嚴控非主業投資。在金融危機中,國際上一些大企業相繼破産或陷入困境,其中一個共性的原因就是過度擴張,盲目并購,大量資本投資于低效的領域。目前,一些中央企業還存在過分追求規模擴張,低效資本占用過多,資本使用效率不高的現象。引入經濟增加值考核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引導中央企業做強主業、控制風險、優化結構。在引入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業績考核名額的價值管理之後,來自非主營或非經常性業務的收入将在會計調整中被剔除;依靠大量資本投入獲得的收入,在扣減成本費用之後,還要與包括權益(股東)資本在内的全部資本成本進行比較,目前者小于後者時,企業的價值名額會相應減少并抵消這些收入對利潤的貢獻。

  二是有利于進一步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在以往的考核方式下,為了把利潤總額做得好看,一些企業有時會大幅減少技術創新所依賴的研究費用的投入,以減少成本費用。在新的考核辦法中,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考核成為一大亮點。為了引導企業加大關鍵領域和占領未來制高點的研發投入,國資委明确規定,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将視同利潤來計算考核得分,以鼓勵企業培育自主創新能力。

  注重效益評價,突出價值創造導向

  中宏網記者:請您向我們介紹一下目前經濟增加值核算推行情況。

  李錦:經濟增加值考核是全新的考核方法,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國資委推行十多年,總體效果是好的。大部分央企将EVA名額分解至各個部門和下級機關,延伸了考核的觸角。

  現階段,大多數央企已經把價值創造與戰略規劃、投融資決策和生産營運結合起來,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同時,緊抓EVA的關鍵驅動因素,強化過程跟蹤和控制評價,提高價值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部分企業還按月分析EVA名額,建立了動态的管控機制。

  在實施EVA考核的同時,央企積極引入價值管理理念,增強資本成本意識,不斷優化資本結構和資源配置,做強主業,提高抗風險能力。這樣做,注重效益評價,突出EVA考核的價值創造導向。重視創新和創造,進一步完善獎懲制度。企業在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重大成果、重大突破和突出成績的,年度考核給予加分獎勵,任期考核給予表彰。《暫行辦法》還設定EVA名額作為A級企業進級門檻。此外,規定績效薪金的70%在年度考核結束後當期兌現,其餘30%延期到任期考核結束後兌現。這些措施,進一步增強了考核的激勵和限制效果。

  突出關鍵,推進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中宏網記者:您認為,推行經濟增加值核算還有哪些主要着力點?

  李錦:目前,EVA名額的參數數值有待商榷。EVA考核中實際上有很多難題,這些都将影響經濟增加值的準确性。通常上說采用EVA來評價企業績效的好處很多,但從另一個角度說,EVA考核也有它的缺點,比如較難反映企業經營的差異性,完成分類考核難度很大;仍然依據财務資料,其考核結果還是有縱深的空間;調整項目并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則,難以形成通用價值标準等等,這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對EVA進行深入研究并完善,以使國有企業的EVA考核更加順利和有效。

  總之,實施EVA考核是業績考核的必然方向,也是業績考核的重中之重。國資委EVA考核仍處于初級階段,應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漸探索與實踐,不斷完善EVA考核方案,實作有效的激勵和限制;不斷把EVA考核引向深處,提升企業價值創造的能力,最終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标。

  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争力,最終落腳點在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說明了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的重要性。基于現有情況,我們要解決難點,把這項制度、機制鞏固下去,推廣開來。

編輯:唐芯蕊

稽核:王明月

來源:中宏網

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 提升國資和國企核心競争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