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親離世之後,兒子上午剛火化完,下午就開始下葬,不找人幫忙就算了,甚至不披麻戴孝也不擺宴席,葬禮還沒花夠2000,點完香就算是辦完婚禮了,村裡人大罵:“白眼狼,父親去世了都不舍得花錢!”
(來源:酷音之聲2024-07-17《父親去世兒子不找人幫忙不放鞭炮不收禮不戴孝不擺席上午火化下午入葬花了不到兩千》)
都說“百善孝為先”,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孝順父母,不過,每個人對于這個詞彙的了解都不同,大多人覺得,賺錢給予父母資金,為父母買東買西是孝順。
也有人覺得,在父母跟前伺候,為他們忙前忙後也是孝順,還有一些有實力的人,會将二者結合,認為這才是孝順。
對于父母的後事,大部分都覺得,葬禮風光大辦就是孝順,是以,他們會請來樂隊,為父母演奏個三天三夜,直到下葬,但也有人覺得,生前哪管生後事,人都去世了,花再多的錢有什麼用呢?
近日,一男子在父親去世後,沒有選擇葬禮大辦,也沒有放鞭炮擺宴席,火化完下葬後,點了香,這就算辦完了,整套流程下來,隻花了兩千元,對于村裡人來說,這個舉動完全屬于是白眼狼。
但該男子卻認為,孝心應該在生前讓父親感受到,而不是人去世後,從大肆舉辦葬禮上展現孝心。
而且,雖然沒有大辦葬禮,但男子也沒有收取親人的禮金,他隻是覺得父親生前不喜鋪張浪費,去世後也不會因為這些而在意。
當然,網友們的評論也是兩極分化,有人認為,父母去世後,就該大辦,畢竟是生養自己的親生父母,怎麼能草率的随便辦呢?
而且紅白喜事是中國傳統,可以稍微簡化,但不可完全丢了規矩啊!
當然,也有網友現身說法:我母親去世的時候,幾個姐妹花了将近20萬,但葬禮辦完之後,卻不知到底有什麼意義。
其實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沒有絕對正确的觀點,大家的觀點其實都對,不過最看不得的其實還要屬生前對老人不聞不問,直到老人過世之後,在葬禮上砸個幾十萬,對于老人來說,這沒什麼意義,人都去世了,還做這些能有什麼用呢?
不管怎麼說,厚養薄葬與厚養厚葬都能讓人接受,但絕對不提倡薄養厚葬,太過極端,在老人身前,大家多多陪伴,不要愧對父母,葬禮怎麼辦,對得起自己的心就行。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
首頁有更多相關内容,點個【關注】不迷路,下期更精彩,感謝您的支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