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事情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事情是這樣的,最近一名來自浙江杭州某汽車租賃公司的女士向媒體爆料稱,自己公司5月份在極狐購買了10輛車,以租給其他公司使用,我其中有一輛車在近日的使用過程中發生起火,随後聯系了消防人員,沒多久廠家人員也到了現場,但離譜的是,廠家人員到現場後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檢查起火原因,而是擅自撬車标,前面後面,甚至車輪上的車标都卸下來了,且未經過車主同意。這難道不是典型的出了問題不解決問題,反而慌不擇路來掩耳盜鈴麼?
當然,沒多久,極狐汽車就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回應。但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
而正是以事,似乎也讓我明白了極狐汽車為什麼一直賣不好。
據相關資料顯示,極狐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的終端累計銷量為1.8萬輛,這個銷量是同比增長的資料,看上去似乎還不錯,但是橫向對比來看,極狐汽車的銷量,不值一提。且不說理想、賽力斯、蔚來等行業頭部,即便是極氪、零跑這些車企,6月份的單月銷量也達到了2萬左右。這半年的銷量,甚至還不如其他友商單月銷量,實在是有些唏噓。
而在如此背景下,極狐汽車這個“富二代”像極了被市場抛棄的角色,唯獨剩下一副投機無果,卻又無奈前行的模樣。
其實了解過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如果給新能源汽車行業搞一個論資排輩的排行,極狐汽車絕對算得上行業内的“元老”。但是,起步早并不代表做得好。
當年北汽藍谷并沒有抓住先發優勢,導緻錯失了最好的機遇期,有道言:““浪費機會,就會遭到懲罰”,極狐汽車的發展并不可觀,遲遲未能在市場上打開局面。
除了銷量的差勁,最直覺的就是财報了,從2020年到2023年,北汽藍谷已經連續四年處于虧損狀态,分别虧損64.8億元、52.4億元、54.7億元和54億元,四年累計虧損超過220億元。
結語
北汽當年為了給極狐汽車疊buff,北汽沒少給極狐找各路“高手”指點,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成績尴尬,慘淡收場。成也金湯匙,敗也金湯匙,“高貴的極狐汽車,生在一個被撥亂反正的時期,那麼,當一切不遂人願得時候,過程中的種種不順利歸根結底就是它本身所緻”。